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業”創新做法及發展建議
時間:2022-03-08 10:00:12
導語:“互聯網+農業”創新做法及發展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后,互聯網技術開始與更多產業進行結合,互聯網發展進入“產業互聯網”階段。筆者對賀州市八步區發展“互聯網+農業”過程中取得的經驗進行了介紹,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今后進一步發展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農產品;廣西賀州;八步區
“互聯網+農業”,一方面可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農地確權、農技推廣、農村金融、農村管理等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面對“互聯網+”大潮,農業作為傳統行業被互聯網改造的潛力最大。賀州市八步區作為傳統農業縣區,與互聯網結合普及目前處于初級階段,近年來對“互聯網+農業”的做法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開展了一些專業化社會服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生產和管理更加精準高效,使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斷深化,使農業轉型升級成藤到進一步提高。
1.1加入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在各級政府部門積極引導下,八步區部分農業企業加入了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在追溯點完成了視頻對接,開始上傳檢測信息,運用現代二維碼等信息技術,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信息服務、農產品生產過程追溯監控、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產品質量檢測監管四大追溯管理信息系統,實行農產品“生產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產品可召回”制度,監管部門可以通過平臺對產品信息進行實時監管,解決了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的難點。實施企業有賀州市西麥生物食品有限公司、賀州市天德星農林投資有限公司、賀市賀街業旺蔬菜專業合作社、賀州市瀟賀古道特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2019年4月,八步區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體系創新項目被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評為“2018年度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水平評價創新項目'1.2綜合應用遙感技術,切實提高農業決策科學化水平。遙感技術以人造衛星為平臺,能夠快速準確地收集農業資源和農業生產信息,實現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定時、定量、定位,客觀性強?,F階段,八步區遙感技術已在農業資源調查、農業環境保護、農作物面積測量、估產、作物生長狀態監測、土地調查、農地確權、規劃設計等方面進行了應用和有益探索,是精確農業獲得田間數據的重要來源,使農業決策科學化得到有效提高,為農業生產提供了高質量的服務[1]。1.3使用遠程遙控技術,提高作業效率。八步區遠程遙控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無人機技術上,5卩搖控無人機進行資料拍攝、農業資源采集、病蟲害防控(以下簡稱“飛防”)等;飛防適用于連片種植的基地進行規?;揽?,如一些面積較大的蔬菜種植基地、果園等,馬蹄、蓮藕、香芋、果園特別適用于飛防,飛防速度快,可提高大田作業效率,可減少人工施藥時對作物根莖的損害,特別是保障了施藥人員的人身安全,為農業規?;N植提供技術支持。如八步區的賀州市田園綠病蟲害防治合作社利用遙控植保機器人進行噴藥作業,一架無人機每天可施藥逾26.67hm2,既節省人工又減少對作物及人員的傷害,還能提高作業效率,為農業的產業化、規?;N植提供保障[2]。1.4發展農業物聯網,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農業物聯網由計算機設備及必要的傳感器組成,在種植、養殖基地中實現生產數據的收集,為設施管理提供數據,而機械化可以識別分析軟件給出的信息,并且準確執行,省工省時。賀州綠港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利用安裝在種植大棚里的信息采集器,可以隨時對作物信息、土壤墑情、溫度、濕度、氣壓等環境信息進行不間斷監測,隨時采集數據,為科學管理生產提供數據基礎,智能感應自動作業,省時節力[3];廣西賀外I農貝貝農牧利技有限公司的自動化雞舍,通過計算機與感應器聯網,對雞舍內的溫度、濕度、燈光進行自。動調控,還可以自動撿蛋、自動1產異、自動加水、自動喂料,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可以減少人員出入,提高了疫病防控效果。1.5農業信息采集和大數據的開發應用。型的操作系統和小程序,為農業決策提供依據,提高農業信息利用率,可即時獲取農業相關資訊、農業技術知識,還可實現運程培訓、病蟲害防治遠程指導、生產資料下行、農產品上行等功能。如“施肥點點通”,只需在手機APP里輸入田塊位置,即可得知該田塊的地力情況、適合種植的作物、適用的配方肥料等,在一定程度上可杜絕因盲目用肥造成的生態破壞;“農技寶APP”,通過農技人員及農戶注冊不同的客戶端入口,可獲取農業相關資訊、農業技術知識等,還可進行遠程培訓、遠程病蟲害防治指導等,通過小程序互動,天涯變咫尺;在“廣西休閑農業”APP中,八步區逾10個休閑農業園區及農家樂入選,只需輕輕一點,出行游客就可了解到相關資訊,方便快捷,服務貼心。