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創(chuàng)新課程下的網站設計論文

時間:2022-08-05 05:01:37

導語:教改創(chuàng)新課程下的網站設計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改創(chuàng)新課程下的網站設計論文

一、注重教材的精選與更新

(一)根據前沿技術發(fā)展適時更新教材

網絡技術日新月異,學生只有跟上了最前沿的技術發(fā)展,才能在就業(yè)中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但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為了減輕備課壓力而選擇已經教授過多遍的教材,這些教材出版時間較早,內容相對陳舊,導致教材的前沿性和穩(wěn)定性之間的矛盾,使學生錯過了對一些當下流行的重要技術的掌握。因此,應按照課程新的發(fā)展方向選擇適當的教材,以適應新技術的發(fā)展和市場的需要。

(二)以重實踐為教材選擇的原則

該課程教材多以理論教學為主,而不以實際開發(fā)應用為教學重點,對實踐部分文字敘述過多,從而忽略了圖片在知識掌握中的重要性和直觀性;對知識的描述語言晦澀難懂,忽視了不同的描述形式對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對教材中例程的選擇沒有關聯(lián)性,從而忽略了相互關聯(lián)的例程對關聯(lián)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所以,對這門注重實踐的課程教材的選擇,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層次對難易程度進行遴選,注意實踐操作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從而選擇一本從學生角度易于接受的、圖文并茂的教材。

二、引入相關人文知識

網站設計不僅是要實現需要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設計出便于使用且吸引瀏覽者的互動平臺。這需要開發(fā)者除了技術方面的知識之外,還要掌握各種人文方面的知識。而多數高校任課教師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只偏重教材中提到的技術知識,力爭讓學生熟練掌握網站建設的技術,而忽略了其他相關知識的介紹,使學生只會網站編程,而不會真正意義上的網站設計。

(一)將美學知識融入教學

現在的人們?yōu)g覽網站,已不滿足于簡單的文字信息,對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什么樣的網站才能讓瀏覽者興趣盎然,也是課程中應該學習的。雖然多數教材對此并未提及,但授課教師應該在課程中安排相關知識的介紹,如色彩與布局就是必不可少的美學知識。在一個網站的頁面中,色彩、構圖的良好搭配能夠更好地凸顯網站的風格和文化,與文字信息相得益彰,可以引起瀏覽者的強烈興趣與關注。

(二)介紹相關法律知識

網站的內容會涉及許多版權問題,而目前的教學中沒有這方面的介紹,甚至連授課教師也沒有這方面的意識,這在將來會引起嚴重的后果,如學生在網站設計過程中會用到文字材料、圖片、動畫、音樂等素材,而這些素材的使用是否合法,是否侵犯知識產權及隱私權必須讓學生知道。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對這些知識穿插著進行介紹,不但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而且還能活躍課堂氣氛,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具備分辨哪些是許可使用的素材的能力。

(三)倡導人性化原則

為了使開發(fā)的網站更加適合瀏覽者,設計者在設計之初就要以瀏覽者使用需求為中心進行網站設計,統(tǒng)籌考慮瀏覽者的操作習慣、需求情況、思維方式等,體現出人文精神,使瀏覽者感受到人性化關懷[1]。這也是網站設計所必需的知識,這類知識龐大繁雜,要求任課教師要善于進行總結,并傳授給學生。如設計時要考慮到瀏覽者的計算機性能,不要因為要展示制作者的技術水平,而使用大量精美的圖片和FLASH動畫。這樣會因動畫圖標耗盡瀏覽者計算機的系統(tǒng)資源,而使網站的操作變得很困難,因此,應給用戶一個跳過動畫的選擇按鈕。

