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時間:2022-08-09 03:19:59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學科核心素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教學應是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素養教學是高中基礎年級歷史教學的方向和目標。為突出核心素養,教育部構建“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的課程體系:在通史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專題研究;在具備基本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對史學理論常識進行進階學習,以達到培養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最終目標。但是囿于各種因素,
當前高中基礎年級歷史教學面臨“三新一舊”的困境,即新高考方案、新課程方案、新課程標準、舊課程。而舊課程是按專題史體例編寫的,通史體系割裂。這就需要髙中基礎年級歷史教學用選修課程彌補必修課程,嘗試構建通史體系、豐富完善專題體系。在基礎年級的歷史教學中,怎樣落實核心素養?以下就筆者執教的“英國的制度創新”一課為例進行初探?!坝闹贫葎撔隆鄙婕敖Y本主義政體形成的過程和特點,政體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因此,在講授這一課時,我將必修一的內容和選修課程“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中“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與完善”進行對接,特別注重補充必修一課本中沒有的“議會改革:選舉權的擴大”一目。將這些資料作為文本發到每位學生手中,并設計以下問題:通過自主閱讀文本,編制英國制度創新的大事記,梳理英國憲政的發展歷程。大事記的編制以時間為線、縱觀整個英國制度創新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初步了解英國憲政形成歷程,為英國憲政歷程架構起恰當的時空觀念,為進一步探討英國憲政的特點奠定基礎。在編制大事記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問題:根據大事年表,概括英國君主立憲制形成過程中的三次權力轉移;概括1832年議會改革以后英國民主政治發展的主要趨勢。這兩個問題聚焦英國憲政形成過程中重要的時間節點,將學生的思維從概述英國憲政歷程層面轉向歸納英國憲政特點層面,明確英國君主立憲制下國家權力的歸屬和分配,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基本內涵。同時,在特定時空下審視英國憲政歷程,可以發現其漸進性、創新性、民主化的特點和趨勢,有助于歷史解釋這一核心素養的落實,并形成民主化法制化的價值觀念。
從點和線的角度解讀英國憲政歷程后,再做第三層次設問:要求學生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論證錢乘旦有關“和平和漸進的改革成為英國歷史發展的特色”的觀點。這一設計的目的在于對本節知識的恰當運用,通過史料實證素養的落實。縱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知識處理,在有效落實核心素養方面,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第一,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對教學內容的恰當整合是創設高效課堂的重要基礎:一節課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需要指出的是,整合不是簡單的知識壓縮,也不是任意增加課堂容量,而是著眼于學生的歷史思維、歷史視野、歷史認知進行有序整合。過程中既要加強歷史的橫向整合,也要凸顯歷史的縱向聯系。本節課著眼于學生的歷史理解能力,從了解君主立憲形成過程的感性認知人手,逐步探究有關君主立憲制的抽象概念,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助于學生真正理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第二,基于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制訂教學目標。高中歷史課程關注學科核心素養,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史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五個方面是一個有機整體。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應避免將核心素養的五個方面機械地分離;基于素養的目標設計也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使教學目標具有可操作性,能有較高的教學達成度。編制大事記可以幫助學生梳理英國君主立憲制形成的過程,構架起英國君主立憲制的時空觀念;基于這一過程分析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有助于歷史理解的形成;結合所學及材料論證相關觀點,強調史料實證意識,也是對本節課內容的遷移運用。三個目標逐層遞進,可操作性較強。第三,核心素養目標的五個方面既不可分離也不可重復。一個單元一節課應該著重落實核心素養的一兩個方面。每課教學目標應該突出核心素養,評價要及時跟進。課堂教學中要根據著重落實的素養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為學生形成歷史認知、歷史思維、歷史視野、歷史情感鋪路搭橋。對于基礎年級,我們還需謹記:知識是基礎、能力是依托、素養是核心;素養目標是教學目標的核心,但也不能回避知識與技能,這樣才能使學科素養有效落地。
作者:李鋒 單位:山東省鄒平市第一中學
- 上一篇:關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思考
- 下一篇:高中歷史教學時序思維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