1.6電商平臺帶動了農村金融融合,助力農產品上行。隨著農村的路網、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深入農村成為了現實,各大電商平臺也在布局互聯網與農業深度融合的產業鏈模式,如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螞蟻微貸等業務都已跟農村掛鉤,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農民的資金需求;足不出戶也可以購買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商品,電商的方便快捷讓農民紛紛加入網購大軍,化肥、農資、工業品等生產生活用品源源不斷下行;一些精明的農民和農業企業也嗅到了商機,開起了網店,將本土的一些名特優產品上行,而網上農產品銷售競爭激烈,對上行產品的質量安全、標準化、品牌化,以及運輸過程的損耗、保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本土農產品走得更遠,也倒逼相關農業產業鏈不斷地進行完善和革新[4]。賀州市土狀元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淘寶及微信銷售當地土特產,每到冬季,“信都紅薯干”這一單品都會銷售火爆,以往是收購農戶的產品后,再進行分裝銷售,往往會出現不同批次品質不穩定、賣相不佳、數量無法保證、衛生不達標等情況,倒逼該公司建設廠房購進設備,改良制作工藝,進行標準化、規?;a,并進行基地化種植確保原料來源。賀州市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網上銷售“八步三華李”,為了解決水果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問題,與物流公司簽訂協議縮短運輸時間、完善冷鏈環節、制訂選果標準和改進包裝,對種植基地的質量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1.7大膽嘗試“互聯網+農業”的其他創新做法?!盎ヂ摼W+農業”的其他做法還有許多,如“農業+融媒體”,通過各種專業網站、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抖音、QQ群、微信群、直播等媒體途徑進行農業的宣傳以及農產品的銷售;通過在專業網站舉辦農產品節、農產品供求信息,對八步區農業企業、名特優新農產品、新技術等進行宣傳推介等。
2存在的問題
2.1農業信息技術水平低下。八步區毗鄰廣東,有文化、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快的年(輕人更愿意融入大城市,而留在農村的農民多為婦女、兒童和老人,網絡知識匱乏,不利于“互聯網+農業”的有效推廣。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數據資源利用效率低,目前很難承接“互聯網+農業”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任務艱巨。2.2農業從業人員科學素養{氐。農業從業人員科學素養較低,不能有效利用“互聯網+農業”資源。部分種植企業雖然購置或安裝了各種高科技的管理器械、系統等,但是由于技術人員科學素養不夠高,導致不能充分發揮相關設備和儀器可產生的管理效益,造成資源浪費。2.3缺乏智能化農業終端設備智能化農業終端設備成本高,投入大,普通農戶承受不起,影響智慧農業的發展進程。
3建議
3.1加快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有序推進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研發和推廣適合農民特征的低成本智能終端,加強各類涉農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完善農村信息化業務平臺和服務中心,提高綜合網絡信息服務水平。3.2建立國家、省、市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中心。建立國家、省、市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中心,覆蓋農業大數據采集、加工、存儲、處理、分析等全信息鏈,可為農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科學選擇種植品種、種植面積和加工品類、生產數量等提供依據,避免“價低傷農、價高傷民”現象發生。3.3加大從業人員技術培訓力度根據當地的實際需求,在進行農民培訓時,科學設計培訓課題,有效提升從業人員科學管理水平,發揮“互聯網+”的最大交女益。
參考文獻
[1]魏蕓.互聯網+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分析[J].現代園藝,2018(24):12.
[2]臧繼英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探索[J].農民致富之友,2018(24):199.
[3]王愛芹.淺析“互聯網+”時代下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的形勢和存在的問題[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8(36):184.
[4]尉德翠.“互聯網+”在農業技術推廣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9(15):265.
作者:黃曉剛 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農業農村局
- 上一篇: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問題及對策
- 下一篇:信息化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