三、運用項目驅動教學法提高教學效果

目前,該課程的教學方式采用的還是由教師按照教材的順序,對各章節(jié)進行相對獨立的講解,輔助以多媒體演示的方式。這樣的教學過程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是被動學習,不利于提高應用能力。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則是在課程開始時按照小組分配不同的項目以貫穿整個知識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可以在完成實際項目的過程中提高對信息的分析、加工和使用能力,發(fā)展相互間的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并且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各方面新知識,發(fā)現學習的樂趣,從而逐步養(yǎng)成利用多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的習慣,以數字化方式進行學習[2]。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項目驅動教學法具有很多傳統(tǒng)教學法所沒有的優(yōu)點:(1)項目選材具體。項目是按需立項,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學習者面對的是真實、具體的問題,通過完成現實生活中的項目獲得的知識能夠更加鞏固。(2)涉及內容廣泛。完成項目所需的知識并非局限于本課程教材,學生需綜合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對問題進行判斷和分析,不但擴大了學生的知識范圍,而且加強了其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3)擴大知識獲取途徑,鍛煉了學生對所需各種知識的獲取能力,強化了自學能力。(4)培養(yǎng)團隊精神和交流能力。小組以協(xié)作的方式進行討論學習,直至最終共同解決問題,完成項目,這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可以相互之間取長補短促進學習。

對于網站設計課程的項目驅動教學過程,具體分解成如下幾個步驟。1.項目制定。在課程進行之前向學生展示一些著名優(yōu)秀網站,讓學生對網站的結構、功能、布局、色調等有一個大致了解,激發(fā)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擬題。2.計劃制訂。有了確定的題目后,讓學生根據課程的教學進度,制訂出詳細的項目實施計劃,并根據組內人員的興趣進行任務分解與分配。3.知識儲備。不但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熟練掌握完成項目所需要的知識,而且對教材之外的知識也要多方涉獵,利用多種途徑,有計劃地自學完成。4.項目制作。在已具備充足知識技術的前提下,進行項目的開發(fā),了解項目開發(fā)的整個流程。這個過程和知識儲備過程是一個交互的過程,邊學習邊開發(fā),使學生能夠對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同步鞏固。5.項目評比。課程結束后,對各小組的項目進行評比,對優(yōu)秀的項目小組進行嘉獎,進行經驗介紹,增強其學習積極性與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各小組之間進行經驗交流,相互啟發(fā),激發(fā)創(chuàng)新精神,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基于項目驅動的教學法采用了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過程,不斷提高和拓展的教學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實現從理論到應用能力提高的質的飛躍,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與人合作的能力,提高將來的就業(yè)競爭能力。

四、改進實驗環(huán)節(jié)

網站設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需要大量的時間上機操作。但多數高校對該課程的實驗學時分配偏少,嚴重影響學生網站建設技能的鍛煉與提高。所以應該在學校硬件設施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加大實驗的學時量,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實驗過程中,由于每次實驗的時長限制,教師不可能對每個學生都進行指導,所以容易影響一些學生的操作積極性,而去做和實驗無關的事情,影響實驗效果。這種在實驗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對一的輔導形式,使得實驗結束后仍有很多學生有問題等待老師解決。所以,在實驗前教師應針對實驗內容中的難點、疑點,利用投影儀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讓每位學生及時進行同步操作,了解與掌握相關知識。這不但調動了所有學生的積極性,且減輕了教師的輔導工作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操作水平有所不同,這種學習中的能力差異和性別差異在以實踐操作為主的課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為了達到共同進步,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可以在實驗過程中采取分組的方法,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進行互助實驗。不但使整體水平都能提高,而且加強其合作精神。具體分組時,按照“男女參半,高低參半”的原則進行分組。這樣可以使學生之間個性互補,女生比較心細,而男生動手能力相對較強,男女互補在實驗操作中會有較好的效果。對水平高的學生和水平低的學生參半分組,可以使水平高的學生幫助水平低的學生提高能力,增加了高水平學生的自豪感,增強其學習動力。在檢查實驗結果時,應以低水平學生的實驗完成情況作為全組同學的成績,來促進組內學生之間的輔導。

五、變革考核方式

網站設計這門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增強學生就業(yè)能力”為目的,而如今,多數學校的考核還是以筆試成績?yōu)橹鲗Вp視了機試和實驗的成績。應逐步減小理論考核所占的比例,甚至于取消理論考核,加強表現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形式。加大機試和實驗成績所占的比例,以綜合成績的形式來體現學生對這門課的掌握程度。在項目驅動教學法下,將學生所做的項目的評比成績也作為綜合成績的組成部分,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面向社會的應用型人才。

作者:郭恒川李方方工作單位:洛陽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