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及策略研討
時間:2022-03-11 03:48:53
導語:債券公允價值計量的問題及策略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沒有披露如何判斷債券市場的活躍程度我國金融機構對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公允價值的確認原則都按照金融工具所在市場的活躍程度進行劃分,卻沒有披露如何判斷市場的活躍程度。在這種情況下,金融機構可以自行劃分債券資產或債券負債所在的市場,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計量公允價值。這一方面造成了債券公允價值計量的混亂,即同一天同一支債券由于所在市場的不同導致不同的價格;另一方面,投資人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即金融機構掌握債券所在市場活躍程度的選擇權,可能會作出對自身有利卻對委托人不利的決算。(二)活躍的市場價格也不一定代表公允價值在實際操作中,一些大的商業銀行為了制造“符合”會計準則要求的價格(即存在活躍且長期存在的市場價格)確認為公允價值的標準,人為操縱市場價格,同時達到提高本機構的交易結算量,如在同一日發生對手方向相同、結算面額相同、所用債券相同、結算價格相同、交易方向相反的兩筆交易;或為隱藏虧損或利潤,采用先將賬面上的債券賣出,轉移至其他交易對手賬戶代為持有,然后在會計審核結束后再反向購回。因此可以看出即便是活躍的市場價格也有虛假的成分,債券的不活躍性及報價驅動的機制特點,給金融機構留下了操縱市場價格的空間。(三)債券公允價值信息披露存在不足首先,債券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不透明,盡管大部分金融機構在年度報告中披露債券公允價值的確定方法,但只是簡單地復制準則,并未披露有關活躍和非活躍市場的判斷標準。其次,估值技術參數的披露不透明、不完整,采用何種債券估值技術直接影響公允價值的金額,影響企業的利潤,而多數企業在信息的披露中未能明確指出市場參數的范圍、比重及設置的參數數值。再次還有債券公允價值信息披露的不一致,如有些金融機構在年度報告的“會計政策”中注明存在活躍市場的金融工具按照估值日的市場交易價格或調整最近交易市場價格確定公允價值。但是,這些金融機構在財務報表的附注中又注明債券投資是采用估值技術確定。這種不規范的公允價值信息披露,給使用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混淆。
進一步完善債券公允價值計量的建議
(一)采取第三方估值可以填補債券定價機制缺陷,實時接受市場和主管部門的監督,減少金融機構操縱市場價格的空間,彌補金融市場的機制缺陷,穩定金融市場的發展,防范金融危機。(二)加強債券公允價值的實際應用尺度債券估值是對存量資產價值的再確認,客觀上應具有唯一性,即所謂一物一價原則,同時機構采用內部估值也要有一個比對的標準,并披露說明兩者之間的差異,最后所采用估值的算法和口徑應保持先后一致,以準確反映該機構在該項資產上風險與業績的變化。包括會計核算、風險管理和外部審計幾個方面。美國次貸危機再次揭露資產定價不透明的問題。為此我們提倡債券資產或債券負債的會計核算采用合格的第三方估值并建議在會計準則中明確對債券公允估值唯一性的要求,從根源上彌補金融市場的機制缺陷,約束資產人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從而更好地保護投資人利益。(三)完善我國市場環境建設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所有金融工具定價的基礎。建立一個高效、透明的債券市場對提高債券定價質量、穩定金融市場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此,我們提出繼續加強信用債券市場配套措施,通過改進現有的信用評級制度,為債權人提供權利保障;改進承辦公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的聘用、解聘制度;鼓勵承銷商對信用類債券做市,增強價格發現與二級市場流動性;提高信息透明度,改進發行人財務數據的披露方式,建立財務數據信息平臺;引入招標發行機制,提高信用類債券一級市場定價的透明度等一系列措施完善企業債券信用評級制度。完善價格信息披露機制,通過多渠道向全社會公開實時債券做市商的報價及成交價格,向合格的第三方估值機構提供準確完整的格式化數據,促進債券公允估值的透明度。推進債券市場發行人網上路演機制,通過實時、開放和交互的網上交流,使發行人從中了解投資人的投資意向,對投資者進行答疑解惑,加深投資者的認知程度,從而使投資人更加準確地判斷公司的投資價值。盡快推出利率衍生品收益率曲線,為利率互換等產品提供價格服務。
本文作者:蘆照美工作單位:蘭州鐵路局社保處
- 上一篇:解析企業計量檢測的實踐與認識
- 下一篇:淺議質檢計量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