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光材料質量分析論文
時間:2022-07-24 05:08:00
導語:燈光材料質量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燈光材質是效果圖制作當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質感通過照明得以體現,燈光需要材質反映出其作用,在調整燈光的同時要注意不斷調整材質的顏色,使二相互協調。好的燈光材質效果可以使一幅效果圖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表現建筑空間效果的同時滲透出藝術的吸引力。
關鍵詞:光、材質
今天,高新科技正從各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借助先進的科技,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不斷推出,開辟了許多前所末有的新領域,在這樣的氛圍中,三維藝術應運而生,它是藝術與技術的完美結合,隨著三維技術的日新月異,它已成為一種前沿的藝術表達形式。在三維世界中,造型是基礎,而材質及環境的烘托是表現作品思想的重要手段,材質與環境的表現全靠色彩及光影的交叉作用。
燈光材質是效果圖制作當中的最富有魅力的部分,好的燈光材質效果可以使一幅效圖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在表現建筑空間效果的同時滲透出藝術的吸引力。
一、光
燈光是一個較靈活及富有趣味的設計元素,它是氣氛的催化劑,是一室的焦點及主題所在,也能加強現有裝修的層次感。效果圖制作中光線的應用模擬了攝影中光線的設置,由于效果圖創建的是一個三維的空間,如果要合理表現這個空間的結構,透視關系就需要合理分布光線.。在現實生活中,光的分布是相當復雜的。大自然中的很多光感現象與人類肉眼所看到的有一定差別,譬如,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們用肉眼看到海水的顏色是藍色,當捧起時,它的顏色發生了變化,變成清澈、透明的。在效果圖制作中,光照的角度反映出透視角度,相機的透視角度需要配合不同的燈光。現實燈光與MAX里的燈光有很大的差別。現實燈光的具有衰減性、漫反射性、染色性,在MAX里需要用衰減功能、燈光陣、有色燈光進行模擬,例如,要模擬彩燈或日出時的陽光,就要調整燈光的顏色。另外,燈光配合環境特效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例如,配合環境中的體積光可以模擬舞臺追光燈的效果,而泛光燈配合特效中的發光效果(Glow)可以模擬普照大地的太陽,配合環境霧效,甚至還可以制作出燈光穿過大霧的投影特效。
我們在布光時還應考慮如下幾個問題:
1.考慮場景中的環境是什么類型的。現在是一天中的什么時間;天是晴空萬里還是陰云密布;還有,在環境中有多少光反射到四周。需要考慮光線來自哪里,光線的質量如何。如果有幾個光源,要弄清除哪一個是主光源?確定是否使用彩色光線也是重要的。幾乎所有的光源都有一個彩色的色彩,而不是純白色。
2.燈光宜精不宜多。過多的燈光使工作過程變得雜亂無章,難以處理,顯示與渲染速度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只有必要的燈光才能保留。另外要注意燈光投影與陰影貼圖及材質貼圖的用處,能用貼圖替代燈光的地方最好用貼圖去做。例如要表現晚上從室外觀看到的窗戶內燈火通明的效果,用自發光貼圖去做會方便得多,效果也很好,而不要用燈光去模擬。切忌隨手布光,否則成功率將非常低。對于可有可無的燈光,要堅決不予保留。
3.燈光要體現場景的明暗分布,要有層次性,切不可把所有燈光一概處理。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種類的燈光,如選用聚光燈還是泛光燈;根據需要決定燈光是否投影,以及陰影的濃度;根據需要決定燈光的亮度與對比度。如果要達到更真實的效果,一定要在燈光衰減方面下一番功夫。
4.在燈光中表達出一種基調,對于整個圖像的外觀是至關重要的。燈光有助于表達一種情感,或引導觀眾的眼睛到特定的位置。可以為場景提供更大的深度,展現豐富的層次。所以對于燈光效果的形成,應該先調角度定下主格調,再調節燈光的衰減等特性來增強現實感。最后再調整燈光的顏色做細致修改。如果要真實地模擬自然光的效果,還必須對自然光源有足夠深刻的理解。多看些攝影用光的書,多做試驗會很有幫助的。不同場合下的布光用燈也是不一樣的。在室內效果圖的制作中,為了表現出一種金碧輝煌的效果,往往會把一些主燈光的顏色設置為淡淡的橘黃色,可以達到材質不容易做到的效果。總之,只要多實踐、敢于實踐,掌握用光的精髓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二、材質
