高中歷史學生興趣培養(yǎng)

時間:2022-04-20 10:49:16

導語:高中歷史學生興趣培養(yǎng)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學生興趣培養(yǎng)

【摘要】高中歷史教學的創(chuàng)新應該全面思考歷史教學的資源、環(huán)境等等,結合當?shù)氐臍v史資源,利用現(xiàn)代的教學輔助工具,營造良好的歷史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變被動的接受知識為主動的探求知識,這樣學生才能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更有效的歷史學習,才能更好的提高歷史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學生興趣;歷史教學創(chuàng)新;地方歷史;應用多媒體;情感塑造

大多數(shù)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都很濃厚,但當他們真實的接觸到歷史教學后,這種興趣會慢慢消失,原因是歷史教學有太多古板的理論,而且教學沒有新鮮感,不能帶給學生新的歷史體驗。在歷史教學中,如果能夠結合當?shù)貧v史給學生帶來新的歷史體驗,將教學的內(nèi)容融入其中,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識。同時,應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通過情感塑造等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習慣,引導學生有效的進行歷史學習,這樣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歷史教學效果。

一、巧用地方歷史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歷史

我國是文明古國,地方歷史資源極其豐富。將這些歷史資源應用到歷史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如遼寧朝陽的尚志公園,河北樂亭縣的紀念館,北京的頤和園等等,這些歷史人物及歷史建筑都蘊含了豐富的歷史知識、歷史文化,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巧妙利用,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歷史教學。例如,《辛亥革命》章節(jié)教學中,可以通過紀念館引出他的個人政治思想、當時的社會背景等。從實際的體驗走入歷史,可以讓學生將知識融入實踐活動中,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更為直觀深刻。又如,《中共的十年對峙》教學中,可以通過一些景點、紀念館、博物館等,引出教學內(nèi)容。如西安驪山的“兵諫亭”就是“西安事變”的歷史見證,通過景觀引出景觀命名的來由,引領學生了解那段歷史,了解國共的對峙與抗戰(zhàn)合作,從歷史的角度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使其對歷史、對社會、對政治有更客觀的認識和了解。同時,歷史教學中地方歷史的融入,也能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使其自覺的對身邊的歷史事件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總之,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歷史資源,將這些寶貴的資源應用在歷史教學中,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地方歷史是歷史真實的體現(xiàn),是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歷史,以地方歷史為歷史教學資源能夠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效率。

二、適當應用多媒體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多媒體的應用為歷史教學提供了更廣泛的教學素材,在歷史教學中,能夠更直觀、更直接的表現(xiàn)知識,使學生更易于接受,同時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例如,《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的危及加深》教學中,可利用多媒體播放關于甲午海戰(zhàn)的素材,使學生對那一歷史時期的社會背景、人文精神等有更直觀的了解。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歷史,認知知識。教學一開始,利用多媒體播放打撈“致遠號”的畫面,這樣就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什么要打撈?這艘戰(zhàn)艦是文物嗎?很值錢嗎?一系列的疑問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再結合致遠號怒撞日本軍艦的故事,能使學生深刻地感受到當時民族所面臨的危機,《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的加深》章節(jié)和相關知識的講解和學習將會更順暢。又如,《商鞅變法》教學中,先讓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當時七國之中秦國最為羸弱,變法就是要讓秦國強大起來,通過多媒體播放“立木為信”的故事,這樣學生就能夠得到很多的歷史信息,變法發(fā)生的朝代是秦國,變法的人是商鞅,支持商鞅變法的王是秦孝公,商鞅變法得到了當時秦國社會底層民眾的擁戴等,一個故事,多個信息,能夠瞬間的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其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改變了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局面,也就提高了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三、情感塑造培養(yǎng)學生歷史學習的學習習慣

歷史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在歷史教學前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已經(jīng)讀過書了,甚至有的同學已經(jīng)很快的將整本書都讀過了,可見,歷史書是很吸引學生的。那么為什么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欠缺,為什么學生的歷史成績提高難呢?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在歷史學習中過于重視歷史人物事跡,他們感興趣的是“歷史故事”,而不是歷史事件中所蘊含的各種意義,他們不能主觀的對歷史事件的社會意義、歷史價值進行分析,即便老師“幫著分析”,學生也懶于記憶。因此,歷史教學要創(chuàng)新,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情感塑造能通過情感的激發(fā),讓學生更深刻的感悟歷史時刻,能夠自覺的參與歷史教學當中。例如,《甲午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的加深》,但就戰(zhàn)爭和那個動蕩的時代,很難提起學生的興趣,在大多數(shù)學生心目中那個時代“缺少英雄”,而且大多數(shù)學生不愿意了解國家“落魄”時期的歷史。在教學中,利用時事政治,給學生分析釣魚島,南沙群島的一些事件,今天的時事政治就是明天的歷史,從現(xiàn)實分析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塑造學生的情感世界,使學生愿意主動去了解那個時期的歷史,能夠接受那個時代可歌可泣的“失敗”的英雄,從而能夠正視歷史,更好的把握當下,創(chuàng)造未來。其實歷史不僅僅是過往發(fā)生過的事件,也是當今的一面鏡子,在歷史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歷史學習的意義不是對過往嘆息,而是為未來鋪路;不是為過往自豪,而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繼續(xù)攀登。

高中歷史教學的創(chuàng)新,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而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應該從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學生愛好、情感塑造等多個方面出發(fā),巧妙的利用一切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這樣才能使歷史教學更有成效。

參考文獻

[1]張保成.淺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15:179-180.

[2]張勃.高中歷史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策略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09:101-102.

作者:陳軼 單位:江蘇省如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