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

時間:2022-09-17 10:17:29

導語:淺談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黨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關注農村金融農村經濟長的促進作用,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學者,在這方面有很多的看法。因為存在上述的問題,農村金融的發展受到了很多的阻礙,最終導致農村經濟增長緩慢。本文將經濟發展理論和金融功能理論作為基礎,深入研究我國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對我國農村經濟和金融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農村金融;農村經濟發展;產業結構

一、農村金融的含義

熊德平通過撰文,將經濟和金融協調理論提出。在書中,他表示,本質上,在“農村金融”層面拓展“金融發展”,就會得到“農村金融發展”,換言之,在“農村金融”層面,體現“經濟發展”。不難理解,所謂的農村金融,是區別于城市金融的,是關于農業和農村的。 通常來說,像小額貸款公司非正規以及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構成了農村金融體系,其具有轉賬結算、支取現金、發放貸款、吸收存款等功能。想要推動農村金融進步,首先要完善農村金融體制,這樣,就能進一步拉動農村經濟增長。

二、農村經濟發展的含義

通常來說,對經濟增長進行衡量時,會基于國民收入、國家GDP等。基于理論層面分析,對“經濟增長”的含義進行延伸,將其應用在農村,這樣農村經濟增長定義就不難懂了,就是在一個階段內,農村地區服務和產品的增加就叫做農村經濟增長。

三、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資本積累。發展經濟學理論表示,資本是一種生產資源,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資本,并且我國想要改變二元經濟結構,便需要資本的促進作用。如果農村經濟系統包括農村金融和農村經濟,其具有保持不變的技術、規模、結構,并且具有完全競爭特點。此外,農村金融和經濟發展由農村資本存量決定。如果農村經濟系統中具有一定的資本,那么其中存在包括實物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在內的農村經濟資本存量,其為農村金融系統順利發展提供便利,在執行金融監管制度,建設基礎設施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農村經濟產出體現農村金融資本存量,這是一個明顯的特點。(二)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技術創新。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結構在發生不斷的變化,并且技術一直在上升,這對于經濟發展來說,成為了重要的因素,農村經濟發展也是如此。我們在上文中論述時,一直有一個前提條件,即技術沒有進步,然而對農村金融問題進行研究時,技術因素是必須要進行考慮的。在進行理論分析時,改善技術效率,指的是在運用生產技術時,組織和管理形式為最新,生產要素相同的情況下,將產出數量或者質量提升。但是,現階段我國的農村融資體制使得真正富裕的農民不多,基本上所有的農民都很貧窮,為此在農村實施技術創新顯得有些勉強。對于金融市場來說,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創新,通過股票、債券、存單、保單等形式產出。將零散分布于家庭和個人的資金集中起來,在大投資項目中投入這部分資金,進而實現金融資源配置的優化,實現技術創新。(三)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產業升級。經濟發展理論認為,經濟的發展和其結構相關性強,改變經濟結構,才能實現經濟發展,相應的,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其結構就會發生變化。為此,金融發展就是結構變化的結果。所以,農村經濟會受金融的促進作用,并且其結構也會受到一定的作用,我們可以認為,想要發展經濟,就要對產業就夠進行優化和升級。因為,要素稟賦(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比例確定產業結構,金額需求會反映在金融結構上。所以,經濟增長受金融結構的作用。一個國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要素稟賦。要素價格由稟賦結構確定,企業規模、風險性質、產業結構取決于要素價格。由于不同企業有具體的規模,面對的風險不同,需要的資金也不同,實體經濟在不同時期有不同需求。如果當地經濟體產業結構和金融結構相似,那么金融體系的相關功能會充分體現其作用,這樣經濟會更加快速、健康的發展。

四、農村金融發展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的路徑選擇

(一)積極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建立一套評估體系,并確保商業銀行在股份制改革后能夠兼顧農村,將網點覆蓋到廣大農村;并在非農產業加大資金投入,并且每年增加有關“三農”的投資。例如,農業銀行每年都要發行一些債券,而郵政儲蓄銀行每年都要購買其中一些,商業銀行每年都會吸收一部分來自農村的存款,為了發展農村經濟,這部分存款應該被定期下放到涉農金融或者貸款組織中。但是商業銀行的性質是商業性股份銀行,若其股份中沒有農民持有的部分,其并不愿意大規模向農村貸款。所以,農村合作金融組織若想發揮自身優勢,必須獲得大量資金,那就要將農民的資金集中并利用起來。(二)創新農村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的路徑。以“新農村建設”的金融服務體系的構建為依托,重點扶持和幫助能夠發揮當地特色的城鎮化綜合建設,在相關基礎產業建設、土地規劃利用、生活設施配套、文化教育領域和各種金融資源(政策性金融、商業金融)等方面加大投入,這些都是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除此以外,對于那些本身有大型工業項目帶動、工商業已有一定發展規模且地理條件較好的地區(如縣郊)的村鎮,它們的金融體系不斷發展,更會促進本地的城鎮化進程不斷深化,還可以形成示范和帶動效應。為了開拓就業市場,大力幫助農民就業,農村金融機構應該給鄉鎮企業、本地企業等提供優惠貸款政策,由此促進其發展。比如,在城市、鄉鎮開發住房,吸引農民定居,并推出針對農民的優惠政策,降低貸款門檻,保證農民在城鎮中的居住環境,解決剛需,幫助農民在城鎮中找到工作,且能夠找到地方居住。此外,部分用宅基地換取城市住房的農民在轉變為市民后,如何繼續生活并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是需要關注的重點,要幫助其通過創業等方式再就業。(三)加快農村科技金融服務改革創新進程。金融機構要提高自身水平,不拘泥于傳統方式,推出符合當地特色的多種多樣的金融產品。農村金融要進行科技化改革,通過在農村推廣科技金融擴大其規模?;诮鹑陲L險控制的發展,提出多項以風險撥備、貸款優惠、擔保補貼等為代表的優惠政策,充分利用信貸、擔保、創業投資等多方面資源,有序地構建并發展形式豐富、內容多元的科技金融體系,初步建立滿足農村科技創新現狀和金融現狀的產品框架和服務體系。

五、結語

對于農村經濟發展來說,農村金融的促進作用非常的關鍵,為此黨中央一定要關注農村金融發展問題,通過大力的支持,使其得到良好的發展,進而使其發揮良好的推動經濟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雷生.中國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基于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視角[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4(36).

[2]王冬慧,陳超.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基于中國數據的實證分析[J].商,2015.

[3]楊剛,管福泉,許丹丹.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的動態影響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15(07).

[4]譚崇臺,唐道遠.農村金融發展、農村金融需求對農村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15(10).

[5]劉金全,徐寧,劉達禹.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機制的遷移性檢驗——基于PLSTR模型的實證研究[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

作者:曹 姝 王詩佳 單位:沈陽化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