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防滲技術探析

時間:2022-03-24 04:05:53

導語:水利工程防滲技術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工程防滲技術探析

1水利工程滲水原因

1.1大面積滲水

水利工程中一旦發生大面積的滲水,通常發生于底板的位置,這個位置發生的滲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中為了搶工程進度,在基坑水位淹沒墊層的情況下進行混凝土灌注。或是在灌注中所使用的混凝土在拌合及振搗中都達不到規定的標準,從而導致混凝土質量達不到應有的強度,孔隙較大,所以會導致大面積滲水的發生。

1.2施工縫導致的滲漏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都需要進行大面積施工,由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需要保證連續作業,所以會將混凝土施工分為若干個部分來完成,這樣就人為的導致施工縫的出現,這些施工處于工程中較為薄弱的環節,極易導致滲漏的情況發生,同時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模板發生松散不牢時,則會造成跑漿,這樣澆筑完成后混凝土則會有蜂窩麻面的情況出現,這樣所造成的縫隙也會導致滲水情況的發生。

1.3變形縫導致的滲漏

當止水帶沒有固定牢靠時,會導致其與中心位置發生偏離,同時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如果振搗不實也會有孔洞或是蜂窩麻面的出現,從而導致變形縫發生滲水。

1.4穿墻管導致的滲漏

水利工程的電灌站泵房施工中,會有各種管理需要與主體工程進行聯結,這樣就需要進行止水環焊接,如果焊接不密實則會出現滲水的情況,同時在穿墻管周圍進行混凝灌注時如果振搗不實則會有空洞及麻面情況出現,這也是導致穿墻管處發生滲漏的原因。

2水利工程的防水措施

水利工程的防水措施在工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其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技術可以使工程施工的質量得以保證。在工程的實際堵漏防水措施中,需要做好以下幾個環節的工作,從而使防水效果得以實現。

2.1合理的選擇防水材料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型的防水材料不斷的涌現,由于新型防水材料的種類較多,都有各自的優缺點,所以在進行材料選擇時需要根據水利工程的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防水材料。

2.2“堵防結合,剛柔結合”

當水利工程發生滲漏時,單純的進行防水或是堵水是不科學的,在施工中可以先將滲水渠道進行堵,然后還需要采取適合的防水措施,做好防的工作,這樣堵防相結合的綜合治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結構的抗滲性能,從而使滲漏病害得到有效的治理。

2.3利用發展的觀點處理滲水

水利工程的整體結構中分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下部分的結構長期處于較大的濕度下,同時還要受到基礎下沉的應力作用,所以時間一長,很容易導致裂紋的發生。對于地下結構發生裂紋處理,不能單純的針對裂紋的范圍來進行,而要用發展的觀點,對裂紋的發展方向進行準確預測,然后進行全面的處理。

3防滲施工處理技術

3.1灌漿施工技術

3.1.1灌漿鉆孔

灌漿孔要求直孔,孔壁正直均勻,尤其帷幕深孔,且孔距較近時,應該特別注意測斜工作。在灌漿之前,要進行鉆孔及裂隙的沖洗,將裂隙中的巖粉鐵砂粉等物沖出孔外,使漿液與巖石膠結良好,沖洗可以通過鉆桿用壓力或壓縮空氣輪流吹洗。

3.1.2灌漿順序

①一次灌漿法(單級法),即將孔一次鉆到全深再沿鉆孔全長進行灌漿,適用于孔深小于10m的孔內灌漿,且巖石裂縫較少或透水不大的情況,否則應分段采用不同壓力進行灌漿。②自上而下分段灌漿法(逐段法),為自上而下分段鉆孔和灌漿,它可采用較高的灌漿壓力,因而能獲得較好的灌漿質量,并可減少施工中的事故,在巖層傾角比較發育和巖層比較破碎的地區,應首先考慮此法,開始鉆孔3~5m深,隨即沖洗,壓水灌漿,待灌漿凝固后(不少于36h),再進行下一段鉆孔和灌漿工作,但較費時間,且須多次移動鉆機和灌漿機械。③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法(孔塞法),鉆孔一次鉆好,自下而上分段(3~5m)灌漿,灌漿時以灌漿塞分段塞孔,允許上段灌漿緊接在下段結束時進行,不用搬運灌漿設備,加快了施工速度,但質量不易保證,適用于巖層傾角不大,巖石比較堅硬完整的地區。灌漿屬隱蔽工程,必須在施工過程中強調質量,竣工后要認真檢查,灌漿結束28d后,應在灌漿區鉆孔檢查,做壓水試驗,觀察巖芯膠結情況,鑒定質量。通過多種途徑取得數據,互相來印證,不能單憑壓水試驗取得吸水率作為唯一的標準。

3.2堵漏防水施工技術

3.2.1點滲水。結構基面局部出現點滲,應選擇堵漏材料,一般混凝土結構基面涂刮剛性材料,當結構已有剛性材料防水層或水泥砂漿找平層的基面,可用柔性防水涂料,使滲水部位形成堵、涂、抹的防水層,增加結構抗滲性能。

3.2.2滲水量大的處理時,應劃分幾個單元,一個單元處理完后再處理另一個單元。根據單元滲水實際情況,對滲水量大的先埋管注漿,以防止注漿時跑漿。當滲水量小時,可采用堵的方法。這樣經過多次堵注,抹幾次循環,就解決了單元的問題,然后根據結構狀況,涂抹剛性或柔性防水材料,增強結構抗滲性能。

3.2.3變形縫滲水。變形縫滲水處理是“堵、注、嵌、涂、抹”綜合處理施工方法。工序多,技術性強,各個環節一環扣一環。既連續又間斷,整治后形成一個完整封閉的整體。

3.2.4施工縫滲水。施工縫處理時,以堵或注為主。把水堵住后,在施工縫中心線兩側范圍,涂刮剛性的RG型材料,以增強結構抗滲性能。

4結束語

近年來,水利工程在防治洪澇災害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保證水利工程的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滲漏是水利工程中最為常見的病害,其對水利工程功能的正常發揮具有極大的威脅,因此需要我們在施工中不斷提高對病害的處理技術水平,增強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措施,從而保證水利工程安全穩定的運行,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

作者:賀景杰工作單位:滄州水利工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