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實踐教學體系創建

時間:2022-04-15 03:25:46

導語:國際貿易實踐教學體系創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實踐教學體系創建

一、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

寧波中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專業招生情況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三年制職高,其中部分是直接以就業為導向培養的專業學生,另外則是以單招單考為目標導向培養的學生。第二類是招收五年一貫制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這類學生的基本特點是中考成績與三年制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相比,分數相對較高,女生較多,部分學生的英語成績較高,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但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專業認知和就業情況不十分明確,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語言表達和寫作能力較差,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較弱,部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還亟待提高。

2.師資情況分析

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課教師主要來自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畢業生。傳統的高等教育讓教師具備較高的理論知識,但是從學校學習到學校工作的經歷,又使得教師缺乏實踐操作能力,與企業崗位的實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這給教師在平時實踐教學過程中帶來了巨大的障礙。此外,雙師型教師的缺乏,使得教師專業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逐漸成為中職優化專業結構、對接產業發展需求的重要制約因素。

3.實踐課程教學環境分析

國際貿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大部分學生是為了就業導向培養的,這就需要課程教學更加貼近企業真實環境。缺乏相應的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實訓實驗室是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通病。大部分學校的專業實訓實驗室是商務談判室和機房實訓室,但相對其他專業,對商務談判室和機房實訓室的使用頻率很低。國際商務談判和國際市場營銷專業實踐課程由于受到師資、學生和教學基本條件的限制,采用全中文教學的國際商務談判,采用純理論教學的國際市場營銷,更多課時是在普通教室里完成理論教學,真正的實踐教學課時非常少。這樣造成了學生不清楚對國際貿易專業對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高要求體現在哪里,也不清楚如何開展國際市場營銷,更不清楚如何制作出口商品的商務策劃方案。

4.企業實際需求及崗位分析

從外貿類及其相關企業的調查分析可知,企業非常注重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專業實踐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三個方面。就目前寧波地區的就業情況而言,五年一貫制中等職業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方向是國際貨運公司的操作員和業務員、報關行的報關員和報檢員,小型外貿企業的單證員和跟單業務員。

二、國際貿易專業五年制高級工班畢業生職業能力分解

五年制與三年制的教學相比較,優勢在于在校學習時間更長,學生能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如果在教學中不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不會好好利用四年的在校學習時間,最終導致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更加薄弱。因此,筆者在對外貿類相關企業崗位如外貿業務員、外貿單證員、跟單員、貨運業務員、貨運操作員、報關員和報檢員的現實及未來需求能力分析后,特別對專業通用能力和專業細化能力進行了分解。

1.能力分解假設:教學第四年專業分流

在校前三年學習國際貿易專業的基礎知識,經過三年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每個學生的特點、優勢和不足都會顯現出來。在完成三年專業基礎學習后,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細分子專業與班級分流。將國際貿易專業細化分成國貿實務、國際貨運、商檢與報關三個子專業。將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流到國貿實務班,營銷能力較強的學生分流到國際貨運班,性格內向努力好學的學生分流到商檢與報關班。

2.細分子專業能力分解

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生需要的通用技能主要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團隊合作能力、與人溝通能力、計算機軟件處理能力、網絡信息搜索能力、商務合同能力、基本專業英語能力、商務單證制作能力。

三、國際貿易專業五年制高級工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對國際貿易細分子專業所需的通用和專業能力的分解,設計了以感性認識學習、校內課程實訓、校內制度鍛煉和校外企業實習,以及第五年的校外畢業實習這四個循序漸進的環節,并將其串聯在一起,貫穿于校內外五年的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這是利用校內實訓教學環境、校外企業實習環境,全面培養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

1.感性認識學習

根據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的特點,專業教師需要對學生加強國際貿易專業感性認識方面的教育。這就要求學校與外貿類相關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方便學生進行國際貿易企業、國際貨運企業、報關行、港口、國際物流公司、航運中心等的參觀和調研,了解企業的運作流程及企業間的相互關系。同時也使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自身專業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發展地位、現狀,以及對從業人員各方面的素質要求,為今后明確學習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細分子專業奠定堅實基礎。感性認識實習安排在入學后的前三年,感性認識實習可采用“參觀、調研、專家講座”等方式進行,除了對企業參觀以外,可以邀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家來校以講座的方式與學生進行實踐分享。

2.校內課程實訓

在二年級到三年級的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掌握各類專業軟件的操作,如各類國際貿易單證的繕制、金融結算、進出口實務軟件、國際貨運軟件的操作、報關和報檢軟件的操作等單項業務。在四年級進行了專業細分之后,我們應該根據各子專業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實訓教學。如國貿實務班,除了對各類單證軟件操作訓練之外,還應加強開發客戶、商務談判、合同簽訂與履行的實訓教學。如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尋找合適的進出易背景,來掌握商務談判和合同簽訂、履行的具體操作技能。如國際貨運班,增加國際貨運相關軟件的實操訓練,還應加強尋找與開發客戶、商務談判、合同簽訂和履行的具體操作技能;商檢與報關班,增加報檢和報關的軟件操作,角色扮演模擬整個報檢與報關的業務流程,強化計算機五筆錄入的能力訓練(因現在大部分報關行業的輸入系統都是采用五筆輸入法)。通過這些實踐課程的訓練,除了可以增加學生的操作技能以外,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表達溝通的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形成團隊合作和互相競爭的職業意識。

3.校內制度鍛煉兼校外企業實習

學校內部的各種校紀校規和每個班級的管理規章制度都會對學生的職業素養的養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我們要求學生利用每年的暑假以“就近原則”下企業實習,企業的類型應盡量選擇在生產企業或者外貿類企業。通過學生的每一次下廠實習的經歷,鍛煉他們適應企業工作的能力,培養并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糾正學生錯誤的“企業家”觀念,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4.校外畢業實習

校外畢業實習是在學生經過四年的專業課學習之后,學校召開實習生選聘會,聯系參加企業前來選聘實習生,組織學生在校外的國際貿易相關類企業實習。這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學會分析并解決實際企業工作中的一些具體問題,提高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

作者:吳丹輝工作單位:寧波第二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