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教學實踐與方法思考
時間:2022-09-30 03:32:03
導語:高中歷史教學實踐與方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歷史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其對學生的整體素質以及國民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歷史的教學方式好壞尤其重要,而且歷史教學的方式也越來越受到專家的重視。高中歷史是高考的一門課程,對于高中學生來講非常重要,而且高中歷史知識非常枯燥乏味,因此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是幫助高中歷史教學的重中之重。但是實際的調查中發現,我國很多高中的一線歷史教師并沒有真正的認識到教學策略對教學的影響,也沒有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因此,高中歷史的課程教學并沒有很大的改善。
【關鍵詞】高中歷史;有效教學;實踐方法
隨著高中課程的改革,高中歷史的改革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在改革的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在改革中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的制約高中歷史的課堂教學。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高中歷史表面多樣,但是實際的教學中卻存在效率低的問題,這都是教育者沒有重視的結果。高中歷史的教學可以有效的給學生灌輸相關的人類歷史文明知識,能夠不斷的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質。那么現階段高中歷史教學效率低的現象直接影響了公民素質的提高,更不利于我國的人類文明的發展,因此筆者從我國高中歷史教學現狀出發,對當前高中歷史教學的策略進行詳細的闡述,最后提出了改進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高中歷史教師更好的把握歷史教育的策略,深刻的認識到歷史教學對我國國民素質提高的重大作用,更好的上好每一節高中歷史課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當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現狀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學校的高中歷史課程都開始進行改革,但是很多教師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目前很多高中教師都是年齡比較大的老教師,他們忽視了多媒體的教學,由于高中歷史是一門比較枯燥無味的課程,利用傳統的模式來講授學生很難能提起興趣,因此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解決枯燥無味的課堂。由于多媒體可以把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展示給學生,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有的高中歷史教師并沒有把這些有關的歷史圖片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顯得比較無味。高中歷史知識和其他學科相比非常僵硬化,不像數學課程那樣靈活,同時也缺乏創新,很多的高中老師都把高中歷史作為高考課堂教學的指揮棒,這樣也嚴重的影響了歷史的教學,因此必須要擺脫這種現狀,利用比較先進的教學方式來完善歷史的教學。目前很多教師對歷史的教學不夠重視,在高中的課程中歷史算作副科和語文、數學、外語相比受重視的程度不同,這就造成很多歷史教師的教學不夠重視,在知識點的講解中非常隨意,而且很多歷史課程的時間安排都是在下午,這個時間段學生非常疲憊,學習的積極性也沒有,這樣學生就很難能夠提起神。對于以上這些問題教師要想方設法來解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創設情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入進去,才能使得整個課堂不在壓抑,歷史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有趣的課程再加上一些有趣的視頻或者圖片,這樣能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的更高。
二、有效教學實施策略
歷史課程作為高中課程中的主要課程之一在課改中的變化非常大,作為高中的歷史教師應該面對現實,積極的調整策略,順應時代的潮流和要求,并且結合自己學校的情況來制定相關的教學策略,作為歷史教師我談一下自己的幾點建議。1.努力探索、構建先進而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隨著課程的不斷改革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歷史教師在實施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首先要具有這一思想,同時還要牢固樹立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的大局,這樣學生就必須要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利用創新的方式來豐富教學的方法,積極的營造出寬松和諧的教學模式,我們應該從以下幾點做起。第一,歷史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目標,改變陳舊的教學觀念,使得學生的學習具有積極性,同時還要把握好知識和能力的結合,把教學的過程和教學的目標緊密的聯系在一起,重視能力地提升,還要做到學會學習和學會做人相統一的原則。第二,教育教學的內容要科學化、多樣化。由于高中歷史課程的知識比較單一和繁瑣,因此面對這個問題教師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應用,這主要體現在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同時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要把歷史課程的知識點利用多媒體的方式展示給學生,這樣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如在講到《鴉片戰爭》等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鴉片戰爭的視頻或者圖片,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深入的了解鴉片戰爭在當時的影響,加深學生的記憶。第三,營造出民主的氛圍,不斷的加大師生的互動力度。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高中歷史的內容為課改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條件。