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精準扶貧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
時間:2022-10-15 11:50:40
導語:淺談精準扶貧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正在逐步加快,但是城鄉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始終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一直以來都不是很高,而且貧困人口所占比重也未曾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因此,我國政府以及相關機構單位近些年開始大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盡全力確保各項精準扶貧措施能夠落到實處。將就精準扶貧下農村經濟發展路徑進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發展策略
近些年,我國政府以及社會大眾對于精準扶貧戰略的開展與落實表示出越來越高的重視力度,伴隨著各項精準扶貧政策和措施的落實,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與之前相比也的確出現了向好的態勢,很多積攢多年未能解決的貧困問題都摸索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思路,制定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而且伴隨著各種先進技術和手段的引入和應用,農村經濟發展工作中也呈現出了一些新的方式方法,在當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下是結合自己多年相關工作經驗,就精準扶貧的相關內容提出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1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困境分析
1.1農村地區欠缺支柱性產業的支撐。在精準扶貧戰略當中,產業發展是基礎力量。但是,縱觀我國當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現狀,我們必須要承認我國絕大多數的農村地區并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支柱型產業,很少有大型企業愿意到農村來投資,農村想要致富卻始終尋找不到出路。此外,當前有一些農村地區正在大力發展和推廣自己的特色農產品,諸如水果、糧食等,這雖然是當前市場經濟中比較活躍的一類產品,但是因為農村地區欠缺專業的平臺和技術支撐,也沒有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整體性的發展規劃,導致很多農產品的推廣工作半途而廢,并沒有取得理想的發展成果。1.2農村人口整體素質和能力普遍較低。生活在我國農村地區的人口,無論是在學歷、知識、技能還是在整體素質方面都存在著比較落后的情況,農村人口文化素質和整體素養普遍較低,他們常年從事基礎的農業生產,很少涉及到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操作,他們的知識和技術儲備遠遠不夠。1.3欠缺資金。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既然要發展農村經濟,要推動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那么就必要充分利用起先進的科學技術,發揮先進科學技術的力量和作用。但是,如果想要引進更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雖然我國政府近些年也在不斷加大對農村地區的資金投入比重,不斷加強對農村地區的扶持力度,但是,資金依然是當前阻礙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一大要素,很多農村地區還是欠缺資金支持。1.4基礎設施落后。我國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普遍落后,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亟待解決的一個基礎設施問題便是道路交通的建設工作。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有很多的農村地區并沒有建成完善通常的交通網,交通出行還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道路建設非常滯后。除此之外,我國一些經濟發展十分落后的農村地區,水電通訊設施還不是很完善,基本的生活條件還未能得到很好的滿足。1.5缺乏青壯年勞動力。青壯年勞動力原本應該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農村經濟的發展需要依靠他們的力量。但是,縱觀我國當前農村地區的人口流動現狀,不難發現有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動力選擇到城市里面打工,留守在農村里面的多是老人和孩子。相關調查報告顯示: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平均年齡是57歲,最高年齡已經達到84歲。由這些高齡勞動者來從事農業勞動,想要實現發展農村經濟的愿望只會難上加難。
2精準扶貧下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分析
2.1強化農村基層領導組織班子建設工作力度。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基層領導班子的綜合實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也是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必須要高度關注的一項重要因素。基層領導班子作為最了解農村實際發展情況的領導團體,其必須要確保自身的先進性,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領導帶頭作用。關于如何強化農村基層領導組織班子建設工作力度,筆者提出以下兩點建議:首先,要結合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積極創新和完善農村基層領導班子的設置形式,要強化對領導班子成員的教育和管理,逐步引導他們充分認識到他們自身強大的影響力,要認識到國家推行精準扶貧政策的重要目的,進而積極尋求有利于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渠道和方式。