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融合歷史教學分析

時間:2022-10-20 03:53:19

導語:翻轉課堂融合歷史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翻轉課堂融合歷史教學分析

1.導言

新課程改革的來臨,使我們初中歷史教學工作充滿了活力與生機,當然作為教師的我們也要教學理念進行改變和認知,從而讓教育更得心應手,把引導式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案引入進來,將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摒棄掉,把學生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其對歷史學科的學習產生興趣,在興趣的前提下讓學生自主學習,歷史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實現翻轉課堂與歷史教學的融合,這必然要經歷理念共識→技術共域→探究共性→實踐共生的發展路徑。

2.翻轉課堂意義由于美國興起

“翻轉課堂(TheFlippedClassroom)”這一舉動得到了國內廣泛關注和認知,翻轉課堂模式在此基礎上對中小學的教學工作中進行了實踐配合。所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大多數還是比較迷惑的,什么是翻轉課堂呢?把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稱之為翻轉課堂,意思就是說以前的學習是老師為主,現在的學習轉移到學生身上,利用圖示來具體理解更為直觀。其主要目的還是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和創新,使學生更好的融入進來,雖然教學操作流程的變更稱之為“翻轉課堂”;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把自主學習與問題解決相結合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問題體系構建的原則

3.1明確學生主體地位的原則。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這是問題體系構建的首要原則。傳統的以“灌輸”為主線的“填鴨”式教學,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也束縛了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任何教學模式的實施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身就是旨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問題體系的構建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完成問題體系的構建。3.2準確把握問題間邏輯關系的原則。問題體系構建是否成功,問題之間的邏輯關系把握是關鍵。課程的知識存在一定的邏輯體系,由此我們不難發現,由知識點衍生出的問題也是存在一定的邏輯關系,從因到果、整體到部分、具體到一般等等,把握這些邏輯關系,那么問題邏輯的構建也就水到渠成了。可以說,這些邏輯關系是聯系問題間的紐帶,是我們構建邏輯體系必須明確的要點,因此,準確把握問題間的邏輯關系是完成問題邏輯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4.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4.1教師角色的單極化。想要改變傳統教學方式,拆除學生賴以支柱的拐杖,讓其真正在教育中獨立成長,筆者認為最關鍵的因素便是教師的角色轉變。事與愿違,在實際的調查中,教師在教學中擔任絕對主導的情況仍然十分嚴重,從講授方式的單一,講課時間的大量占用等方面可以得出,目前的歷史教學中,教師普遍將學生看做嗷嗷待哺的嬰兒,不信任其自我學習能力,凡事都要“親力親為”。在傳統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教師在課前準備的情景中一味的將自己作為思考的源頭,怎么講?講什么?是教師備課的主要部分。學生自己的思考在哪里?這樣的疑問似乎沒有存在的空間。現代教育提倡以學生為主導,強調師與生的平等地位,不論是授予知識還是習得知識,都不能是某一端單一的行動,教育是溝通是交流的行為。由于傳統文化的影響和教育資源的匱乏,教師把握絕對權威,單向輸出知識的教學方式占據了我國教育史的絕大篇章,教育主體的兩端長期失衡。但是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局勢,國家軟實力的發展顯得越來越重要,軟實力中人才的培養最為突出,衡量什么是人才,擁有其反思、質疑和獨立探究的能力是其重要的參考因素。如何改變教師主導的地位,是我們未來教育中最先要解決的難題。4.2教學模式的老套,突不出學生主體地位。我們一直強調學習的主體是學生,然而在現實情況下依然承受傳統教學的左右,有些教師還是不夠清楚的認識到這一情況,現實的教學當中依然秉承著“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授新課———鞏固新課———布置作業”的老套學習課程方法。顯然,這樣的教學模式雖然能讓同學們在單位時間內很快的接受并且熟知課本上的知識,但是這種以老師為中心,把學生作為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儼然成了被動聽講的主體,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把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磨滅,還造成了不夠不理想教學效果。4.3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教師隊伍不夠完善。作為一名合格的歷史教師,首先需要把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基本功做扎實。但一直有個問題困擾著我們,就是歷史學科普遍存在的師資力量薄弱這個大問題,現在仍有部分學校不夠重視歷史教學,而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任職的歷史教師年齡過大是其一,其二是主教其他課程的兼課教師,其三是對教學無經驗的青年教師,諸多問題圍繞著歷史教學前行著,顯然,沒有過硬的師資隊伍對教學質量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

