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作用設計思考
時間:2022-06-06 04:38:08
導語:高中數學作用設計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達后,高中數學老師都開始將改革方案結合到自己的實踐教學中,在實踐中貫徹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但是在進行教學改革中只注重了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忽視了課后作業內容設計上的創新.依舊按照傳統的數學作業模式布置給學生,只注重學生作業的量,缺少對質的保證,從作業內容設計上能夠看出老師對于課后的知識鞏固,依靠的僅是題海戰術,認為只有以大量的練習作為基礎,才能更好地將數學知識運用到解題中.導致課堂上老師大量的灌輸數學知識,學生課后盲目的做練習.這種現象不僅減了學生課后的學習生活時間,而且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同時又由于作業量過大,使得學生容易產生厭學的心理.
2高中數學作業設計方案的探索
1)作業設計上講究針對性
教師在作業設計上要有針對性,不僅要針對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布置課后的習題,而且還要針對學生數學水平層次不同進行作業設計.按照學生能力水平不同,針對當節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將課后作業劃分為基礎、重點和難點3個板塊.科學、合理地設計出能夠滿足各個層次水平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需求.
2)作業設計要遵循正確的分層方式
正確的分層方式能夠有效將數學作業的內容進行擴充,將作業形式進行完善,教師可以通過布置帶有層次性的作業,例如A、B、C3種形式,對學習程度不同的學生進行培養和鍛煉,這種作業形式較為靈活,能夠有效推動學生在學習中的高度參與性,也能有效杜絕作業抄襲的問題,教師在工作中的負擔也能有效減輕.上述分層中,A層作業比較簡單,大多為書本上的習題或例題,這些題目能夠有效訓練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利于學習進度較慢的同學在學習中更加高效;而B層作業較A層難,屬于知識點中比較具有提高性的訓練題目,一般都是教師在課堂上涉及但是并未親自解答出的題目,這類題目比較適合具備一定知識儲備和靈活運用的同學解答,這類學生能夠從變形后的題目中受到啟發,進一步加強自身處理問題的能力;C層題目難度較高,雖然都是由基礎知識組成的,但該類題目綜合性更強,甚至聯系到學過的重要知識點,具有明顯的開放性以及擴展性,那么學習中較輕松的學生就能通過此類題目進一步完善自身的思維能力,并能挑戰更加權威的題型.
3)提高作業中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針對目前數學作業形式內容過于單一的問題,要求老師在布置作業上增加趣味性.數學作業設計中趣味性主要體現在數學題型的多樣性、內容的新穎,同時富有挑戰性等方面.并且老師在布置作業時不再局限于書面作業,改變其傳統作業模式,通過一些口頭作業、實踐作業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減輕題海戰術的負擔.老師在對作業設計上,不再將自己放在主體地位,將作業設計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后作業讓學生根據自身不足設計自己在學習中需要鞏固提高的方面.這樣的做法,不僅避免了傳統作業布置上的公式化,還大大增加了作業內容的趣味性,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4)作業內容中注意結合實際
高中老師對于作業定義不僅是課堂教學內容的擴展,強化課堂教學內容的實用工具,而且在設計上要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落實新課程標準下對數學知識作業個性化的要求.使作業不再是單純消化課堂中所學的內容,而是在生活中得到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根據我國公布關于高中課程改革的文件中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高中數學作業設計上必須要滿足學生的需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在新課改的標準下,設計內容中要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還要打破傳統作業設計上的單調、重復的特點.設計形式由單一轉變多樣化,加強數學作業中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同時將知識、能力和興趣三方面相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作者:劉劍平工作單位:江蘇省如東縣馬塘中學
- 上一篇:高中數學分層教學建議
- 下一篇:高中數學算法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