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的運用

時間:2022-04-02 04:24:44

導語: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的運用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發展,農業經濟管理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如何通過有效應用農業大數據技術,切實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整體實效,成為業內廣泛關注的焦點課題之一。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紹了農業大數據的相關內容,分析了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多方面作用,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從推廣電商平臺,拓寬農業經營范圍等多個角度與方面,深入探討了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農業生產;大數據技術;經濟管理;應用

當今社會,農業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改善,農業發展規模持續擴大,使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因素。當前形勢下,必須宏觀審視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切實提高農業經濟管理的總體成效。本文就此展開了探討。

一、農業大數據簡述

農業是經濟社會的基本與根本,可為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質保障。農業大數據技術以農業為主要面向對象,以現代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為基礎,通過采取特定數據處理技術與方法,充分挖掘農業數據信息,科學準確反映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現狀,為決策層制定并推行相關重大決策提供具有參考價值的依據。長期以來,國家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農業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與創新,在標準建立、規范統籌、效果評價等多方面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為高質高效地促進農業大數據技術深化融合提供了基本遵循與方向保障,在農業經濟管理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現實成就,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實踐經驗,為新時期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與活力。同時,廣大農業技術部門也在農業大數據技術應用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研究,成效極為顯著,使得農業經濟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農業經濟管理成本進一步降低,農業經濟管理整體效益穩步提升。盡管如此,受主客觀等多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農經工作體制依舊不甚理順,職能與人員矛盾突出,農經人員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這些問題的存在制約著農業大數據技術的積極創新與發展,阻礙著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長遠發展,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二、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

(一)為農業發展提供準確數據。農業大數據技術的關鍵應用優勢在于數據收集與分析,具有強大的數據分析能力。現代農業發展環境復雜多變,農業發展質量的影響因素越來越多,既有國內因素,也有國際因素,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等環節的銜接性越來越強,對農業數據產生了更為強烈的現實需求。而農業大數據技術則可通過數據處理領域的獨特優勢,為農業發展提供更為全面、更為及時、更為準確的相關數據信息,為農業發展各項決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礎依據與保障,比如有效預測市場農產品存貨量,分析研判市場需求等,從而減少不必要的農業生產資本占壓,提高發展效益。(二)推動農業向科學方向發展。農業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新時期農業始終朝著更為科學的方向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技術手段,使得傳統模式下難以完成的農業發展任務具備了更大的可行性。農業大數據技術為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的優化與完善帶來了新鮮活力。以農產作物技術檢測為例,傳統模式下的技術檢測存在顯著缺陷,不僅檢測效率低下,對人力物力的依賴性較強,而且檢測結果失真,人為主觀干涉痕跡明顯,而通過農業大數據技術對農產作物進行抽樣檢測,可顯著提高抽樣數據代表性,提高檢測結果準確性。(三)有助于提升涉農企業的競爭力。在市場經濟發展節奏持續加快的背景下,農業市場上的競爭程度日趨激烈,考驗著涉農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智慧。大數據技術可深入挖掘和分析涉農數據信息,對于提高涉農企業經營管理措施的針對性與時效性具有重要推動作用。無論是農業生產企業,還是農業加工企業、流通企業,均可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挖掘更多市場動態,通過現代計算機與網絡設備,動態化、連續性地獲取涉農生產經營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實踐充分表明,利用農業大數據技術,涉農企業經濟發展結構將更趨完善,科學保障效用更為突出。

