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途徑

時間:2022-03-15 08:29:25

導語:新時代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時代科技期刊高質量發展途徑

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展示、交流和檢驗發布的載體,是展現國家科技實力的重要平臺,促進科技事業的發展,科技期刊在開展學術交流、培育創新思維、提升大眾科學素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英國知名歷史學家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在其新作《吃:食物如何改變我們人類和全球歷史》中說,就整體而言,中國的確是有史以來世上技術發明最多的國家[1]。說明,中國是一個科技成果較多的國家,而我國在過去100年中有80%的科技成果發表在期刊上[2],說明科技期刊推廣我國技術的作用毋庸置疑,承載著科技強國的重要責任。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重要特征和重大主題,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既體現在內容建設、出版質量和出版結構上,也體現在發展方式和發展方向上[3-5]。科技期刊部門應該科學理性與作者合作以提高期刊影響力,構建開放創新、協同融合、世界一流的期刊體系為目標。激發科學新價值,進而促進科技強國。

1科技期刊質量是立身之本

科技期刊是學術交流的載體,是知識匯總的接力棒,編輯應該鑄就科學的發展之光,傳播新知識,總結科學技術,創新科技成果。因此,科技期刊高質量的內容是其生存之本,內容的由來和傳播是期刊創造未來和破冰的把手。

1.1做到內容是王道,樹立期刊的明確旗幟

科技期刊雖然不如大眾媒體那樣緊追時代潮流,但也可以緊扣時代,以科學角度詮釋社會熱點、國家戰略和突發事件,這就需要刊載內容符合時代需求。首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稿源是期刊的生命線,每篇文章都有成為閃光點的機會,期刊應著力進行內容建設,核心立意明確,打造精品原創內容,提升內容品質。因此編輯需要穿針引線,將每篇文章的文字有機優化連接,每期的文章有機串聯,轉變發展理念,精鉆細研每個知識點,排除空洞內容,突出內容閃光點。其次編輯需要走出去,學習兄弟刊物的良好經驗,同時宣傳盡心制作的精致刊,宣傳優質內容,傳播高質量觀點??萍计诳娂娮呱狭诵旅襟w之路,如在微信、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和視頻直播等平臺上建立了賬號[6],將精品內容快速擴展出去,擴大了閱讀量,提高了傳播力、影響力。再次編輯要有“火眼金睛”,善于挖掘優秀作者與優秀文章,將高質量內容的文章牢牢把握在自己的刊物上。編輯需掌握敏感的時局動態,將優質稿件約到自己的刊物上。

1.2培養良好作者群體,走自己期刊的發展之路

一本優秀的期刊一定有優秀的作者群體,與作者群體聯系應收縮有度,挖掘優秀文章,及時刊登在期刊上,編輯可將自己定位于“學術星探”,像星探一樣去挖掘前沿的選題和有潛質的作者。而作者也可以因期刊專家、編輯的修改不斷進步,是作者和專家及編輯部不斷磨合的過程。作者、專家及編輯部像是三人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眾人拾柴火焰高,作者力量聚攏在科技期刊上,加強集約化、集群化,找到期刊的發展之路。充分挖掘作者個體能力,增強科技期刊的基礎力量。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者是個龐大的主體能將期刊這個大船浮起,也能顛覆期刊形象。提升科技期刊與優質作者群體間的黏合度,促進高質量作者梯隊建設,切實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與服務能力[7]。編輯部可以通過定期組織會議、建立溝通群集思廣益,加強線上線下互動,鑄就作者的集體意識,傳播期刊的正能量,提升期刊形象。如江蘇省期刊協會每年會組織幾次大型會議,在會議上宣傳江蘇省內期刊,讓更多學者、研究者了解其期刊,以擴大影響力,為吸引優質稿件做鋪墊。

1.3擴展編輯知識面,將期刊個性化與多樣化相結合

通常說編輯是雜家,但實現高質量期刊離不開扎實的基本功,做一個有專長,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隊伍中有“工匠精神”的一員。編輯可以參加“全國出版社青年編輯大賽”“全國出版編校網絡大賽”提高專業能力,學習專業知識,有攀爬愿望、進取精神、社會觀察能力等等。編輯作為論文的二傳手,有助力激發知識傳播的使命,采取自學(如翻閱其他同類期刊、公眾號“期刊強國”)、網絡學習(如學習“喜馬拉雅”“全球學術快報”“嗶哩嗶哩”等App)、濃縮學習(聽讀如“五分鐘快讀”)、相互交流(如“編輯之家”網站、自然類期刊編輯學習的優質公眾號“植物微生物最前線”)等等多元化、立體化方式,將碎片知識長期積累為知識體系,提高知識傳播的能力。現在是融媒體時代,編輯也應轉變傳統的經營方式,向數字化期刊轉變,對文章反復打磨,做精、做細、做專知識方法體系,尋找經營的突破口。

