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綜述
時間:2022-08-04 03:38:09
導語: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推進新型組織體系建設
二是強化新型經營主體培養。加強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培育,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農資經營、農產品營銷等主體全面發展。重中之重是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發展,抓緊抓好合作社帶頭人建設、運行機制建設、服務規范化建設,發揮合作社在組織生產、銷售產品、統一服務和品牌塑造中的作用;推進專業種養大戶通過工商注冊登記獲得法人資格,拓展經營領域和經營規模,不斷走向職業化。三是強化經營主體合作。重點是引導同行業各主體、產業上下游各主體以及工商企業、科研機構和農民之間,通過土地、資金、技術、品牌等入股,或采用合同制、訂單制、委托制、制等方式,開展生產和服務合作,形成緊密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共同體。
二、推進新型市場體系建設
一是完善農產品市場。加強產地批發市場、銷地專業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加快營銷經紀人培養,完善綠色通道政策,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切實改進營銷方式和流通設施,大力發展產供直銷、專業配送和電子商務,縮減農產品銷售環節、交易成本。確立現代營銷的理念,強化宣傳推介,擴大農產品市場知名度。二是完善服務市場。做強做大現代農業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促進農業生產與服務逐步分離,大力發展農機作業及維修、病蟲害防治和動物防疫、農產品采收等服務項目。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向服務領域拓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服務,引導農民群眾開展合作服務。大力開展公共服務,強化農技推廣、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業政策性保險服務,改善農業經營環境。三是完善要素市場。重點培育農業人才市場,吸引二三產業經營能人流向農業,吸引優秀大學生從事農業,吸引科技人才服務農業,推行大型基地管理的職業經理人制度,實行產權人與經營管理人相分離;培育農業資本市場,深化農村金融改革,穩步發展村鎮銀行,鼓勵專業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合作,引進社會各層面投資農業,解決農業經營資金短缺問題;培育農村土地市場,通過轉包、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經營權,創造要素集聚和規模經營條件。推進新型科技體系建設圍繞轉變經營方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先進適用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提高農業經營科技含量。一是進一步健全科技創新機制。加強專業性研發機構建設,更多地在企業和產業層面開展技術創新。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推進大型農業龍頭企業科技研發機構建設,促進技術、人才等要素向企業流動,增強企業創新實力。完善農業院校與地方、企業協作機制,引導產學研深度合作,引導科技人員參與產業化經營,促進科技與產業聯動,增強技術創新針對性。二是進一步健全農技推廣機制。結合經營體系的轉換,妥善調整農技推廣機構設置,完善農技推廣責任制度,加強推廣手段和條件建設,建成一些圍繞產業的區域性農技推廣中心,提升農技推廣實效。加強產業技術團隊、科技示范戶、示范基地建設,廣泛開展先進適用技術試驗示范,加快技術熟化和成熟技術應用。引導社會力量尤其是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開展技術推廣,推進農資經營技物結合,強化產品質量安全要求與生產技術要求同步到位,以產品質量倒逼技術推廣。三是進一步健全技術應用機制。堅持技術與產業和主體技能緊密對接、恰當運用,防止超越或脫離現狀造成浪費,使技術更有效地被主體接受、被生產應用。堅持技術應用集成配套,科學合理搭配品種、栽培(飼養)、農產品質量控制、加工和廢棄物處理等技術,提高綜合運用效果。提升經營層次,發展農業現代化,關鍵在于工程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廣泛應用。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加強農機化、智能化設施、生物制種、生物農藥(肥料)、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技術研發和推廣,有序推進農業設施化、生物化、信息化。
三、推進新型制度體系建設
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依法維護土地承包經營權,真正確立和體現承包經營權的物權性質。進一步完善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著力在統與分兩個層面推動經營制度創新,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增強集體組織的協調服務功能,使統一經營更好地向農戶聯合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經營服務體系轉變;切實增加技術、資本等要素投入,不斷改善生產設施條件,使家庭經營更好地向采用先進技術和生產手段轉變。進一步完善產業化經營機制,促進產業鏈各端主體相互合作,結成緊密利益關系;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方式,形成互利共贏新格局。進一步完善經營規則,建立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產品和要素公平交換、產權公平交易機制,保障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促進經營主體健康成長,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本文作者:蔡元杰工作單位:浙江省農業廳黨組
- 上一篇:論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的正當性
- 下一篇:略論中國商業銀行經營效率評價
精品范文
10新型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