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工業設計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4 03:57:00

導語:家電工業設計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電工業設計管理論文

當初三星追趕索尼時用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工業設計。在核心技術上相對缺失的中國家電企業在工業設計上發力,不失為明智之舉。但就在海爾、海信、長虹、康佳、創維等家電企業紛紛重視工業設計時,突然發現諸如祥云、盛唐紋等中國文化元素早就被國外企業搶了先。此外,中國工業設計大都是從學校走向企業的,企業自身的工業設計能力還很薄弱。中國家電企業在重視工業設計之時,在設計理念上怎么與中國文化元素結合,并在工業設計的商業模式上有一個很好的選擇,則是當前面臨的主要課題。

工業設計成家電業新贏利點

當初三星追趕索尼時打的就是工業設計牌。早在1996年的時候,三星與索尼還有很大的差距,而當時三星董事長李健熙就確立了“設計革命年”的目標,隨后只用短短的兩年,三星就從一個以工程技術為核心的二流消費電子制造商逐步轉變成一個崇尚設計風格的企業。

“設計”也被三星定義為核心戰略,為此三星集團內部進行了改革,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創建了多個設計工作室,并在總部建立了內部設計學院,以便設計師學習一流的設計理念,拓展視野,讓三星產品在全球市場迅速走俏。

與此同時,索尼則沒有全面認識到設計的作用,時至今日,索尼逐漸喪失了設計的優勢。應該說三星從一個二線廠商迅速成長為全球著名消費電子廠商,其在工業設計方面取得的成績功不可沒。

國內不少家電企業在看到三星的成功后,似乎也看到了自己的明天。同時,就彩電產業來說已步入平板時代,而國內彩電企業在CRT時代累積的話語權越來越弱,上游技術、價格定位、市場營銷等方面處處受制于人。

在這種背景下,長虹、海信等企業將目光鎖定在原先并不看好的工業設計上,而且投入的力度和規模較之以前也大幅提升。

11月1日,國內外工業設計界的大師,同濟大學、浙江大學及清華美術學院等數十所院校的設計專家云集四川綿陽長虹總部,共同出席了長虹首屆創新設計節暨2007“長虹杯”全國大學生感觀創意設計大賽終評頒獎典禮。

青島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菅懷剛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為提升海信在平板電視市場的競爭力,海信專門設立DQE(設計驗證)開發部,專門針對工業設計展開研究。

據了解,隨著長虹、海信、康佳等一大批內地彩電企業重視工業設計,一年來內地彩電企業在國際設計大獎賽上的斬獲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作品在2007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和IF工業設計大獎賽上獲獎。

某業內人士表示,內地家電業特別是彩電業在歷經資源、技術、資金危機后,可操控的空間變得異常狹小,工業設計已被他們視為新的贏利點。

中國文化元素被國外搶先

據了解,目前國外企業已經將許多中國元素設計到自己的產品中,如LG推出了盛唐紋冰箱、BOSCH推出了符合中國家庭的廚衛產品、三星也于10月31日全球了70英寸采用LED光源的液晶電視,在中國推出的這款電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中國的祥云圖案設計在電視邊框上。

三星電子中國總部彩電產品營銷次長李明旭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70英寸LED電視會在不同的國家采用不同的風格,中國市場推祥云圖案就是看重其寓意很好,應該會得到中國消費者的喜愛。

顯然為更好地打入中國市場,國外企業已經開始研究中國文化和中國藝術,盡量在其產品中體現中國元素。這對剛鎖定工業設計方向的內地企業來說,無疑是迎頭一擊。因此內地企業如何一方面抓緊自己工業設計的步伐,另一方面如何進行防守反擊變成了現實的問題。

事實上,在內地家電企業的發展史上,不乏有經典作品問世,如當年TCL寶石系列手機,以及夏新A6、A8等都曾風光一時,而且在競爭中一舉擊敗同行,并領跑市場兩三年。

其實知道自己落后并不可怕,冠捷集團副總裁段振華和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在接受《中國電子報》專訪時曾經說過,先要鎖定好目標,以后知道差距,再縮小差距最后超越對手,這是正常企業的運轉模式。所以對內地家電企業來說,找出自身短板,現在揚鞭直追或許還來得及。

中國工業設計從學校開始

目前內地家電企業參與工業設計最普遍的一種方式是產學結合,聯合國內高校設計學院的師生力量共同來設計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剛剛落幕的長虹首屆創新設計節暨2007“長虹杯”全國大學生感觀創意設計大賽終評頒獎就是一例,而就在國慶前不久,新飛也和西安交通大學就“外觀設計、功能設計”等方面展開合作。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設計系副主任張帆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產學結合是目前家電領域工業設計的最大特點,企業可以借助設計學院的資源和力量,吸納更多有利于企業創造的元素,增強自身的工業設計的能力。但存在的問題是設計和產業化有距離,學院派設計出的產品還沒有在家電業得以廣泛的應用,只是起到給企業提供樣本的作用,離真正產業化的時間還很遙遠。以長虹已經成功舉辦5屆的“長虹杯”全國大學生感觀創意設計大賽為例,目前只有三年前的一件產品進入量產階段,其他設計都沒有量產。

“這并不妨礙我們繼續辦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因為學生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不少靈感。我們在很多產品中運用了學院師生的設計元素,這點很重要。”長虹創新設計中心副主任葉根軍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中國工業設計還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單個企業想投入工業設計的成本也較大,所以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有利于改變目前家電企業的處境,也有利于增強他們的研發實力。”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院長姜冰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