其次,相關領導部門要對農村基層領導班子成員的選拔工作表示出更高的重視程度,要對廣大農民群眾負責,要盡到對農村基層領導班子成員的監督義務,確保農村基層領導班子成員的優質性,助力農村基層領導班子成員能夠帶領廣大農民走向共同富裕。2.2確保領導部署工作做到位。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宏觀調控,離不開相關部門的扶持與輔助。因此,我國所推行的精準扶貧戰略一定要確保各項精準扶貧策略與不同地區的農村實際情況相符合,一定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扶貧策略來為其提供豐富多元的資源保障。比如:銀行等金融機構在近些年都在積極致力于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意在通過靈活變通的貨幣政策來對農業發展工作進行合理的調控和支持,鼓勵下屬涉農機構和單位針對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大“三農”信貸的投放。在這樣的背景下,地方政府領導便需要借助銀行的金融政策組織建立起專業管理小組,在自己所管理的范圍內全面啟動扶貧救助工作項目,和當地諸多涉農結構和單位提前做好溝通與協調工作,深入農村農民群體當中開展農業調研工作,為農民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實際問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給予科學專業的領導和指導。2.3做好農村農業基礎設置的完善工作。當地政府部門以及相關單位首先要高度重視道路工程的建設,要加強對交通這一基礎設施的關注力度,針對所在地的交通實際情況,加大資金資源的投入。其次,相關單位還應該積極引入各種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機械設備,在實際生產中充分利用起生產技術的力量,注入利用生產技術來解決很多農村地區農業生產中存在的農作物單一的問題,借助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機械設備來提高農產品的種植質量等等。還有,農村地區政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的工作力度,對當地所具備的農業資源進行充分的調查和分析,提高資源利用的效率,通過招商引資來發展農村產業,借助商機和資金來尋找農村發展的新契機。2.4加大對農村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力度。阻礙農村經濟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農村人口的知識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因為受教育程度的局限,廣大農村人口的知識儲備非常匱乏,也不具備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能力,對于國家或者當地政府推動施行的一些惠農政策和扶貧救助政策也很難理解到位。基于此情況,相關單位應該高度重視起農村人員的再教育工作,加大對農村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力度,全面提升農村人口的綜合素養。舉例說明:前段時間很多涉農金融機構都在創新和完善“三農”金融服務政策和內容,提高“三農”金融服務水平,很多農業人員沒有解決和理解相關信息和內容的能力,當地政府以及相關機構便可以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來開展“三農”金融服務政策的解讀,提高農業人員對精準扶貧政策的了解程度,諸如辦公窗口指導、輿論宣傳、銀政企合作等。2.5加強對農村畜牧業的扶持力度。在精準扶貧戰略中,農村畜牧業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畜牧業作為農村第二大產業已經成為了當前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增加農民實際收入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因此,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畜牧業的扶持力度。首先,相關部門應該派出專業的技術小組,深入到農民群體當中,為農民講解和傳授先進高效的配套技術和專用技術。其次,鼓勵農村地區先嘗試建立一批高品質的畜牧養殖示范區,融入當前更多先進的技術和更加豐富的資源開開創畜牧養殖的新模式,在畜牧養殖示范區通過辦班授課、走訪培訓、現場指導的方式來將各類技術推廣開來,確保農民在實際操作中掌握先進技術的應用技能,全面提升養殖農戶的整體素質。2.6借助互聯網的力量來幫助農村脫貧。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正處于精準扶貧的攻堅階段,建議農村領導干部一定要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理念,充分借助當前最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借助建立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各大平臺力量來創新和改變農村經濟發展模式,推動農村經濟向前發展。村領導干部要正視自己所在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弱項和短板,尋求其與先進互聯網的融合之處,充分利用起互聯網資源來助力農民脫貧。2.7從思想層面進行幫扶。缺乏脫貧動力的“精神貧困”“思想貧困”嚴重影響我國扶貧脫貧的政策效應,不僅阻礙脫貧攻堅的順利進行,也產生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對農村地區的精準扶貧,不僅僅要給予物質層面的經濟幫扶,還要從思想層面上來進行幫扶,要真正從精神層面激發起廣大農民的內生動力。從實踐中可以發現,在不少貧困地區,一些過去潛伏深層的問題和矛盾,不僅逐漸開始凸顯并且成為影響和制約扶貧脫貧的重要因素。因此,進一步推進脫貧攻堅,提升脫貧質量,必須認真分析解決“精神貧困”“思想貧困”問題,必須更加重視“精神扶貧”和“思想扶貧”,才能提升貧困人口內生動力,才會提升扶貧脫貧的內在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丁鼎.精準扶貧背景下中國農村金融創新發展路徑探析[J].農業展望,2019,(7):20-24.
[2]張瀚譽.共享發展理念下的農村文化精準扶貧路徑探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8,(20):282.
作者:魏明 單位:銅山區利國鎮農村經濟服務中心
- 上一篇:中國農村經濟管理的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信息化下農村經濟管理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