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環境問題探索
時間:2022-01-08 11:28:35
導語: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環境問題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奪目的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向好,廣西地區的畜禽養殖業也呈現出規模化、產業化趨勢。畜禽養殖業給農戶和企業主帶來了不菲的經濟效益,但由于本地區的養殖戶普遍缺乏環保意識以及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其普遍采用的粗放養殖方式加劇了對環境的破壞,文章旨在通過分析調研、收集資料所獲得的有關信息,為廣西實現畜禽養殖業廢棄物全面資源化提供有益建議。
關鍵詞:經濟效益;畜禽養殖業;廢棄物;資源化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畜禽養殖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飲食結構得以顯著地改善,肉、蛋、奶在飲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廣西畜禽養殖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在廣西,除了一部分農村散戶養殖的家畜、家禽數量進一步擴大,規模化生產的現代化大型畜禽養殖基地也在大量建成投產。然而現實中畜牧業的發展已經帶來了一系列環境問題,這必然會對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一、我國及廣西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管控現狀
(一)廣西地區畜禽養殖業的基本情況。1.廣西地區畜禽養殖業的規模化程度。從地區畜禽養殖情況來看,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規模化養殖程度總體較高。從我國畜禽養殖的分布形態來看,北京、廣東、山東、浙江、上海、福建、廣西等省區的規模化養殖程度較高,他們的養殖規模化程度約在50%左右。就廣西而言,據有關部門2012年的統計數據,其生豬規模養殖(年出欄肉豬≥50頭)占比約60%,肉雞規模養殖(年出欄肉雞≥2000只)占比約80%,近年來,其肉牛的養殖也逐漸開始興起,但從整體來看,由于存在一些統計標準上的差異,其規模化程度仍不算高。2.廣西地區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分布及配套耕地的擁有情況。根據統計數據得知,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大多集中于水系發達、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其中,約80%的畜禽養殖場簇擁在南寧、柳州、桂林等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周圍,約20%養殖場設立在臨近水源的鄉鎮周邊。我們在廣西南寧、桂林、柳州等地調研過程中發現,廣西大部分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缺乏與之配套的耕地消化其產生的畜禽糞便,這實際上是一種較嚴重的農牧脫節現象,就從生豬來看,類型各異的養殖場標準單位平均擁有的配套耕地少于1畝,其中擁有配套耕地的最低水平少于0.3畝。(二)廣西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的產生情況及污染現狀。我國每年有巨量的畜禽養殖廢棄物產生,而這些廢棄物又以畜禽糞便為最主要成分,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統計,農村面源污染中的35%-40%系畜禽養殖污染構成。2006年,我國的畜禽固體糞污的排放量就已經達到了27億噸,要是加上所需的沖洗用水,實際的糞污產量不低于100億噸。而這其中,COD的總排放量約1.1億噸,氨氮排放量在1200萬噸左右,這樣的污染負荷比當年城市生活污水與工業質水污染負荷的總和還多。在廣西,這些糞污大多摻雜著沖洗水被直排進入到河流中,雖然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有了一定改觀,但就目前嚴峻的排放形勢及過去畜禽養殖業已形成的污染,廣西地區對于畜禽養殖業廢棄物的利用、治理上還存在著很大壓力,其中廣西的博白縣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當地人稱該地因畜禽養殖造成的河流污染,至少需要10年才可以完全治理好。(三)畜禽養殖廢棄物對生態環境的主要危害。未經處理的畜禽糞便隨意排放,這會導致一系列嚴重的生態問題。其一,如此大量的畜禽糞便若得不到及時處理,由于南方的氣溫較高,這些畜禽糞便極易發酵、分解成氨氣、硫化氫、甲烷等易污染空氣的氣體,從而影響人類和動物的身體免疫力,與此同時,畜禽糞便被微生物發酵和氧化后極易形成硝酸、亞硝酸乃至亞硫酸等,這就提高了局部酸雨形成的可能性,此外,畜禽糞便發酵而形成的沼氣若未經合理利用會加劇全球氣溫的升高。其二,含有N、P的糞污進入水體后,會對地表水乃至地下水造成污染,廣西地區有的地區水體富營養化就是這樣形成的,此外,一旦這下糞污侵入地下水,就極易升高地下水硝酸鹽與亞硝酸鹽的濃度,這樣一來,人體患癌的風險大為提高。其三,含有大量鉀鹽、鈉鹽的畜禽糞便若被直接在農田進行處理,其超量鉀和鈉產生的反聚作用在破壞土壤結構的同時,還能造成土壤的N、P污染、微生物污染乃至重金屬污染等。
二、目前廣西地區畜禽養殖業廢棄物處理存在的主要缺陷
