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結構優化配置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9 01:11:00
導語:國有資產結構優化配置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新時期國有資產結構,試圖在規范分析的基礎上對國有資產主體結構及目標結構,部門結構及區域結構的發展沿革進行考察分析,找出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把國有資產結構作為一個體系進行研究,以尋找出更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的國有資產結構及其實現。
【關鍵詞】國有資產結構配置新形勢
國有資產結構是指各個國有資產主體在相應的投資目標的指導下,將國有資產配置到各個部門,各個地區,以形成合理的國有資產布局,提高國有資產效率,發揮國有資產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的過程中所形成的國有資產主體之間,投向部門之間,投向地區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協調互動的關系。國有資產結構主要包括投資主體結構,投資目標結構,投資部門結構和投資地區結構等內容。
一、國有資產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投資目標結構決定投資的部門結構和區域結構。投資目標結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第一,投資目標結構約束投資主體的投資行為。投資主體是投資資金的運作者,不管是初始投資主體還是委托投資主體,都必須把資金投向不同的領域以獲得預期的效益。同時投資主體的決策歸根結底是人的決策,而個人有自身獨立的物質利益,其決策在沒有相應約束的情況下往往會損害到集體或國家的利益。因此需要用投資目標來約束投資主體的投資行為。第二,投資目標結構對投資主體的決策具有指導作用。沒有目標的投資是盲目的,初始投資主體需要制定投資目標以決定資金的投放部門和區域;委托投資需要制定投資目標以實現投資資金在各個企業或事業單位的具體投向;直接投資主體則需要制定投資目標以完成具體的投資任務,保證實現既定的投資效益。
我國的國有資產目標包括盈利性目標和非盈利性目標,并分別由不同的投資主體加以實現。非盈利性目標包括:第一,社會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的供給,此投資規模大,利潤低,期限長,具有比較大的外部性,如果以盈利性為投資目標,則會造成此類產品的供給不足,阻礙經濟的長遠發展。因此必須保證各區域公共產品的供給。第二,促進國家產業政策扶植的產業部門的發展。這些部門的發展需要具備一定的資源稟賦條件,應發揮地區優勢。各地區根據自身的資源優勢,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業加以投資。第三,保障國際安全。這些部門主要包括能源部門,軍工部門等。在盈利性目標的指導下,國有資產主體則在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政策基礎上,科學地衡量和分析投資收益成本的條件下進行響應的投資部門和區域決策。
二、國有資產結構優化途徑
1.國有資產體制改革
第一,應建立能夠代表國家統一行使國有資產所有權的機構。目前所有權的實施主體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代表國家行使經過投資轉化的經營性國有資產的所有權,但正如上文所提到的,盡管經過投資轉化的經營性國有資產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它畢竟只是國有資產的一部分,要想發揮國有資產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必須首先設立一個國有資產所有權代表實體,由它委托資產評估機構對國有資產的總體數量和存在形式進行估計,以便政府在總體上確定國有資產用于消費投資的比例,用于經營性投資和非經營性投資的比例等。
第二,用于贏利性投資的和非贏利性投資的國有資產分別專業化管理,形成非贏利性投資和贏利性投資管理分工專業化的結構:對于非贏利性的投資可以在國家所有的前提下通過國家財政作用的發揮保證投資效益的實現。對于贏利性投資領域則應加強政府股權投資的比重,主要通過股權形式強化政府對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及其相關職能,弱化財政貸款和補貼的作用,減輕財政的負擔。
第三,加強企業在投資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長期以來,企業投資項目一直需要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審批,包括項目建議書等。這實際上是政府代替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既不利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又容易引起各種尋租行為。為此,必須改革政府對企業投資項目的管理制度,對企業不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無論規模大小,政府均不再審批。對企業投資建設的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由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實行核準制。對《目錄》以外的絕大多數企業投資項目,按照屬地原則實行備案制。
2.預算管理體制改革
第一,擴大部門預算編制范圍。第二,加強預算硬約束。公共財政改革,要求我國強化預算,淡化決算。在硬化預算約束上,要嚴格執行《預算法》,完善公共支出預算執行中的監督機制。第三,預算編制科學化。
3.加強國有資產的運動性
任何一個投資項目都有一定的投資期限,有的項目投資期限短,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收回投資;有的項目投資期限長,需要長時間的運作才能夠取得效益。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各有利弊,在經濟發展中起著不同的作用,不可偏廢。而目前國有資產投資往往存在著忽視長期投資,熱中于短平快項目建設,而這些項目又由于缺乏競爭力而難以達到短期內收回投資的目的,從而造成短期投資變長期投資,而真正需要長期資金投入的項目又由于缺乏后續資金的供給而不能夠發揮應有作用的尷尬局面。加強國有資產的運動性有利于對國有資產在時間維度上進行的規范,加快國有資產周轉率,也有利于優化國有資產布局,提高國有資產運作效率。
4.籌資方式的選擇
國有資產是與國有資產融資緊密相連的。國有資產來源的多樣化有利于國力于國有資產規模的擴大,保證投資資金的充足供應。在籌資方式的選擇上應關注資產結構和籌資成本,選擇恰當的方式。不同籌資方式籌資成本是不同的,如發行債券的成本高于借款融資的成本。不同的籌資方式所籌集的資本在權益屬性上也是不相同的,如采用內部積累或資本退出方式籌集的國有資產,在權益屬性上屬于國有自由資本。采用發行債券或借款方式籌集的國有資產,在權益屬性上則屬于國有債務資本。兩種不同權益性質的資本籌措會形成不同的國有資本結構,進而形成不同的風險水平。因此,在保障投資的資本供給時,必須關注國有資產的權益結構和資本成本。
參考文獻:
[1]陳共.財政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戴玉林.投資結構論[M].中國金融出版社,1995.
[3]蔣樂民.國有資產管理通論[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1.
[4]田椿生.國有資產學[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
[5]陳清泰,劉剛.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研究綜述[J].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