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思考展示設計教育分析
時間:2022-05-25 04:07:02
導語:基于人文思考展示設計教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前,我國的展示設計教育過于注重視覺技術性教育,都以學生熟知操作技巧能力為培養重點,這樣就導致展示設計不能充分和實踐結合,也無法迎合市場需求。在此之上,本文簡要分析了展示設計的歷史及現狀,并通過強化學生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市場能力的培養、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等具體改進措施對目前展示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借此讓展示設計富有可行性。
關鍵詞:展示設計;改進措施;人文思考;創新能力
1前言
我國會展行業正在快速發展,同時,對于展示設計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增加,各高校對此也在積極培養人才,但隨著會展行業的繁榮發展,這其中暴露出的問題也亟待改進,例如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都不足等,因此,要積極加以改進,以此促進會展行業的正常發展,從而提高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
2展示設計的歷史發展與現狀
2.1展示設計的歷史發展趨勢。我國會展業發展起步較晚,1951年,我國首次參加了“萊比錫春季博覽會”,以此開啟了會展業的大門,自2004年起,會展業開始步入市場化階段,隨著國家深化改革,會展業的審批制度逐漸被取消,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進行支持,大大加速了我國會展業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會展業已經初步構建了現代市場體系和開放經濟體系平臺,2018年11月,我國在上海舉辦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這也剛好證明了主動打開市場的設計理念,讓會展業有了更高的標準,作為現金投資和貿易的重要平臺,顯然會展業已成為國內一線城市重要的產業支柱,如上海、北京等城市對此進行了針對性改革,促進了會展業的改革踐行速度。縱觀2011年到2017年的國內會展數量和面積,呈逐年遞增趨勢,而直接經濟產值也在隨之增加,按照這種發展趨勢,會展業的規模經濟效益會越來越明顯。2.2展示設計的現狀。雖然從整體發展水平來看,我國的會展業總體情況還很樂觀,但其中的問題也不容小覷。就目前會展組織單位來看,一般可劃分為行業協會、外資企業、國內企業和黨政機關。但就近幾年的發展來看,黨政機關與外資企業型的組織單位規模在不斷變小,國內會展市場集中度較低,大部分組織會展的單位實力較弱,尤其是2016年,70%的展覽會面積都在1萬到5萬平方米之間,其中3萬平方米以下的小規模展會占據主體。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國家應加強展示設計教育。就展示設計現況來看,展示設計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四個問題:(1)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較差,由于我國展示設計專業招生學校多為高等藝校或高職院校,這就導致在錄取時要求的文化成績只在350分左右,這個成績遠低于普通本科高校錄取分數線,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的文化素養底子較弱,從而加大了學校實行素質教育的難度;(2)目前展示設計的教學方法,大多數是遵循模仿設計的傳統理念,讓學生失去創新能力,同時教師無法因材施教,讓學生不能根據自身的優勢和性格愛好去走自己的設計道路;(3)展示設計教育往往忽略了與市場體制的結合,讓學生的設計只停留在書面上,流于形式,并沒有實現展示設計對大眾和市場的服務;(4)教學體系較為落后,沒有形成一個良好的互補型教學團體[1]。
3展示設計的特征
3.1綜合性。展示設計需要結合多種表現手段和方法來實現,如平面設計、多媒體設計、空間設計、策劃設計等。同時,還需要具備繪畫、攝影、裝飾、預算等能力,通過視覺傳播組成一種吸引人的實體構造,語言作為設計形象的展示,圖表、影像則作為象征符號等,就此形成一個新的學科。3.2多維性。作為展示設計手段多元化的體現,它應用了二維、三維、空間、運動技術,將設計作品創造成一種動態展示的體驗模式,實現的視覺效果并非是點片狀,而是一個靈動連續的新鮮的傳達方式。3.3科學性。現今展示設計結合了科技發展成果,強化了科技與設計的結合,體現出時代文化的特征,傳播了新時代的民族精神,展現出我國科技發展的水平,讓展示設計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3.4可持續發展性。為了響應國家走持續性路線的號召,我國展示設計在提倡使用環保材料、節省資源的前提下,也推崇可持續發展思想,比如在建筑物外觀采用藤條進行裝飾,而內部則灑入陽光,不增加能源損耗的負擔,以此實現可持續發展。
