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時間:2022-06-17 08:21:04
導語:廣告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數字媒體時代的到來,廣告供給已經形成一種受眾導向性趨勢,具有互動性、品牌信息的整合性、信息服務的鏈接性以及信息管理的即時性等特征。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的特點也影響著高校廣告設計教學的改革與發展,并且將以往廣告設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直接暴露出來。在高校廣告設計教學中,只有實現廣告設計教學的系統性構建;將新的媒介技術、技巧融入課程講授,如H5互動式廣告設計方法的學習;調整廣告設計課程設置,開拓不同的實踐渠道,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實踐機會,才能全面推動廣告設計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受眾導向;互動式廣告
在數字媒體時代,廣告市場已經形成一種以受眾為導向性的趨勢,受眾會根據不同層級的需求主動搜索廣告信息,廣告商通過將信息整合,為受眾提供信息服務的鏈接性和信息管理的即時性,有效地擴大了廣告宣傳的效應,而新的廣告制作方式在互聯網平臺的推動下應運而生。H5互動式廣告為受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感受和互動式體驗,受眾既是廣告信息的接收者又是傳播者,“廣告+社交”成為互動式廣告新的傳播模式。文章針對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的特點展開分析,進而探索數字媒體時代高校廣告設計教學的改革發展策略。
一、數字媒體時代的廣告特點
1.受眾導向下的互動性。隨著數字媒體時代的到來,廣告設計進入受眾導向模式,即受眾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主動搜索信息。傳統意義上的受眾變成了廣告信息的搜尋者、品牌信息的搜索者、需求信息的者。在受眾導向下,廣告已經不再是單向的傳播,而是一個“雙向的、互動的、參與式的、數據庫導向的”溝通行為。在數字媒體時代,這更像是一項有針對性的服務。如我們經常逛的網店,當我們在其中頻繁搜索一樣物品時,就會出現相應的推送。我們可以關注自己內心有所期待的品牌,也可以便捷地獲取相似品牌信息作為對比,這種品牌與受眾之間雙向互動式的廣告設計已成為數字媒體時代廣告推送的新方式。2.品牌信息的整合性。品牌信息的整合性是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的特點之一。以往的廣告常以一種“偷襲”式的姿態出現在受眾面前,如,人們在打開網頁時會有廣告畫面突然彈出。這種廣告推送模式雖然可以快速吸引受眾的眼球,達到廣告宣傳的目的,但是缺乏有效的針對性。前文中曾提到,廣告的一大特點是受眾導向下的互動性,這種互動是開放的、多元的。在數字媒體時代,人們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主動搜索信息,這種行為往往呈現“碎片式”的特點。如,對于同一件商品,受眾A關注的是產品設計,受眾B關注的是產品性能,受眾C關注的是價格因素,如果要同時滿足三位受眾的需求,廣告設計者需要將這些因素進行整合并全面呈現出來。3.信息服務的鏈接性。信息服務的鏈接性是廣告供給者需要關注的問題。如果說傳統廣告持續性較短,那么數字媒體廣告則是通過人們的主動搜索獲取信息,無論人們通過什么樣的媒介平臺搜索信息,都需要提供相應的鏈接以展示搜索者所需要的廣告內容。信息服務的鏈接性是與廣告相一致的配套內容,這些都是當前廣告設計教學發展的必要因素。4.信息管理的即時性。信息管理的即時性,也是數字媒體時代下廣告設計需要關注的重要因素。新媒體時代對于廣告的獲取是由受眾掌握的,廣告不再是一種靜態的信息內容,而是受眾在一個動態的搜索過程中獲得的,不同個體獲取的信息要求也不同。這就要求廣告商在對產品信息進行整理的同時,還要能夠即時廣告信息,從而全面提供廣告服務。
二、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的挑戰分析
1.“產”與“學”的不和諧性。在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產與學的不和諧之處。當前,部分高校開設的廣告學專業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其他專業,這導致了廣告學專業的側重點各有不同。如:工商管理專業下的廣告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廣告營銷理念和市場意識;藝術類專業下的廣告學,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廣告設計能力;新聞傳播類院系下的廣告學,側重于在宏觀基礎上廣告設計戰略的討論與思考;等等。這些內容看似豐富且合情合理,但廣告學始終依附于其他學科,廣告本身的意義未能充分展示出來。廣告是營銷和傳播的結合,應在營銷的背景下討論傳播,彰顯廣告拉動內銷、塑造品牌的內在價值。數字媒體時代下高校培養的廣告人才,應符合時展的需求。然而,部分學生經過四年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2.學校未給學生留有足夠的實踐機會。近年來,部分高校廣告教學的課程設計以及課程發展都未能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網絡信息環境下,數字媒體廣告模式得到了充分發展,市場對于廣告人才的需求進一步提高。因此,對于廣告設計專業的學生來說,知識的更新和實踐操作能力尤為重要。目前,我國部分高校開設的廣告課程設置不合理,理論課程設置較多,實踐操作課程教學時間偏少,真正的實踐時間僅安排在最后的一個或半個學期,學生整體的實踐能力較低。3.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現狀。在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是營銷與傳播的結合,也是藝術設計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換言之,學生如果僅僅掌握廣告設計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操作和靈活運用的能力,如廣告設計技巧、電腦軟件操作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其設計的廣告作品會顯得比較空洞,難以讓受眾產生內心的共鳴。