材質是什么?簡單的說就是物體看起來是什么質地。材質可以看成是材料和質感的結合,是對真實材料視覺效果的模擬。在渲染程序中,它是表面各可視屬性的結合,這些可視屬性是指表面的色彩、紋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發光度等。正是有了這些屬性,才能讓我們識別三維中的模型是什么做成的,也正是有了這些屬性,我們計算機三維的虛擬世界才會和真實世界一樣繽紛多彩。場景不同,環境不同,視角不同,燈光不同,材質的表現形式也不盡相同。
物體的質感不同源于不同的組成材料,觀察和親身體驗是做好材質的第一步,用眼可以觀察色和光線,用手感受物體的粗糙程度和紋理的變化。物體的質感是千差萬別的,同樣是金屬制品,有的光潔如新,有的卻銹跡斑斑,同樣是玻璃制品,有的晶瑩剔透,有的卻色彩斑斕,自身紋理豐富而且反射的環境圖案隨著造型而扭曲變形,不同造型的玻璃制品折射程度也不同。
材質制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范疇,它包含很多需要理解和鉆研的東西,不像建模,可以純粹靠耐心和毅力來完成,再精細的模型如果缺乏了精彩的表面質感,也會顯得空泛而經不起久久揣摩,相反材質是一種表面質感的魔術,我們不光可以用精彩的材質來彌補模型精度的不足,甚至可以用材質來代替建模。比如,要把人物調進3dsmax場景中,就可以用diffuse漫反射和opacity不透明度貼圖來實現。
一個模型物體可以有一種材質,也可以為它指定多種材質疊加的效果。當然,一個場景也就可以包含更多種的材質,這在3dsmax中是沒有限制的,現在電影和動畫中的無數特技效果已經向我們證明,理論上我們是可模擬出任何真實效果的,甚至創造出一個并不存在卻是真實的虛擬世界,只要想像力豐富。
材質的編輯像是一道智力題。首先我們要做一個生活的留心者,認真地觀察生活中任何一個細節,在制作材質的過程中,將觀察到的細節利用起來,通過材質編輯實現需要的效果。這個實現過程是充滿趣味同時又讓人興奮的,它看來復雜,實際上又有規律可循的。
三、燈光與材質要同時調整,相互協調
建筑效果圖制作其實就是使用虛擬場景來再現真實世界的一個過程。在建筑效果圖中,材質與燈光是密不可分的。單一材質在不同光照條件可以呈現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對于一種材質,設計師要在虛擬場景真實再現現實,不但要了解它的物質屬性還要了解它的受光特性,熟悉不同光照環境中材質的變化。例如,設計師制作一棟建筑的玻璃材質時,就要想到使用怎樣的紋理、反光和凹凸值等,這樣才會在燈光的照明下,顯得更加真實,同樣,創建照明系統的時候也要考慮什么樣的光照強度、角度、色彩和光照范圍才能更好地表現材質及物理特性。
材質與光線的強度、光線衰減、光線的顏色都有很大的關系。光線照射到物體上的時候,物體會吸收一些光色,同時也會漫反射一些光色,這些漫反射出來的光色到達我們的的眼睛之后,就決定物體看起來是什么顏色,這種顏色在繪畫中稱為“固有色”,也稱為過渡色,這些顏色處于光線和材質表面不垂直的區域。光線照射不到的地方就是材質表面的陰影色,在光線和材質表面垂直的區域形成高光。過渡色和陰影色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材質表面自身紋理色彩,過渡色是區分材質表面紋理色彩的主要依據。被漫反射出來的光色除了會影響我們的視覺之外,還會影響它周圍的物體,這就是光能傳遞。不同的材質,在相同強度光線照射下,所表現的光感是不大相同的,當材質受不同顏色的光線照射時,其表面顏色也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自然界的大多數物體通常會遮擋光線,當光線可以自由的穿過物體時,這個物體肯定就是透明的。這里所指的“穿過”,不單指光源的光線穿過透明物體,還指透明物體背后的物體反射出來的光線也要再次穿過透明物體,這樣使我們可以看見透明物體背后的東西。由于透明物體的密度不同,光線射入后會發生偏轉現象,這就是折射。比如插進水里的筷子,看起來就是彎的。不同的透明物質其折射率也不一樣,即使同一種透明的物質,溫度的不同也會影響其折射率,比如當我們穿過火焰上方的熱空氣觀察對面的景象,會發現有明顯的扭曲現象。這就是因為溫度改變了空氣的密度,不同的密度產生了不同的折射率。正確的使用折射率是真實再現透明物體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在編輯材質時忽略了光的作用,是很難調出有真實感的材質的。因此,在材質編輯器中調節各種屬性時,必須考慮到場景中的光源,并參考基礎光學現象,最終以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為目的,而不是孤立地調節它們。
光與陰影在建筑效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質感通過照明得以體現,建筑物的外形和層次需要陰影來烘托。建筑效果的真實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細節的刻畫,細節的刻畫則需要通過燈光與陰影的關系來調整,建筑物的效果不僅僅取決于燈光,還需要材質來反映出燈光的作用。在調整燈光的同時要注意不斷調整材質的顏色,使二相互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