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學術介入式教學研究
時間:2022-04-03 10:22:50
導語: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學術介入式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是探索如何將教學與科研有機結合,這是本科教學中一項值得深入探索和實踐的教學方法,具體是指將教師學術研究成果及學術研究方法應用到本科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將學術研究的相關訓練提前到本科教育階段進行,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高等教育職能的體現。文章試圖探索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教學過程中,運用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將學術研究成果及學術研究方法運用到課堂中,以深化課堂教學內容、鍛煉學生學術思維、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提升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學術介入式教學;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是高等本科教育的三大職能,三者之間具有統一辯證的關系,人才培養占據中心地位,科學研究促進人才培養高質量的實現,社會需求為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提供直接動力。[1]在高等教育中,教學教育是實現上述三大職能的重要途徑。當下本科教育中,對教師而言,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對學生而言,存在“重教學”,“輕科研”的現象,甚至把教學教育與科學研究不同程度對立起來,消極的把教師的成果割裂成“教學”與“科研”兩種力量。如何將“教學”和“科研”有機的結合起來,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相輔相成,是一項值得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一、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在醫藥市場營銷教學中的實施途徑
高校教師不斷追蹤問題和引領學科前沿,既推進了科學技術和管理理論的發展,又完善了自身知識體系。[2]教師將豐富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經歷轉化為課堂教學中的案例,編入教材、融入課程和專業建設之中,促進專業特色課程教學體系的形成。依托科研問題設計出適合教與學的項目,促進學生的“問題導向型”學習,使學生由被動的“內容接受者”轉變為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主動學習者”。(一)轉化學術研究成果為課堂教學內容。運用案例教學法轉化科研成果。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作為一個實踐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手段。[3]注重基于學術成果的案例,用教師的學術成果來充實課堂教學,不僅可以確保課堂內容的有效性和先進性,而且有利于教師教學內容的深入。教師依托學術成果,進行課堂案例設計,有助于教師深化相關知識的理解,建立起系統性的知識體系,關注重點、特點、難點問題,當這些信息被用作課堂案例,教師可以高效把控課堂,引導學生展開探究式學習。運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轉化科研成果。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使用“翻轉課堂式”教學,能夠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4]以學術研究中的實際問題作為翻轉課堂的教學內容,可以使學生對學術問題有初步的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更好把握課堂討論的內容。以學術研究的方法,作為翻轉課堂討論的方法,可以提高課堂討論的嚴謹性,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引導本科生查閱專業文獻。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中的經典概念和理論,大多來源于國外,學習這些經典的概念和理論時,引導學生查閱并閱讀專業文獻,了解這些概念和理論提出的背景、論證方式及應用領域,加深對經典概念和理論的理解,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二)帶動本科生進行學術研究。帶動學生參與學術研究項目。高校教師大多承擔專業相關科研項目,應讓本科生積極參與其中,如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中,低年級同學可以承擔資料搜集、整理,調研等工作,高年級同學可以進行簡單的數據處理、文獻綜述的寫作等任務。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通過共同討論課題設計及內容,不但可以加強對醫藥市場營銷理論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學生形成一套完善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如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醫藥市場營銷專業,部分專業教師結合專業特色和地域優勢,承擔內蒙古蒙醫藥營銷戰略及策略的相關課題,學生通過參與該類課題,加深醫藥市場營銷理論的學習,并且對內蒙古蒙醫藥市場體系有充分的認識,有利于學生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開展課程論文寫作。高校教師通過在理論教學中開展課程論文的寫作,不指定具體的選題,采用學生根據課堂內容自主選題,與老師協商,確定選題,學生初稿完成后,把主要內容做成PPT,在課堂上公開宣講,廣泛征求老師和同學們的建議,并進行修改,直至完成終稿。