1.4組織專家審閱稿件,讓科技期刊準確性有落腳點

同行評議是維護科技期刊質量的重要保障[8]。加強專家隊伍建設是同行評議重要方法之一。廣大作者的科研成果得以及時發表,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于專家們的把關。專家尋求有諸多途徑,突破地域限制如可以是編委、學校專家,也可以通過編輯平時閱讀期刊發現的優秀作者。編輯部的編輯是雜家,知識面廣,但對于論文深度存在把握不準現象,這需要行業專家的支持,把握論文的正確性、合理性、新穎性。專家審稿也是同行業交流的機會,作者與編輯在探討交流過程中學到新知識、新體系,有助于文章的精耕細作,挖掘文章的閃光點。同時,讓專家有主人意識,對于期刊的宣傳和動態發展均有益處。專家在編輯部是一個支點作用,可以是作者、讀者的身份,但做著編者的工作,專家創造性的勞動,給編輯部錦上添花,必要的時候還能雪中送炭,專家稿是提高整個編輯部影響力的途徑之一。

1.5注重學術誠信,促進期刊業健康發展

在科技期刊的學術誠信涉及到一稿多投、抄襲等問題,現如今發達的信息時代及學術不端檢測系統的完善,極少有作者一文多刊,但一稿多投確有存在,這涉及到編輯部審稿時間和作者爭取優質期刊刊登的問題。有關部門應該在政策和法律層面起草相關的監督機制、披露機制以提高編輯部有效工作量,減少作者投稿時間間隔,爭取讓優質稿件早日見刊??萍计诳岣邔徃遒|量,縮短審稿周期,服務于作者,短時間內排除無用的稿件,與作者找到平衡點。每個科技期刊編輯部可以讓作者切實的感受到公平的競爭模式和貴賓式的服務模式,是期刊健康發展的基石。

1.6抓住數字時代,為期刊發展插上翅膀

時代已趨向數字化發展,科技期刊也順勢發展,多數期刊提供了在線閱讀、甚至VR產品等,并依靠第三方的技術支持,為科技期刊數字化提高了平臺,如中國知網、瑪格泰克、萬方、維普、仁和等公司為期刊行業提供了采編系統、優先數字化出版、XML在線排版等先進的數字化技術以及廣告推廣、新媒體宣傳、微店等運營銷售服務[9-10]。這些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擴寬發布渠道,增強受眾間、傳播者和受眾間的交流,節省了編輯的時間,為讀者提供了便利,為科技期刊增加了色彩,促進期刊質量健康發展。

2科技期刊應秉持合作共贏

中國有萬本期刊,科技期刊是半壁江山,其作用不容小覷??萍计诳仟毺氐闹R領域,對于部分人來說是相當乏味的,受眾相對單一,這就要求期刊互相合作,齊手并進。

2.1期刊與作者合作理念

期刊需要與作者建立互相信任的感情,互相溝通的橋梁,建立大的戰略意識,期刊隨著作者的進步而發展,作者因期刊的影響力而成就自我的一個過程。培養齊心合力、眾志成城的辦刊理念,這種理念注重合作共贏,并貫穿于每一個環節,是相互成就的過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科學界的學術觀點和學術信息繁雜,編輯需要從龐大的學術圈中準確嚴謹的提煉出具有影響力的文章,反復細致推敲其科研觀點,這需要作者嚴謹的配合態度。隨著作者學術成就的提高,仍愿意選擇最初學術成長過程中的科技期刊,是良性合作理念的成果。

2.2期刊與讀者互動機制

隨著當今網絡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帶來全新的文化景觀。數字時代的到來改變了學術生產、獲得、共享的方式和規模,大大提高了學術研究的效率[11]。科研工作者在新媒體凸顯的大環境中,并未摒棄閱讀科技期刊的興趣。相反,時代的進步讓大眾更加方便的接觸、了解科技期刊。因此,學術出版機構面對數字時代沖擊,加強合作意愿,期刊了解讀者受眾,把握讀者方向和需求意識。如通過“中國知網”這種大的數字化平臺實現資源共享,讓讀者受眾便捷快速地了解時代熱點問題和科研發展的風向標。期刊也不能坐井觀天,應該主動出擊,如《中國科技期刊研究》在期公眾號會推出每一期的推薦文章供讀者著重閱讀,增加了讀著閱讀優質文章的幾率。