4.1強化文化理解能力。展示設計本就以文化作為依托,文化將直接影響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情感偏向,而對于集審美性和實用性于一身的展示設計,在設計初期,就應當深入落實文化和精神層面,這樣才能真正表達出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和美好形象。因此,展示設計教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人文文化、視覺技術和審美情操的能力,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同時,也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切實提高學生的修養和表現力。具體方法如下:(1)改革招生模式,不僅重視考生藝術功底,也要加強對考生綜合文化素養的考查,尤其是語言和歷史文化底蘊,適度提高招生分數,加強面試環節的把控力度,讓學生有一個好的文化基礎;(2)增加文化課的教授,教師在展示設計教育階段,要積極開設人文課程,進一步提高人文課程的教學地位,讓學生“學”的積極性與教師“教”的主動性充分結合,共同構建人文知識體系,讓學生的設計作品富有文化內涵;(3)教師在授課時要具有人格魅力,學生往往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師的影響力來劃分課程的重視程度,因此,學校要積極開展培訓,對教師的文化能力和人文知識的積累進行強化,以此提高教師的綜合文化能力。4.2增強學生創新能力。在現今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情況下,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需要學生在展示設計時要具有創新能力。當然,展示設計的藝術作品不能僅僅具有創新性,還要結合市場機制和客戶需求進行實踐,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展示設計教育時,要培養他們從評價標準出發的創新能力。具體方法如下:(1)作為教授主體,教師自身應該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開發創新;(2)教師要對市場機制有準確的了解,并及時發現設計行業新的設計元素和設計理念,從而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3)教師需要實時調整課程內容和教學手段,采用雙向互動模式,啟發學生思維,讓課程更加豐富多彩,多些活力,也可以通過案例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發現并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緊密的邏輯思維習慣,同時鼓勵他們到市場機制里求變求新;(4)因材施教,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多去表達自己的想法,組織團隊協作,讓他們相互交流,從而發散思維,讓學生處于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中,盡量多去積累經驗,以便學生能夠立足市場,培養自身創新能力[2]。4.3促進市場能力的培養。展示設計主要是通過人們視覺效果來表達想要表達的內涵,既然它所面對的就是市場中的大眾,就一定要在設計理念中融入市場元素,這樣才能完成一個既好看又實用的藝術作品。所以,在展示設計教育時,要培養學生市場觀念的能力,讓學生以實戰的態度步入市場,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從而形成一個教學與市場融合的授課模式,有利于學生日后設計時能夠兼顧市場機制的特點,真正實現教學與經濟產業結合的目標,強化學生結合市場開發設計的能力。4.4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教師在展示設計教育的教學過程中,要建立有效的教學體系,從而讓展示設計這個學科能夠培養出更多適合國家經濟發展的人才。具體教學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內容:(1)對文化層次高的目標要加強設計方法論和設計策劃等能力,而對于層次低的需要強調技術應用的基礎技能;(2)教學課程設置應該具有多樣性,包括平面構成、設計表現、策劃設計、空間設計等;(3)建立合理科學的師資團隊,讓教師們相互指導;(4)社會實踐的渠道,以豐富的閱歷支撐“教”與“學”的雙向結合;(5)教學大綱要符合教學理念,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訂教學大綱的方向;(6)教學評估方法,對于如何培養人才發展模式,在相對范圍內允許拔尖型人才出現還是整體持平,各學校自行安排。
5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人文思考進行展示設計很有必要,為了讓展示設計更有內涵,并且能夠充分應用到市場中,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積極改善教學手段,全方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他們的展示設計理念符合市場機制,讓他們的設計作品能夠在大千世界里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只有這樣,才能讓會展行業得到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劉艷芳.莎士比亞戲劇與英語專業學生人文素質的構建[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3):174-175.
[2]譚忠毅,喬力廣.高校人文精神視域下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路徑探析[J].法制博覽,2019(9):47-48.
[3]從人文傳承與前沿科技,新時代設計師如何更好完成設計?———“人文設計與前沿科技論壇”實錄[J].設計家,2019(1):36-39.
作者:胡毓軒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