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實施產業扶貧經驗及對策
時間:2022-09-12 04:30:47
導語:農場實施產業扶貧經驗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四方山農場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精準扶貧基本方略,以龍頭企業為帶動,以合作組織為紐帶,以基地建設為基礎,帶領全場職工群眾凝心聚力,真抓實干,精準發力,在資源整合、政策支撐、制度保障和責任落實等方面打出“組合拳”,走出了一條產業化扶貧開發新路子,堅決完成扶貧脫貧攻堅任務。
一、產業扶貧的措施
(一)健全幫扶機制,形成扶貧精準合力。按照中央在扶貧工作中提出的六個精準要求,農場在產業扶貧工作中全程突出“精準”二字。在貧困戶確定上,做到逐一入戶調查,采取公示公告、評議認定等措施將篩選工作做實做細,對確定的貧困戶建檔立卡,逐一分析致貧原因和脫貧需要,做到一戶一本臺賬、一個扶貧計劃、一個幫扶措施,嚴格實行了脫貧攻堅“一把手”責任制,成立了產業扶貧開發脫貧工作領導小組,場長、書記任組長,做到總局黨委組織部包點,農場黨委領導包戶,機關各科室包人,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壓力,實行不脫貧、不脫鉤的考核機制,將貧困戶脫貧情況與干部管理考核相掛鉤,實行“一幫一”“多幫一”對接幫扶,精細管理、責任到人,定期回訪。(二)多措并舉,因戶施策,全方位拉動產業扶貧。1.大力發展質量效益型農業,拓寬職工增收渠道。農場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利用自身資源、產業基礎的優勢條件,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減少傳統玉米種植面積,增加小粒芽豆、青貯、漢麻、苜蓿種植面積,在原有草原種植苜蓿草基礎上,進行耕地試種苜蓿3145畝,以調整種植結構增加土地產出方式增加職工直接性收入,幫助貧困戶脫貧。在漢麻種植中,以“龍頭企業+基地+種植戶”的產業經營模式,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走出了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的農業產業化發展之路。2.抓特色,促增收,大力發展綠色畜牧養殖業。農場全力實施以畜牧為依托的農業產業鏈帶動戰略和“生態立場”工程。以紫花苜蓿示范區為基地,以奮斗現代示范奶牛場為牽動,以四方牧業為平臺,引進戰略投資者,整合上下游企業,構建農牧結合、循環發展的新型種養結構,推動糧經飼統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大戶帶貧困戶、公司帶農戶的方式,鼓勵支持職工發展畜牧養殖,走規模化生產、合作化經營、產業化發展之路,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畜牧養殖效益。此外,農場依托農業資源基礎通過政策扶持、引進戰略合作者的方式,建立了乳肉兼用牛養殖基地、純生態堿草羊養殖基地、藏香豬養殖基地,擴大了專業化養殖規模,提高了種、養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為農場產業化扶貧注入了新鮮活力。3.強政策,惠民生,提升社會救助保障力度。農場針對因學致貧、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等不同情況,因戶施策,加大醫療、養老、低保等社會救助力度,對殘障人、精神病人、患有重大疾病等喪失勞動能力群體,通過國家、省委及總局相關政策扶持,將其納入低保范圍,保障最低生活安全。低保配套資金和殘疾人兩項補貼均納入農場財務預算,機關干部為職工提供擔保貸款近700萬元,解決了職工生產資金短缺問題;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培訓、政策和技術支持,與入住企業溝通幫助解決就業問題,鼓勵他們通過再就業和自主創業的方式脫貧。4.樹典型,嚴管理,推動脫貧工作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中,農場通過典型引領、脫貧戶帶貧困戶、新型農工技能培訓方式幫助貧困戶走出貧困窘境。農業科技培訓與職工培訓并舉,農場利用冬閑時間開展職工“冬季大培訓”,將培訓方向向貧困戶傾斜,通過電子商務知識、農業種植技術、“互聯網+”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幫助貧困戶準確利用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脫貧。
二、產業扶貧中存在的困難
農場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農場土地資源有限,種植結構比較單一,土地瘠薄利用率低,品種單一,土地產出效益不高,很難進一步推進產業化發展;二是農業基礎配套設施建設相對滯后,道路、飲用水仍需改善;三是資金壓力較大,仍缺少相應產業扶貧項目和資金;四是貧困戶致貧原因多是因病和因殘致貧,再加上貧困人口自身脫貧思想不明確,存在等、靠、要思想,短時間內走出貧困困境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三、推進產業扶貧的對策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繼續將產業扶貧工作納入農場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相應幫扶組織機構,加強檢查監督,建立脫貧標準退出機制,創新幫扶方式和幫扶機制,實行“一對一”無縫對接,責任細化到人,將脫貧情況與領導干部考核績效掛鉤,鞏固跟蹤問效成果,保障脫貧工作向深度延展。(二)培育特色產業,加大產業扶貧力度。進一步加大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突破土地制約、種植品種單一瓶頸。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積極培育脫貧特色支柱產業,抓好品牌建設,引進戰略合作者,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循環畜牧養殖業,穩定職工群眾增收來源,拓寬職工群眾增收渠道。(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培育龍頭企業。產業扶貧離不開企業帶動。農場將繼續把招商引資培育龍頭企業作為帶動產業扶貧的突破口,全力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通過企業的發展,帶動產業壯大。(四)發揮典型作用,加強科技扶貧力度。積極引領和培育產業扶貧攻堅典型的宣傳和輻射效應,加大勞動技能和政策培訓力度,以創業、就業為導向,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注重引進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人才,引導職工利用電子商務、“互聯網+”等現代營銷手段,擴大產品銷售渠道,實現靠勞動技術和技能實現自主脫貧目標。(五)實施醫療和社會最低保障“兜底”脫貧。繼續開展對貧困人口的醫療服務、保險和救助活動,依靠社會最低保障“兜底”扶貧計劃實現脫貧。加大醫療資源共享,與黑龍江省醫院簽約服務,建立移動遠程MDT問診平臺,職工足不出戶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遠程問診、掛號,省去車費、掛號費等費用,簡單疾病可以得到及時救助,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六)爭取扶貧資金支持,做好扶貧項目建設。在現有產業扶貧資源基礎上,積極爭取國家扶貧開發政策資金支持,建好扶貧項目工程。重點抓好蛋雞養殖場項目和基本農田項目建設工作,以扶貧項目落地建成運營,帶動低收入職工就業增收,盡早脫貧脫低,促進農場經濟整體穩步向前發展,提升經濟運行質量。
作者:朱晶 單位:黑龍江省四方山農場
- 上一篇:高校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問題分析
- 下一篇:“兩學一做”企業黨建工作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