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畜牧獸醫動物疫病診治方法

時間:2022-12-30 09:41:11

導語:基層畜牧獸醫動物疫病診治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畜牧獸醫動物疫病診治方法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養殖業也隨之快速發展,近幾年畜牧業的規模不斷擴大,但畜牧動物疫病問題也愈加突出,因此,有關人員需要對動物疫病問題予以重視。畜牧動物質量安全關乎人體健康,只有促進養殖業的持續發展才能確保食品的質量安全。本文針對基層畜牧獸醫動物疫病診治方法進行探討,以期為有關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畜牧養殖業;動物疫病;診治方法

目前大部分畜牧養殖方式都是以散養為主,養殖戶沒有基本的疫病治療能力,如果動物發生疫病,不僅影響畜牧獸醫,還無法保證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所以,需要管理者意識到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動物疫情防范能力,做好相關治療工作,落實動物疫病治療工作,減少動物疫病的發生概率,確保人們的食品質量安全。

1疫病的臨床調查

1.1疫病調查

基層畜牧獸醫需要全面掌握疫病的具體狀況和附近的環境,從而能為動物疫病治療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需要充分了解溫度變化和附近環境質量,在疫病發生前,調查其是否給動物做過防疫,與養殖戶溝通了解動物出現疾病的狀況,同時收集相關動物疾病的案例和資料,詢問其附近是否出現類似病例,進一步為后續動物疫病治療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1.2現場調研

獸醫在對疫病情況和附近環境有了基本了解后,需要深入養殖基地展開調研,查看養殖基地是否具有潛在的疫病隱患,同時與養殖戶詳細了解出現疾病動物的具體信息,如患病動物數量、發病時間、飼養方法、消毒狀況及是否對動物進行免疫工作等。如果農民已經對患病動物做初步治療,基層獸醫也需要全面了解動物所服藥物和藥效等。

1.3臨床檢查

在對患病動物進行臨床檢測前,需按照先群體后個體、先靜態后動態活動的檢查方式進行。

1.4靜態觀察

在對患病動物臨床檢查時,需要遵循由遠及近的檢查方式,在不驚動動物的基礎上,對患病動物的靜態表現加以分析,如呼吸頻率、發病比例、環境情況等。

1.5動態觀察

驅散患病動物,使患病動物處在動態模式中,研究其行為和體征變化,同時把它和健康動物做比較,找出它們之間存在的差異和異常。

1.6仔細研究患病動物

挑選出病癥明顯的動物,測量其體溫和呼吸頻率;查看動物體是否有異物和腫塊;淋巴部位是否正常;其次,觀察動物是否分泌其他異物,如果存在這種情況,查看異物的顏色和特征等,以及動物在活動過程中是否正常;最后,查看動物進食是否規律和正常,動物排泄物的顏色和氣味是否正常,是否存在血液等。

2疾病的初步判斷

2.1判斷疫病類型

結合患病動物的病情和臨床表現預測疫病類型和發展,研究其屬于細菌性還是病毒性疫病。調查其附近區域是否出現過類似情況,同時依靠抗菌藥物的分析能大概辨別出疾病屬于哪種類型。

2.2判斷可能的疑似疾病

由于動物疾病的類型特別多,其中有很多疫病癥狀比較相似,如果要準確辨別出所患疫病種類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治療患病動物時不光要結合臨床癥狀,在一定條件下還需要解剖患病動物,確定動物的患病位置,使其不會受到并發癥的影響,再結合其病理表現對癥下藥,確保診斷的科學性和有效性[1]。

3動物疫病的診斷方法

3.1病理剖析

一旦動物患病,根據患病動物的病理情況可以準確找到病變部位。把已經死亡的動物典型的壞死組織剪成3×5m的樣本,再將其泡在福爾馬林或酒精中固定,把固定好的樣本染色,通過顯微鏡觀察病理變化。寄生蟲病的診斷方法是把收集好的病料放到載玻片上做成壓片,通過低倍顯微鏡觀察寄生蟲。

3.2實驗室分離診斷

判斷動物的病情,特別是傳染病,除了通過臨床診斷和病理剖析診斷外,針對復雜且特殊的疾病,還要將病料送到實驗室進一步診斷,通過人工培育的方式分離病原體,如果是病菌可以用人工培養基分離,病毒可以用接種雞肝等方式分離,之后再結合形態學、生物特征及動物試驗等進一步鑒定。

4疾病的治療手段

結合病情的治療結果,挑選合適的治療藥物,同時需要保證藥物劑量在規定范圍內,監測用藥效果,進一步驗證疾病的治療合理性。結合染病動物的病情和效果,對藥量加以調整,明確診療方向,加強治療力度。在服藥過程中,獸醫需要叮囑養殖戶做好消毒工作,對養殖基地按時清掃,給患病動物喂食具有營養的飼料,從而有利于患病動物康復。一旦診治效果不明顯,或者患病動物沒有好轉,這就意味著之前的診療結果存在問題,需要對其停藥,重新診斷,實施新的治療計劃。如果獸醫不能有效的把握動物病情,需要向養殖戶說明問題,同時向有關部門尋求技術支持[2]。

5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措施

5.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結合有關動物防疫規定,完善現階段疫病防控制度,制定動物疫病防控方案,需要有關部門落實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形成優化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提高動物防疫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在實施防疫工作過程中,需要保質、保量放的完成工作,管理者需要明確防疫工作的責任,把每個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落實到位,確保防疫工作效果。并且完善巡查體系,提高疫情監控力度,做好有關應急方案等[3]。

5.2做好飼料管理工作

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查看動物飲食狀況,安排有關人員記錄動物日常飲食、狀態及排泄情況,一旦動物發生疫病,能第一時間發現,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避免發生感染擴大的情況。與此同時,有關工作人員還需要給動物適當投喂飼料,如長時間產蛋的母雞,如果狀態不是特別好,需要投喂一些營養豐富的物質,為動物補充體力,確保動物健康[4]。

5.3加大資金投入力度

如果要促進畜牧養殖業的持續發展,在必要時需要對其適當投入資金,動物疫病治療工作也不例外。為了有效治理動物疫情問題,離不開資金支持。現階段,很多地區動物疫病發生概率依舊很高,甚至還會出現很多新型的動物疾病,這就需要加大疫苗研發力度,加強對疾病的管控,這些方面必然需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這樣才能為更好地開展動物疾病的管控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促進畜牧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5]。

6總結語

現階段,很多地區的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到在很多方面依舊需要完善,只有實施好動物防疫工作,才有利于畜牧養殖業的發展,進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基層畜牧獸醫需要引起高度重視,提高自身素養和業務水平,優化、創新疫病治療方式,同時需要政府加大資金、人力、物力方面的投入力度,共同開展高效的畜牧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畜牧養殖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蔣志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對野生動物疫病立法執法與管理的啟迪[J].生物多樣性,2020,28(2):256-261.

[2]宗春淼,王巧燕,羅杰斯,等.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獸類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系建設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20,45(6):63-68.

[3]邢莉,趙軍,朱立麗.吳忠市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的工作目標[J].中國動物保健,2020,22(12):81,84.

[4]孫亮.吉林省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的做法與思考[J].中國動物檢疫,2020,37(4):43-46.

[5]邵玉燕.動物疫病監測在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的作用[J].吉林畜牧獸醫,2020,41(3):102,106

作者:吳全金 單位:山東省單縣畜牧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