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時間:2022-04-12 02:40:41

導語: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畜產品質量安全存在問題

一是傳統的養殖方式管理粗放,防疫效果差成為動物疫病多發的原因,病畜禽的存在,為畜產品安全帶來嚴重危害。2011年,南川區共抽樣采集畜禽血清3605份,監測規模養殖場144個,散養戶1096個,監測口蹄疫2452份,合格率80.26%;豬瘟2048份,合格率91.6%;禽流感757份,合格率86.3%;雞新城疫713份,合格率54.8%;高致病性豬藍耳病162份,合格率50%。雖然口蹄疫、豬瘟、禽流感的免疫抗體合格率均超過了農業部規定的大于等于70%的標準,但其他疫病的免疫合格率仍然很低。另外,對452頭奶牛進行監測,測出結核病、布病陽性奶牛共84頭,雖然對發病奶牛即時進行了處理,但是疫病風險仍然很大。二是飼料、獸藥污染。飼料原料(預混料)、獸藥過期、不合格,動物體內殘留藥物超標,是導致畜產品安全的又一因素。2011年全區查處飼料獸藥經營案件13件,檢查不合格樣品5個,沒收生物制品75瓶,過期飼料420kg,獸藥2盒,檢查飼料生產企業5家,暫扣庫存過期原料(預混料)1260千克。全區31個鄉鎮、3個街道辦事處,基本都有畜禽屠宰加工場所,但屠宰加工廠(場)中小型居多,場地設施設備簡陋,缺乏冷鏈保鮮設施、設備,加工工藝不規范,產品沖洗不徹底,燙毛水質差,環境衛生與達標要求有一定距離,交叉污現象較為突出,全區除了三張食品公司達到屠宰要求外,其余的屠宰加工廠(場)基本都與規定標準要求有一定的距離。另外私屠濫宰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為畜產品質量不安全埋下隱患。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涉及多頭、多部門管理,管理缺乏專業管理機構、專業力量相對薄弱,權威性不高,綜合性監管不夠、監管疲軟。部門之間協調配合有漏洞,私屠濫宰長期存在,對問題畜產品不能及時就地由專業技術人員運用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科學檢測,導致問題畜產品流入市場。一是養殖戶素質不高,濫用、違規使用飼料、獸藥現象時有發生,導致畜產品質量不高。2011年查處問題養殖場(戶)33戶,生豬2195頭,查獲潲水1.3萬kg,潲水油4000kg,實施行政處罰7件,移交公安機關4件。二是畜禽產品經營者法律意識淡薄,逃避檢疫和販賣、運輸、屠宰加工病害動物、動物產品的違法行為屢禁不止。2011年共查處個體業主不憑檢疫證明運輸的動物及其產品案件共60余件。三是部分畜牧獸醫人員業務素質、思想素質不高。由于全區畜牧工作量大,在編人員無法完成大量的工作,所以,另聘了98人完成相應的業務工作,由于這部分人的文化水平有限,思想素質較低,難免會出現錯誤,2011年就查處畜牧獸醫人員違法行為9件。

加強畜牧產品質量安全的對策

加強南川雞、涪陵水牛、中華蜜蜂、水江黑豬等地方良種畜禽資源保護,為南川畜產品品質提供有力保障。定期或不定期對飼料、獸藥生產企業、經營場(戶)進行抽查或突擊檢查,確保常年無過期飼料原料、飼料、獸藥,無違禁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或出售。加強畜禽養殖場(戶)的監管力度,確保無霉變飼料(原料)、無違禁飼料添加劑、違禁獸藥飼喂畜禽,杜絕人藥獸用的現象發生,嚴格執行休藥期制度。加大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提高免疫密度,將強制免疫落實到各鄉鎮、村、戶,將重點免疫向全面免疫轉變,確保全區畜禽重大動物疫病不發病、發病不流行。對規模養殖場(戶)實行掛牌獸醫制,監督檢查免疫情況。強化畜禽圈舍消毒滅源,扎實開展動物疫病監測,確保全區清靜無疫。強化動物產地和屠宰檢疫,嚴格執行動物產地檢疫申報制度,嚴格到點實施檢疫。強力推行“快進快宰、以銷定宰、以宰定收”的屠宰方式,嚴格檢疫規程,做到對檢疫不合格的動物及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認真抓好轄區周邊道路防疫檢查消毒綜合站等道口檢查站的管理,做到24h值班到位,規范檢查,查證驗物,消毒到位,有效阻止外來病害畜禽及產品流入。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加強對全區的飼料、獸藥生產企業,飼料、獸藥銷售經營戶、畜禽養殖場等進行執法檢查,嚴格查處過期飼料、飼料原料、獸藥,違禁獸藥、飼料添加劑等的違法行為,確保畜產品原料質量安全。二是加大查處逃避檢疫和販賣、運輸、屠宰加工病害動物及產品的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經營行為,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多部門管理必然產生職能交叉或疏漏以至產生安全監管盲區,要在理順管理體制和機制的上同時創新,統籌協作監管機制,逐步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個部門為主的綜合性、專業化、部門之間無縫銜接、能嚴格控制問題畜產品的安全監管體制。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職責,依法鑒定,發現問題畜產品認真及時的進行處理,保障畜產品不流入市場。一是利用電視、網絡、報刊以及板報等宣傳工具大力宣傳畜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知識,提高全民安全意識。二是加強培訓,積極推廣安全畜產品生產的標準化技術。加強養殖戶的技術培訓,幫助養殖戶掌握畜禽標準化生產技能,提高養殖戶法制政策水平,提高安全畜產品生產標準化生產能力,做到依法依標準和科學規范。加快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技術的培訓推廣,全面提升畜禽生產過程中的科學飼喂、用藥、預防和治污等水平,提高科技在發展無公害畜產品的貢獻率,加強畜牧獸醫人員培訓,提高專業能力和思想素質,提高對病害畜禽及產品的技術鑒定和辨別能力。在適當區域配備先進的檢測設備,對邊遠地區疑似不安全產品能夠及時運用先進設備、由專業人員進行檢測,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一是大力發展畜產品龍頭加工企業。目前南川區30多家屠宰加工廠(場)只有三張食品公司為市級龍頭企業,只有大觀生豐食品公司一家區級龍頭企業,其他畜產品加工企業規模都較小。大力發展安全優質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有利于推動安全畜產品基地建設并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提高養殖戶組織化程度;有利于拉長產業鏈,提高畜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有利于增強我區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農民增收,有利于做大做強南川區畜產品品牌。二是加大發展品牌畜產品,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加大“南川雞”、“南川雞蛋”、“金佛山中蜂”“巴馬香豬”等無公害、綠色畜產品品牌的宣傳與包裝,不斷提高其知名度,繼續對“渝亞坤”牌野豬肉等綠色食品的申報,提高畜產品質量的安全水平。

本文作者:盧文賢工作單位:重慶市南川區農業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