(一)畜禽養殖業廢棄物造成的污染未引起公眾的重視。當前,大家普遍忽視了畜禽養殖廢棄物的污染,而將城市與工業污染放在了環境治理的首位。(二)畜禽養殖廢棄物(糞便)資源化率較低。課題成員通過調研發現,廣西區內絕大多數鄉村分散養殖產生的畜禽糞污基本都是自行處理,散養戶大多將這些糞污直接散堆在堂前屋后,這對農村生態環境帶來了不良影響;除此之外,由于高效化肥的推廣使用,養殖業與種植產生了漸行漸遠的態勢,加之可操作性強的農業循環利用技術的長期缺位,由糞污變為肥料等的良性生態循環難以實現。(三)當前我國以規范畜禽養殖業為核心的法律體系尚不完善。廣西地區雖然出臺了對與畜禽污染防治有關的地方性法規、管理辦法等的規定較為簡單粗放,缺乏較強的可操作性,特別是沒有根據土地等的環境因素對畜禽糞便的消化能力而對規模化養殖進行科學規劃。(四)畜禽養殖業有待合理布局。當前廣西地區畜禽養殖場主要分布在住宅周圍、村屯或是飲用水源地的等生態環境較為脆弱的地域,這實際上給水源地乃至周邊地域造成了較大的環境壓力,甚至嚴重破壞農村脆弱的生態環境;此外,部分養殖業主為了控制運輸成本,便將養殖場設在城鎮或是居民區周圍,這也導致了南寧、桂林等城市周邊的規模化養殖場較為集中,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對城市生態環境的破壞。(五)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弱。由于政府層面對相關的循環利用機制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不足,養殖戶乃至企業大多因為資金掣肘而對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采取回避的態度,這也使得既有的技術和政策難以得到有效實施。(六)環境監管的實施不理想。當前我國的法律、法規及政策對于這一領域的規定不夠完善,這使得我國的現行污染現狀難以得到有效治理,并且從環保等部門得知,他們在執法過程中由于無法可依、部門職能不明確、基層執法人員配備不足等原因,難以對畜禽污染做到嚴格防治。
三、解決廣西地區畜禽養殖業廢棄物造成的環境問題的建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畜禽養殖業形成的污染既是一個現實問題也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其防治的難度較大,與之相關的各方既要立足眼前利益也要維護長遠利益,采用綜合配套手段,方可打贏這場攻堅戰、持久戰。(一)合力建立專業服務平臺。當前,廣西地區內專業性強、對于畜禽糞便利用效率高的有機肥生產企業尚屬少見。由于畜禽糞便,尤其是豬糞處理成本高昂,而政府對畜禽糞便的資源化扶持力度不大,加之有機肥的肥效也不如化肥,因此畜禽糞便資源化幾乎不受企業主、散養戶、乃至種植戶的待見。正因為這樣,我們應當由政府主導,集合社會各方的力量,吸引社會化專業服務組織參與進來,從技術、資金、營銷等各方面支持畜禽廢棄物的區域化消化利用。具體來看,政府可以通過出臺扶持政策,號召業主與專業組織與業主在畜禽養殖較為集中的地域采用“共建、共享、共管”方式,統一收集畜禽糞便,集中處理,生產有機肥料。與此同時,政府可通過補貼政策吸引種植戶增加有機肥的使用量,如此一來既可解決畜禽糞便的污染問題,在減少對化肥的依賴的同時實現土地增肥。(二)完善地方性配套法規。畜禽養殖廢棄物的治理實際上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有法可依,制定具有可操作性、針對性的《廣西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系依法治理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們建議將畜禽污染治理列入自治區人大的立法項目,從而為畜禽養殖污染的防治提供法律依據,為廣西的美麗鄉村建設助力。(三)合理規劃畜禽養殖區域布局首先根據廣西本地域的主體功能規劃,完善畜禽養殖的布局。規劃,依照各市、縣(區)實際,劃定宜養區、限養區與禁養區。積極疏導,保證足量的配套耕地。在對禁養區進行劃定時,應規劃好相關畜禽養殖用地,保證畜禽養殖產業的發展用地。(四)加強財政、技術、政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提供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的客觀條件。雖說畜禽養殖對于養殖戶來說是能夠帶來切實收益的重要產業,但畜禽養殖這一產業利潤薄、經營風險高、污染治理成本投入大,由于廣大農戶和企業主自身的資金、技術等的局限,要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全面資源化這一目標,政府的助力必不可少。因此我們建議政府設立專項財政資金,建立專業的資源化技術信息交流引進平臺,從而加大對著力轉型養殖戶的扶持力度,鼓勵廣大養殖戶走向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五)強化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管控。由于規模化畜禽養殖場污染強度大、分布相對集中,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的管控,督促養殖場建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與污染治理設施,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檢查保障這些設施的有效運行。對于污染嚴重,又不具有糞污處理能力或條件的養殖場堅決取締。(六)強化環保宣傳工作,著力業主環保意識的提高。由于養殖戶特別是散、小養殖戶環保意識的淡薄,導致了畜禽養殖污染的加劇。通過環保宣傳,教授一些基本的控污方法給養殖戶,從而增強養殖者自身的環保意識,這對畜禽養殖污染的控制,尤其是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尹建文、高其雙、郭俊武,等.淺談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四原則及對米錢治理措施的評估.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3(6).
[2]姚麗華.我國畜禽養殖污染現狀分析及污染防治法律問題研究.科技資訊.2015(13).
[3]李文香、歐陽平、羅付香,等.中國畜禽糞污處理利用現狀及對策探討.中國農學通報.2017,33(23).
[4]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GB18596-2001.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作者:朱宏杰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法學院
- 上一篇:動物疾病與畜牧養殖分析
- 下一篇:農業科技創新工作對策
精品范文
10畜禽養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