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投融資績效審計的思考
時間:2022-05-16 03:22:35
導語:事業單位投融資績效審計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投融資立項決策的審計與評價一個項目的命運首先取決于立項決策,因此,實施投融資績效審計首先應注重對投融資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做出獨立評價。1.審查投融資立項決策程序是否規范有效,重點審查項目建議書審批、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方案審批是否嚴格遵守審批程序。2.審查承擔投融資決策咨詢業務、項目可行性研究業務、項目評估業務的各種機構和部門是否具有獨立性和超脫性,對項目的論證是否充分,可行性研究是否切實可行,是否投其所好而獲得立項。3.審查行使項目最終決策權的有關部門和人員是否履行和尊重可行性研究和項目評估的科學結論。4.審查在投融資決策形成的各個環節上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決策責任制,是否使參與決策的每個主體都承擔起了相應的責任和風險。
(二)對投融資項目資金的撥付、使用和管理中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計和評價1.投融資項目資金是否按規定用途使用,是否存在被截流、轉移、挪用、擠占等問題。2.資金是否及時足額撥付到位,有無因撥款不及時影響項目建設進度及項目效益發揮等問題。3.對資金的撥付、使用和管理等各個環節的監督是否到位有效。4.對項目概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是否按概算規定內容建設,有無隨意改變項目內容,擴大項目規模,提高項目標準、概算外投資、虛列成本等問題。5.對項目結算和決算進行審計,檢查是否及時辦理決算,檢查項目結算與實際完成投資的真實性、合法性及項目造價控制的有效性。
(三)對項目管理過程的審計與評價1.審查項目是否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法人在項目的策劃、資金籌措、建設實施、生產經營、償還債務及資產保全過程中是否實現了責權利的統一。2.對于實行資本金制度的項目,審查資本金是否按規定進度和數額及時到位,是否按規定用途使用,有無弄虛作假、挪用或抽逃資本金問題。3.審查項目的施工、設計、監理、采購等是否實行招投標制,是否按公開、公平、公正原則進行。有無通過虛假招標、指定分包、層層轉包等問題,是否存在中標單位資質不夠造成重大損失和質量隱患的問題。4.項目有關合同是否真實有效,有無強行要求承包方墊資或壓低標價而影響進度及質量的現象。5.檢查監理單位資質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在項目監理過程中有無編制項目監理規劃,按進度分專業編制監理細則,并按細則進行監理。
(四)對投融資效益的審計與評價衡量事業單位其投融資效益就不能只看經濟效益,更應注重其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優劣程度及推動社會公共服務和公益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效果,更應從宏觀效益、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等方面進行評價。
事業單位投融資審計的難點及對策
(一)審計方法難以統一績效審計的方法具有多樣性和交叉性,這就要求在績效審計中必須靈活的選擇與被審計項目相適應的技術和方法。一是運用傳統審計技術檢查和評價被審計單位或項目財政財務收支運行結果,取得審計證明資料;二是運用審計調查方法取得調查證明資料;三是運用分析技術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
(二)審計證據難以精確有3個種類的審計證據需要取得:一是基礎證據,主要通過常規的審計,按規定的審計準則和程序取得;二是調查證據,主要來源于對被審計項目成本費用投入與任務目標實現程度,以及執行政策法規等方面的現狀進行調查,也可根據取得的基礎證據反映的內容做必要的延伸;三是統計證據,首先綜合基礎證據和調查證據中反映的情況進行分析,其次通過審計取得的數據資料與被審計項目的既定目標和實現結果進行分析而取得證明材料,再次是對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形成審計分析工作底稿。
(三)審計標準難以確定績效審計評價標準存在著標準的多元性、幅度的區間性及貨幣計量以外尺度性等特點。一是借鑒財政財務收支等審計評價標準,評價其經濟性,通過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可以查明被審計單位收入支出、成本費用的運用狀態,作出是否以最低的費用實現了總體目標與成果的評價;二是采納投資審計及其他審計的評價條件,評價其效率性。在準確計算資金投入與產出關系的基礎上,評價被審計單位及項目是否以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大產出及效果;三是參照黨政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評價標準,評價其效益性。
(四)業務素質難以適應績效審計業務需要多樣化的創新方法和多學科知識的有效運用,才能達到績效審計的目的。開展績效審計的專業素質條件與績效審計的目標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一是加強學習,搞好培訓,提高審計人員績效審計意識與審計技能;二是成立小組進行專題研究;三是搞好試審,總結提高。
更深層次的幾點思考
(一)明確立項原則一是重要性原則,指該審計項目對事業單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產生的影響程度;二是增值性原則,主要目的是控制和降低經營、管理、投融資的風險,增加收益;三是可行性原則,根據審計主體、項目、內部和外部環境,判斷是否能實現審計目標。
(二)實行風險導向審計風險導向審計是以影響目標實現的經營風險為依據確定審計項目,以其進行的所有降低風險的活動為測試重點,評價風險降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恰當的降低風險的建議的一種方法。投融資績效審計結合風險導向審計,是為了更加關注事業單位面臨的投融資風險和未來的發展。
(三)審計監督關口前移事業單位投融資績效審計的重點是對投融資成本的控制和效益高低進行審查評價,因此,應從以往關注查處違紀違規問題轉變到以真實性為基礎,以效益性為目標,加大對投融資效益的分析和對投融資決策、管理機制的評價上來。
(四)建立專家評審制度要建立起正式的專家咨詢渠道和專家評審機制,以便在任何一項審計或審計調查中,遇有需要進行專家咨詢的情況,一定能夠及時地得到高質量的咨詢建議。
(五)重視環評審計對投融資項目將產生的對大氣、水源和土壤等環境影響的評估結果進行充分論證,并與本地區政府許可的指標參數進行對照,將可能產生的后果及相關費用投入進行綜合評價,避免投融資項目中途因環評影響而流產。
作者:梁穗英單位:廣州甘蔗糖業研究所
- 上一篇:財政環保資金的績效審計探究
- 下一篇:基層央行績效審計的難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