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應用對策

時間:2022-12-28 03:37:17

導語: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應用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應用對策

摘要:畜牧養殖產業依托“互聯網+”實現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督管理,能極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畜牧獸醫網格化管理和“互聯網+”有效結合,能實現資源高效節約,降低畜牧養殖產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同時還能嚴把質量關,以無污染的手段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該文主要分析“互聯網+”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應用存在的問題,論述具體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互聯網+”;網格化監管;應用對策

根據國家“互聯網+”現代農業的戰略實行規劃及現代農業發展的生產智能化、經營網格化、管理高效化、服務精準化客觀需求,畜牧養殖行業也需要做出積極思考,依托“互聯網+”實現畜牧養殖業的升級轉型。但在長期的畜牧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由于長期受到傳統封閉化的管理模式的影響,存在著人力成本投入較高、工作重復數據多樣的現象。整個工作系統和服務場景相互脫節,工作人員的管理效率較低,信息數據處理效率較低,無法與互聯網互通,無法實現信息高效共享。

1武漢市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應用現狀

近年,武漢市畜牧獸醫領域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等計算機技術,不斷加強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動物制品銷售人員和消費者在購進動物制品和購買動物制品后,可以利用畜牧獸醫監管平臺的掃描功能,掃描包裝箱上的二維碼,在工作人員的手持設備上,會自動顯示該批動物制品來自于哪個地方,企業能進一步掌握動物制品在屠宰加工過程中的各種現場照片,各種檢測報告,動物制品在生長屠宰加工運輸藥物使用等各個環節的信息十分全面。另外應用該平臺,獸醫能收集養殖戶的養殖問診信息,查閱養殖戶基本養殖情況,做到疾病診斷和技術服務的針對性。武漢市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平臺是湖北省畜牧獸醫局聯合武漢科技有限公司結合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智能識別技術等一系列先進的信息技術開發應用的智能畜牧獸醫云平臺。在該平臺中包含轄區范圍內的動物養殖信息監督檢查內容、產地檢疫、獸藥監督檢查、車輛監管、屠宰監督管理、疫苗、免疫接種、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等各個模塊。動物制品在生產養殖到上市銷售等各個環節都進行了有效的網格化監管,確保市場中的畜禽產品真正做到可追溯。互聯網和畜牧產業有效融合,提升了畜牧獸醫的工作質量,它將動物生產交易、流通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管控,同時還提供了相應的增值服務[1]。

2存在的問題

2.1人力物力持續投入。不管是何種平臺、何種系統,在建設過程中要求各個組織委派專業的工作人員,開展針對性監管,并將各項數據認真細致的填報上報。另外在網格化監管平臺應用前,還需要加強對獸醫人員的技術培訓。但傳統的培訓模式培訓效果差強人意,系統運行的初始階段,基層地區的技術人員很容易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影響系統平穩運行。另外在整個系統投入應用的前期階段,各種基礎數據往往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同時在具體的運行期間,主管部門會向基層的畜牧獸醫部門調閱很多重復性信息,如果沒有進行妥善分類處理,經常會造成大量重復工作出現。2.2數據真實性問題。數據真實性問題是“互聯網+”在應用過程中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需要相關監管人員提高重視程度。互聯網平臺的使用并不能彌補日常監管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互聯網技術的使用只是一種手段,如果只是依靠電腦匯總各種信息,不去實地考察,將會面臨較大的安全隱患。2.3系統自身存在問題。在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工作開展中,各種互聯網平臺主要是由專業的計算機人員依據實際需求開發應用,而這部分工作人員在系統開發過程中對畜牧獸醫領域的專業知識認知不足,再加上供求和需求,雙方沒有進行有效溝通,造成開發的軟件缺乏適應性,不能滿足實際的監管需求。還有一個因素是系統在運行過程中面臨較大的不安全性和不穩定性,普遍表現為系統經常遭受攻擊或個人信息不能有效登陸,檢疫出證、官方獸醫出證只出上聯不出下聯的問題。各種數據填報后,在沒有點擊審核前,仍然能改動。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軟件開發的后續問題重視程度不高。因此需要注重對后續軟件的進一步的拓展和更新,要多聽取使用者的意見,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軟件設計人員,能減少監管人員在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不便。

3應用對策

3.1利用大數據技術加強精細化管理。互聯網各個信息數據是相互連接的,物聯網技術在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中的應用可以做到管理每只動物,精細化動物的飼料用量,營養成分,疾病防疫等,以最少的經濟投入獲得最高的經濟效益。通過利用智能手持終端和集成的射頻技術,掌握每只動物的健康情況,及時發現患病動物,及時淘汰消耗量較大、生產能力不足的動物[2]。在獸醫網格化監管過程中,通過實現精細化管理,一旦出現動物疫情,能做出迅速反應,降低動物疫情出現對養殖環境造成的破壞對養殖場帶來的經濟損失,實現動物養殖動態化、網格化管理,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3.2以云計算平臺為重點開展大數據管理。動物養殖中,通過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獸醫網格化監管中,能提升數據處理效率和處理質量。大數據管理就是以云計算平臺作為基礎,進一步對數據進行深度的挖掘分析,掌握畜牧養殖產業的發展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以肉牛養殖為例,通過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管理,能及時對牛養殖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數據進行針對性的對比分析,發現肉牛養殖、繁殖、飼喂、生產等環節的質量控制,提高綜合養殖效益。云計算大數據平臺是基于全球化的物聯網技術,肉牛養殖場內部網絡和養殖關鍵數據,對肉牛生產生長繁殖等各個生產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提高肉牛產量和品質,降低飼料成本。3.3加強信息追溯,保障食品安全。以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完全可以記錄每個動物生活的各個環節,確保動物從出生到生長到出欄的全過程透明化,推動消費方式從傳統的實體消費向體驗式消費轉變,讓消費者能觀察到每只動物的具體生長情況、生活情況,并利用信息技術追溯每個動物制品的食品安全。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通過將信息技術充分應用其中可以加快構建信息追溯體系,有利于實現對畜禽產品的動態化管理,從源頭上控制畜禽產品質量。消費者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持設備掃描二維碼或耳標,能了解動物從出生到飼養各個環節的養殖現狀,當食品質量安全問題之后,也可以利用追溯機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3]。

4結束語

在今后畜牧養殖產業發展中,需要不斷加強互聯網技術的融合,認真分析互聯網在基層畜牧獸醫網格化監管應用中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實現畜牧業監管的創新發展,提升整個行業的信息化和計算機化程度。

參考文獻

[1]楊秀春.信息技術在畜牧業中的傳播方式及其應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4,35(2):61-62.

[2]俞義.基于射頻識別的畜牧業信息化管理創新[J].科技致富向導,2015(5):181.

[3]張志強.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結構體系創新構建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7,33(8):13.

作者:沈強 代長云 單位:1.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 2.武漢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