2.3期刊間攜手并進模式

我國提出“到2035年,我國科技期刊綜合實力躍居世界第一方陣”。期刊閉門造車是不行的,必須堅持開放,與世界一流期刊看齊,學習國外一流期刊的經驗和經營方式,與國內兄弟期刊互動,取之長補己短。近些年,我國科技期刊水平節節攀高,多種期刊已進入Q1行列,部分突出期刊甚至已經進入相關學科TOP3[12]??萍计诳降难杆侔l展不僅可以支撐相關學科的進步,并支撐我國在科技期刊領域話語權[13]。期刊間的交流往往存在著部分保留,但是智能互聯網時代,通過AI、AR、VR、MR等手段,信息爆發式增長,相互交流回應當下新需求、大力推動新的傳播工具、注重人才培養,定期開展交流會,緊跟時代潮流,促進行業發展,共同探討戰略布局和關鍵步驟,做好共謀發展的大蛋糕。

3科技期刊要有抵抗外力的韌性

科技期刊的內容是嚴肅的,有科學指揮棒的作用,對科研工作者負責,要有正確的輿論導向性,堅韌的科研精神。科技期刊外部環境惡劣的條件下,應遵守道德規范,堅決維護科研權威。

3.1辦刊人有社會導向

期刊由借船出海轉變至“造船出海”這個過程需要有正確的指揮棒,編輯、印刷和發行環節凝結一心創成果。著力解決信息不對稱局面,扭轉需求與修正錯位的問題,杜絕需求與產出失衡的現象。當下,人們處在5G時代,信息爆炸式流通,指揮棒的作用更加突出,正確的輿論政治導向,能推動行業發展進步。短視頻、App、交互媒體等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催進了行業標準制定緊迫度[14]。辦刊人要有責任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有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把握正確的信息流動,既能做到信息流通,又能做到正確使用信息。輸出產業的知識成果時,既要做到精準快速,又要做到多渠道傳播。

3.2經營者有管理意識,作為期刊的生存之本

新時代的科技期刊出版一般專業性強、要求高,品種多、印數少,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低[15],期刊要發展,必須要有經濟來源作為立身之本,要有促進期刊進一步發展的經營者,走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期刊發展之路,期刊編輯部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突破不完全質量體系,實現全面質量管理[16],質量管理需要自創價值或者投資的支持,自然而然有了廣告的產生,廣告存在不僅是為廣告人產生效益,也為編輯部發展奠定了基礎。廣告收益需好刀用到刀刃上,經營者的管理模式是找刀刃的過程。經營者管理除了優質的管理措施,還要有敏感的時代信息感。2020年的疫情給國內外諸行業危機意識,期刊的管理者也應抓住這個把手,面對任何機遇和挑戰時,尋方法、找辦法開拓出新的領域,助推科技期刊的進一步發展。如《科技與出版》的“出版戰‘疫’專題”、《編輯之友》的“專題—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傳媒新景觀:直播帶貨異軍突起,傳媒產業更新演進”。

3.3編輯人員有正確的理論思維

在編輯部從作者、讀者、編者、專家四個角度看,編者是貫穿其中的一根線。新時代,學術出版人肩負著文化創新、文明傳承的重要使命,編輯部減小內耗,辨證進步,螺旋式發展是眾編輯考慮的核心。新時代媒體快速發展,導致部分年輕編輯浮躁,缺乏定力,拋棄了工匠精神,而開展編輯技能學習是恢復工匠精神、落實編輯精益求精的捷徑。同時,新媒體時代要求編輯擁有更多的技能,如平面設計、通信技術、Flash動漫設計、網頁設計、數字排版、網絡技術以及出版發行等,編輯應及時學習并運用新知識、新方法,避免被時代淘汰。編輯立足編輯部正確看待與作者的關系,提高期刊競爭力,學習新理念、新征程。實現與作者的良好互動,把握讀者需求,形成與讀者的良性互動。

4結語

政策的引導、市場需求、綠色發展、作者讀者經營者支持是期刊良性運轉的驅動力。期刊有品牌的營銷,突出特色欄目,對內讓期刊走出去,對外吸收先進經驗,這個過程需要編輯從專業角度整體把握??萍计诳蛉澜鐐鞑ブ袊曇?,是中國文化的旗幟,科技期刊的未來仍是知識創新的展示平臺,是中國故事中敘述時代進步、硬核力量的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