三、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具體應用探討

(一)推廣電商平臺,拓寬農業經營范圍。網絡購物已經逐漸發展成為現代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農業大數據環境下的農業經濟管理而言,同樣應該積極推廣電商平臺,通過網絡化的方式為農業經濟管理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拓寬農業經營范圍。對此,應立足于本地區農業種植實際,結合市場需求,探索“互聯網+農業經濟”的發展模式,讓更多市場群體足不出戶即可購買到貨真價實、物美價廉的農產品。以寧城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為例,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登記2466家,遍布18個鎮鄉(街道),覆蓋糧食、蔬菜、林果、畜牧等主導產業,經營寒富蘋果、南果梨、巨峰葡萄、火龍果、蘆筍、黑小米等多個主導特色產品,并延伸到農機、植保等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通過電商平臺,構建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全覆蓋農產品交流網絡,本縣農業經濟管理將取得更大作為。(二)通過大數據統計分析,規范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大數據技術擁有龐大而系統的數據運算功能,可在相對虛擬的空間中構造出高難度、高準確度的數據模型,有針對性地實現數據統籌與運算。在農業經濟管理中,可將海量的數據錄入大數據系統,實現對不同種類、不同來源、不同用途資金的整理與分類,并對每筆資金流動形成完善的記錄和備份,避免人為干涉與篡改而導致的的農業經濟管理違規操作問題。借助于大數據技術,可在農村清產核資和成員身份認定的基礎上,研究做好股權設置工作,做好集體經濟組織登記管理,規范集體經濟組織運營,查漏補缺、總結完善,圓滿完成改革任務。同時,還可抓好農村財務管理規范提升,在農村“三資”常規化管理要求下,加強“三資”信息檔案管理,制度建設。抓好農村財務審計與財務公開,增強村級財務管理的透明度。(三)發揮大數據挖掘作用,做好農經統計工作。農業大數據技術具有顯著的數據挖掘優勢,可在海量的數據信息中對有價值信息進行高效篩選,在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的背景下,打造一種以互聯網平臺為支撐的全新農業發展模式,完成大數據布局。長期以來,農業安全領域問題依舊突出,相關環節與步驟的改革推進長效性相對不足,也使得農業大數據技術的價值難以彰顯,因此必須通過數據挖掘作用,做好各項農業經濟管理工作。以寧城縣為例,該縣城作為農業部、自治區、市級定點縣之一,做好農經各項統計報表工作至關重要,應通過農業大數據技術不斷強化業務基礎,按時完成農業部農經基點調查、農經信息網點、農產品成本核算調查報表、玉米價格監測報表等報表工作,并高效完成農村經營管理情況統計報表半年報、預測報及年報工作,為各級政府部門及時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四)改變思維認識,培養農業大數據專業化人才。在大數據環境下,農業經濟管理必須摒棄傳統保守陳舊的思維方法與行為模式,突破傳統僵化固化農業發展方式的桎梏,自覺運用新時期農業大數據技術的新理念、新技能、新策略解決農業經濟管理實踐中遇到的新難題,充分展現農業大數據技術的關鍵應用優勢。應定期組織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參加專項培訓與學習,引導其牢固掌握農業大數據技術的核心操作技能,避免農業經濟管理工作實踐中涉及過多個人主觀意志,提高農業統計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此外,農業大數據技術是建立在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方法基礎之上的,難免會遇到各類網絡安全威脅,因此必須為其構建穩定可靠的安全保障平臺,充分確保農業大數據應用的安全性。應加強農業經濟管理單位內部控制,對農業大數據的使用流程加以規范和監督,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有效維護農業大數據技術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安全。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受管理模式、管理理念、過程控制等多方面要素的影響,當前農業大數據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依舊存在諸多方面的薄弱環節與不足之處,制約著農業經濟的持續優化提升。因此,有關人員應該從農業經濟管理的客觀實際需求出發,充分遵循農業大數據技術的基本規律,強化思想認識,優化應用步驟與環節,為持續不斷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取得新成就奠定基礎,為保障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王璐瑤,張建華.大數據在構建智慧農業過程中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影響[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225(10):551-552.

[2]王東杰,李哲敏.農業大數據應用需求與數據來源錯位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9(22):102-103.

[3]蔡書凱,郭媛媛.農業大數據平臺在智慧農業中的應用———以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大數據平臺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11(20):112-113.

[4]于榮華,李業玲.大數據在構建智慧農業過程中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要影響[J].信息記錄材料,2018(20):332-333.

[5]王東杰,張瑞琴.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37(11):333-335.

作者:于志廣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農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