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會如何在課堂內容中選題,而且提高了做科研、寫論文的能力。(三)指導本科生進行科研創新項目研究。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大多數高校將學生科研創新項目制度作為一項校級制度,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在實行這項制度時,特別強調指導教師的作用,只有教師的深度參與,才能保證學生的科研創新項目真正體現出創新性,同時鼓勵學生將項目研究與學科建設聯系起來,從而增強學生對專業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提高活學活用能力。教師們鼓勵學生積極申報科研創新項目,并從選題、研究思路、觀點、市場調研、研究報告的撰寫等方面進行全程跟蹤,予以指導和幫助,由于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其研究成果往往具有較強的創新性。[5]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生導師制,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措施,將高水平的教師(或團隊)跟本科生無縫對接起來,充當學生的學業、科創等導師,甚至在生活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6]如在內蒙古醫科大學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從二年級開始,通過互選的方式,每一位同學都會有一名專業的指導老師負責,從學生個體的專業興趣、特長出發為每位同學提供個性化的培養,學生參與指導老師的課題、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閱讀專業書籍、文獻,直至學生進行畢業論文選題、開題設計、畢業論文寫作、答辯等一系列環節。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能系統引導、指導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論的學習和運用,另一方面加深教師對學生的了解,持續的引導和教育,提升學生培養質量。
二、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在醫藥市場營銷教學中實施的保障措施
高水平科研促進教學具有多種有效的途徑,要將這些舉措落到實處產生效果,還需要從多方面加以引導和保障。[7](一)明確教學要求及專業特色。近年來,高校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專業課程設置相似、缺乏特色、問題針對性差成為通病。高校科研選題多以社會的重大需求為導向,具有高度的學科交叉性、問題導向性、專業系統性,依托科研實現教師、學生、資源的互動,可以促使科研方向和教學方向高度統一,培養具有學科交叉視野的人才。醫藥市場營銷專業較綜合類和財經類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有明確的培養特色和差異化的課程設置。學生在學習市場營銷專業概念和理論的同時,需依托醫藥衛生體系政策、法規及醫藥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依托科研項目進行學生培養,學生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二)合理選培師資。高等本科院校,高水平科研必不可少,而且是大學持續快速發展的根本。[8]大學的師資隊伍能否承擔起高水平科研的重任是關鍵。教師是辦學的基礎。教師的專業素養決定著醫學院校開設市場營銷專業的培養目標實現及專業特色體現。[9]醫藥市場營銷專業,由于其跨越多個學科,由多個學院共同承擔專業課程,這樣就造成了管理困難,教師間講授內容很難有效的銜接,課程之間的角色也不能充分突顯等問題,不利于形成一個完整的專業系統。這樣就要求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既具備扎實的市場營銷理論功底,同時又了解醫學和藥學基本知識、熟悉醫療衛生事業方面的政策、法規及實踐經驗。(三)實施主題創新計劃。主題創新計劃是依托教師的科研團隊對學生進行培養的一種有效形式。[10]實施團隊指導,結合教師的醫藥市場營銷專業領域的科研問題和內容,形成供學生科創訓練的穩定發展方向,學生高低年級搭配,自主管理,學校輔以穩定的資源投入,解決了科創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學生無選題、無指導、不持續、低水平的問題。既培養了大學生,又解決了教師科研幫手缺乏的問題,營造共贏局面。[11](四)完善科研保障措施。高等院校的各類科研資料,包括圖書館、網上資料、實驗室等,應面向本科生開放。高等院校應依托高水平教師的科研方向,設置主題類項目,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保證學生在校期間都能得到較為扎實的訓練。此外,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應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有機會直接參與企業一線的科研項目、科研難題,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12]
三、結束語
本文在較全面分析高等醫學學校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教師教學和科研辯證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運用學術介入式教學方法解決教學和科研這對矛盾的一些思路,有助于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教師在今后的教學和科研過程中,正確對待兩者的關系,提升教學和科研的水平和能力,提升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學生質量。
作者:魏利平 單位:內蒙古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