5.翻轉課堂深度融合歷史教學的具體分析

5.1教學內容的選擇。由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前階段涉及一個視頻的制作和網絡資源的選擇環節,所以在教學內容選擇的時候,要突出主題性,以某個“問題”、重難點為出發目標。此時就要求教師事先對規定的課程熟知程度,“教學目標是否明確,具體和規范,直接影響到教學能否沿著預定的正確的方向進行。”除了對教學內容提前分析外,教師還要做詳細的學情分析,比如,該班級學生平均歷史成績如何,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如何,學習的自覺性自律性如何,“差生”差到什么程度,優秀學生知識面又能擴展到什么程度等,這些因素都和接下來的教學設計密切相關。5.2建設校園平臺。翻轉課堂的重要特色就是建立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所以對資源的收集、整理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今后長期方便的開展歷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筆者提倡學校建設自己的校園平臺。一方面將教師們制作的微視頻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收集和歸納。另一方面可以下載校外網絡資源上優質課。同時,在課程的每一章都設計一個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內容包含本章的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資源鏈接和課后習題。校園平臺除了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外,也要設置好配套的習題測試,當然這里的測試要區分開一般的紙質測試,只要是針對觀看視頻后的同步測試。測試的題型分為客觀題和開放性題目,數量設置不宜多,難度要適中,客觀題最好針對個人,開放性題目可以針對團隊和小組,類似于一個前期的小組討論結果展示,同時在開放性習題部分,學生也可以寫下自己的疑問,方便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度。5.3翻轉課堂與歷史教學的共生:教學實踐。翻轉課堂是技術變革的現代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只有與學科教學相結合,才能展現出力量。歷史教學有改革的要求,教學實踐是二者的共生機制。翻轉的歷史教學在實踐中創生,在實踐中創新。翻轉的歷史教學應用于教學實踐有兩個關鍵環節:一是課堂教學結構的改變。通過改變課堂教學結構,翻轉的歷史教學切實保障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必要條件,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依據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結果確定學生學習中的共性疑難問題,這既是小組合作討論與協作探究的基礎,也決定著教學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只有準確把握這兩個關鍵教學環節,翻轉的歷史教學才能真正成為高效課堂。5.4設置豐富的教學活動,把學生興趣提升上去。在所有的學習課程中,不管學習那一學科最重要的就是離不開興趣和自身的親身體驗與參與,并且對其更深的研究和了解。如何想激發起學生對于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呢?其一就是對學生自主地學習正確引導和培養;其二就是教師就是把更多的機會和平臺留給學生們自主發揮。適當的組織各種多姿多彩的課堂活動,使其更好的提起學生們的興趣;其三就是在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中,學生知道了怎樣運用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從而得到收意想不到的效果。通常情況下,歷史課堂中的教學活動可以劃分多種形式,如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表演歷史劇,深入情境之中,或者開展歷史某一問題的辯論會,再者歷史知識搶答競賽,或輪流提問的形式等,多種多樣的新穎形式更好的激發起學生們的興趣。

6.結束語

綜上所述,歷史學科是初中階段不容忽視的一門基礎學科,無論是對學生的成長,還是國家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新課程中,課堂的主角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只有學生主導課堂的積極性,儼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我們教師的責任,讓學生們自主學習,自信學習,自強學習則是我們的最終目的,筆者對初中歷史課堂的一些認知和微薄建議。

作者:付麗娜 單位: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濱海中學

參考文獻:

[1]楊俊斌.配網調度精益化管理方略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04:33.

[2]吳九占,劉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問題體系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04:44-45.

[3]許雙成,張立昌.翻轉課堂深度融合歷史教學路徑分析[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04:45-48.

[4]劉嬌.高中歷史教學中翻轉課堂模式的嘗試與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6,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