目前,部分高校的廣告設計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這導致一些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不足。4.廣告學習難以向數字化延展。討論廣告設計藝術化與技術化的關聯性,需要關注廣告設計藝術性與技術性的結合。廣告設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有人文藝術素養,還要能順應時代變化和市場發展的需求,學會將傳統廣告設計方法與新技術表現結合。廣告設計課程的教學不能局限于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新的媒介技術、技巧融入課程教授,將藝術與技術有效結合,并向數字化設計方法延展。
三、數字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的路徑探討
1.廣告教學系統性的新構建。要想在數字媒體時代實現廣告設計教學的發展,各高校需要進行課程的系統性再構建,全面推動新時期教學工作的開展。前文已述,我國高校當前的廣告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等問題。因此,在課程設置中,廣告教學需要達成系統性的構建,并在這個系統下合理規劃課程教學時間。教師要把握整個教學中實踐與理論知識的比例,進一步梳理與設定廣告設計課程,把握核心課程與輔助課程的主次關系,根據實際情況更新廣告教學體系。在核心科目設定好后,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進度設定相應的輔助課程,對于一些不重要的輔助課程,可以通過選修課的形式設定,重點增加課程實踐時間,全面推動教學工作的發展,為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提供機會,幫助學生掌握學科重點,避免因專業設計技能學習的不足而帶來的困擾。同時,數字媒體時代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要求更高,教師除了要具備扎實的理論教學知識外,還需要具有實際指導能力和設計能力,可以在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指導學生。2.課程教學內容融入新媒體技術。隨著移動終端、互聯網的發展,微信等即時通信設備和社交應用的普及,人們觀看廣告的行為習慣和媒介使用習慣隨之改變,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強,“廣告+社交”成為互動式廣告新的傳播模式。H5互動式廣告的受眾不再被動地接受廣告信息,而可以主動地選擇信息并與之產生互動,用戶之間的轉發形成了多對多的傳播方式。互動式廣告不僅能傳達產品信息,而且可以增加用戶黏度,為受眾帶來樂趣和滿足感,這種新的交互式體驗方式將成為未來廣告發展的新趨勢。因此,教師有必要在課程教學中增加手機界面設計和交互設計課程的知識點,將新媒體設計技巧與技術手段融入廣告設計實踐,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設計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廣告設計課程的教學質量。3.為學生創設實踐機會。為學生創設實踐機會,既可以改善以往教學模式下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又可以順應瞬息萬變的網絡時代的發展要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利用圖形設計、版式設計等案例或項目使學生進行簡單的練習。在課堂之外,教師需要不斷地進行資源拓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渠道:安排學生到報社、電臺等實習。實際上,電視臺、報社、網絡公司(站)、廣告公司、印刷廠、生產企業、銷售店面等,都可以成為學生廣告設計實踐的場所。學??梢耘c企業達成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專業院系可以為學生建立校園實訓工作室,為學生提供場地搭建廣告工作室。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參加廣告設計大賽,這類比賽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拓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設計能力和專業素養,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將理論知識轉變為實踐知識。學??梢匝垙V告行業的一線工作人員進入校園分享經驗,全面拓展學生的廣告設計思路,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
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了整個社會信息獲取與更新方式的轉變。因此,廣告設計專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需要順應時展的需求。廣告設計專業教師需要結合數字媒體時代的特點,全面更新教學模式,建立更完善的教學體系。
參考文獻:
[1]王芳.高職《廣告設計》課程改革與實踐綜述.品牌(理論月刊),2011(Z1).
[2]于洋,楊海鵬,管志翰.高職院校廣告設計教育現狀的思考.都市家教(上半月),2011(3).
[3]黃露,湯曉山.應用型廣告設計人才的培養模式.新聞愛好者,2010(2).
[4]于雪,劉爽.新媒體環境下的廣告設計教學改革與創新研究.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5).
[5]王作其.新媒體時代廣告設計教學改革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13(24).
作者:李慶 單位:文華學院
- 上一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
- 下一篇:兒童功能性服裝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