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業發展的難題及措施

時間:2022-05-03 03:47:59

導語:生態農業發展的難題及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態農業發展的難題及措施

生態農業發展的策略

在很多地方,要解決相應的問題,還要根據當地的實情,因地制宜,采取相應的舉措,才能完全將問題根除。舒蘭市是國家重點商品基地縣,2011年糧食產量創下105萬噸的歷史新高,目前舒蘭市擁有6667公頃國家級綠色食品水稻原料基地一個,有機雜糧、水稻、黑木耳基地5個;無公害蔬菜基地3個,“三品”基地規模2萬公頃。“三品”認證產品64個;認證企業18家。通過“三品”認證,助推了農業生產加工企業產業化水平的提高,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5000余人,實現產值4.9億。洪德堂、富野、天永、舒蘭禾、非我莫黍、舒朝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的涌現,極大增強了舒蘭市農產品市場竟爭力,為活躍地方經濟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發展生態農業,舒蘭市統籌規劃,根據市情,采取相應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宣傳力度宣傳是推進工作的基礎,可利用農業廣播、電視、媒體等多渠道,多種形式,加大綠色農業標準知識的宣傳,增強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的綠色農業意識,促進農業生產方式,同時,在農民培訓方面,要深入基層,在全社會形成綠色、環保、和諧發展的氛圍。

加大資金投入綠色農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多學科多部門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完善基礎設施等建設。與此同時,對依托項目建設培育起來的綠色園區加大其輻射帶動作用,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積極、主動、自覺地發展綠色農業的風氣。

構筑農業生態群一方面以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建設為契機,根據區域優勢,對宜林宜牧等地區因地制宜相繼開發,對因不合理種植方式對環境造成的污染,開展進一步的治理,另一方面加強保護現有生態資源,杜絕新建有污染項目進入舒蘭區域,構筑多種類的高效農業生態群。

多元化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是實現生態農業的一個重要步驟,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要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改變傳統方式的糧食單一種植,向綠色水果、蔬菜、藥材以及禽、肉、蛋多元化發展。其次,加強認證產品和地理標志的使用,整合資源,達到互利共享,為綠色農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后,擴大“三品”規模,培育做大一批輻射面廣,帶動力強,品牌效益好、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群。

建立監測預警系統監測預警系統是發展生態農業過程中的一個創新,能及時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建立監測預警系統,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其一,強化服務,推廣新技術。為確保綠色農業穩步快速發展,發揮農業技術資源優勢,把工作能力強,業務水平高的專業技術人員整合到一起,起草標準、匯集技術,加快綠色標準技術推廣。其二,利用生物工程、生態環保、基因工程等綠色環保綜合配套技術,開展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減少盲目用藥。

建立綠色基地拓展市場市場的變化對農業發展有一定的導向性,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深入,國內企業也將走出國門,走國際化道路。為此我們必須建立綠色產品基地,提高產品生產標準,擴大生產規模,理順出口體制,加大資金投入,打破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阻礙,逐步建立與國際標準相適應的環保、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銷售的新標準,保證當地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定的商機,增加出口份額。

結語

生態農業是農業發展的一個大趨勢,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選擇。農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發展生態農業,是關系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關鍵,因此,針對目前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同的地區應該根據自身實情,采取最有效的方式解決問題,促進生態農業的發展。

作者:王海英周世興王小霞石曉峰單位:吉林省舒蘭市綠色食品管理站吉林省舒蘭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