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模式,把教師為主導變成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同時還要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情況,摒棄死記硬背的現象,這樣才能突破改革的屏障,真正的落實到學生主體的地位。第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在以往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學生不能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更多學生都是消極的學習,對學習的興趣一無所有。這種狀態的學習嚴重的阻礙了教學的改革,因此針對這個問題要分析其原因,作為歷史老師要做好課堂的準備,采用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主動的去學習,同時還要利用新課來加強學生的創新和實踐精神,著重的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真正的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2.重視對學生歷史情感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高中歷史和初中歷史相比有很大的區別,高中歷史的難度和知識點都要比初中歷史多,因此在高中一開始歷史老師就應該給學生講清楚高中歷史和初中歷史的區別,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明確高中歷史學習的難度。一般來講初中歷史的學習主要是掌握一些歷史事件等,那么高中歷史的學習就必須要學生掌握事件的影響和意義。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抓住學生的特點和興趣。不斷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慢慢的形成歷史的情節。根據調查可以發現,造成學生歷史學習不積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學業繁重,高中是非常關鍵的,而且還是決定自己命運的時段,因此很多學生都非常認真的去學習一些主要學科,往往都忽視的歷史的學習;第二,目前很多高中學生對歷史的學習沒有興趣,這主要是因為高中歷史的繁瑣性,這種繁瑣性就削弱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高中歷史很多知識都是靠死記硬背,一旦學生感覺到歷史知識的乏味將會使得學生感到厭倦,不愿意去學習。3.運用新教材的課后習題,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能力。目前課改的成果就是產生了一批新的教材和參考書,新的教材相對于老教材具有很大的優點,其中新教材的課后習題是最大的亮點,目前高中歷史新教材的課后習題都是探究性的,與以往死記硬背的習題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其不但能夠讓學生了解課程的重難點,還能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新課程課后探究性學結習題形式多樣,改變了傳統的選擇題、問答題只注重知識記憶而不注重理解和運用;本課測評題緊緊圍繞課文基礎知識以及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如“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是什么?”“經濟特區是怎樣建立的?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點是什么?”等。通過問題的解答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理解重點和難點。學習延伸題又分閱讀與思考題、百家爭鳴題等,引用大量材料,列舉種種觀點,目的明顯是要培養學生信息獲取、處理及闡釋的素養:突出思維性、主觀性、創新性。問的多是“就上述觀點進行討論,闡述自己的觀點”“你的啟發是什么?”“你如何評價?”等,特別是設問朝著開放性試題發展,通過問題的思考、討論、分析,使學生在掌握紛繁蕪雜的歷史史實的前提下準確熟練地運用歷史規律來認識現實世界,讓學生掌握從事歷史學科研究的能力,對觀察社會,也是終身受益的。我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習題,根據章節內容,對這些習題做出適當處理。本課測評題可以作為課后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鍛煉解題技巧;可在講課過程中滲入課文;可作為思考題先行提出;還可以作為教材正文內容的有機補充,擴展學生的認識視野。學習延伸題可以使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大顯身手,有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有些有多種觀點需做出言之有理的解釋,讓學生從實際面臨的多種不確定性中獲得直覺和激發洞察力以及從排除實際困難的失誤中發現新問題、開拓新思路,從探究活動中采培養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其對學生的整體素質以及國民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歷史的教學方式好壞尤其重要,但是根據調查的情況顯示高中歷史的教學實踐和方法都比較落后,雖然高中歷史的教學改革已經延續了十幾年,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嚴重的阻礙了高中歷史的改革。
本文全面的分析了高中歷史的教學現狀,并且給出了高中歷史教學實踐策略,希望這些策略能夠幫助高中歷史的教學方法不斷的完善,能夠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轉變成主動的學習,同時還希望通過高中歷史的學習來培養學生的文明素質,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平.高中歷史教學的實踐與方法淺探[J].學周刊,2019,(01):52.
[2]薛梅芳.影像史學與高中歷史教學相融合的實踐與思考[J].名師在線,2018,(29):5.
[3]馬正業.淺談傳統歷史教學與鄉土史教學[J].學周刊,2018,(22):56.
[4]翟婧.高中歷史闡釋型知識的形象化教學[D].內蒙古師范大學報,2018.
[5]劉璐.高中歷史教師規范化教學語言的應用現狀與提升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報,2018.
[6]謝瑩瑩.高中歷史概念教學的現狀與策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報,2018.
作者:楊彩玲 單位:蘭州外國語高中
- 上一篇:核心素養高中歷史教學淺探
- 下一篇:導學案提高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