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內部審計模式的思索
時間:2022-03-02 11:53:23
導語:學校內部審計模式的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陸靜工作單位:中國藥科大學
審計環境管理
(一)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審計的獨立性,也會讓很多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工作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審計工作的開展,影響了內部審計的質量。因此,高校應獨立設置內部審計部門,提高內部審計部門負責人的地位,以增強內部審計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二)領導重視一方面,審計部門要圍繞黨政工作的重心開展工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爭取領導的重視和信任,樹立審計權威、謀劃審計地位,“有為”才能“有位”。另一方面,學校領導要落實審計政策,確立審計的權威地位,營造和諧的審計工作環境,將審計工作納入日常化、規范化和程序化的軌道,樹立寓審計監督于服務之中的理念。
審計制度管理
(一)制訂并完善審計規范和操作指南落實審計權利,明確審計義務,應根據《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教育系統內部審計準則》《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等文件,制訂符合本校實際情況的審計工作守則、工作規程等業務規范,既要詳細具體又要切實可行,建立科學的審計制度體系。(二)建立獎懲考評制度體系建立工作職責、崗位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度,將審計任務、目標、要求、權責落實到各審計小組及個人,科學考核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及效果,建立內部審計質量的考評體系,督促審計人員深化質量意識,增強自我約束能力,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對于高素質的內部審計專業人員,應給予晉升機會和良好待遇,以保證審計隊伍的穩定性。
審計人員管理
審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政治素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審計工作的質量,建立和培養高素質的審計隊伍,是確保審計質量的根本。(一)業務素質大多數內部審計人員都具備較豐富的財務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審計專業技能,但是在法律、管理、基建、科技知識以及分析判斷、溝通技巧等方面尚有不足之處。因此,審計人員需要積極參加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種審計培訓活動,提高綜合素質和水平,適應不斷變化的審計環境,同時也要在日常工作中積累分析、判斷、協調等方面的綜合業務能力,不斷創新方法、更新觀念。學校可以聘請各領域、各行業的專家作為顧問,在遇到特殊的審計事項時,由專家提供咨詢、參謀、指導服務,既節約審計成本,又能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二)政治素質審計人員應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在工作中始終保持獨立、客觀的態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在全面落實審計干部“八不準”的基礎上,不斷增強廉潔自律的意識,最終由“他律”做到“自律”,以保證學校內部審計隊伍的純潔性。加強審計質量管理,有利于防范審計風險,保證審計工作效果,規范審計人員的職業行為。高質量的內部審計能夠對學校及各部門的管理活動等情況,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內審部門應堅持不懈地積極探索提高審計質量的措施,以服務學校科學發展為目標,規范審計行為,防范審計風險。
- 上一篇:校園內部審計的狀況與策略初探
- 下一篇:供銷社內部審計的難點及理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