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思考
時間:2022-06-10 11:23:40
導語:高中數學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中是學生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與傳統的高中數學相比,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數學的課程標準發生了一些變化,課程結構也做了相應調整,教學任務更加傾向于促進學生的全面提升。本次研究針對高中數學課程發展過程中的新特點,探討了當前數學的課程性質,同時從教學理念出發提出了后續高效教學的相關策略。
高效課堂的實現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各方面的能力,同時能磨練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偏向感性思維的語文課程相區別,高中數學中涉及的概念繁多,很多公式相對復雜,學生稍不集中注意就會錯過某個知識點,因此實際教學中,關于高中數學的課程性質教師務必勤加思考,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而合理的展開數學教學。
1.高中數學的課程性質
1.1課程特點。從課程的學習內容考慮,高中數學注重基礎學習,其包含的知識體系從數到代數再到函數,從基本的點、線到二維平面圖形最后延伸到三維立體空間,學習內容龐雜,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默契配合。高中數學課程也為其它學科的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物理學科物體的受力分析,就能借助數學中向量的相關內容,如對研究對象的所有作用力進行正交分解,從而確定物體是否處于受力平衡狀態,或者用于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高中數學課程受眾廣泛,面向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生活經歷的不同學生,在長久的教學實踐中經受考驗,教育部門對課程本身的結構、內容等經過相應調整,使得其適應當前學生的發展需求,具有一定的選擇性。像教材的設置,也有必修和選修的區分,為學生自行學習提供參考。另外,以后的高中不再有文理分科,2020年基本大范圍施行3+3的教育模式,這也大大增強了學生的選擇性。眾所周知,高中學生三年學習的最大挑戰就是每年6月初的高考,邁過高考學生就會進入大學校園。作為與大學學習的銜接,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凸顯了一定的發展性,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學生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習能力得以有效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確定方向。1.2課程目標。教育即教書育人,其核心既包含知識的傳授又涉及受教育者能力的提升。高中數學是高中教育階段的龍頭,其課程目標也十分明確,重在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但這絕不能單單作為教學中的口號。如果實際教學中依然采取傳統教學方式,將數學知識強行塞給學生自行消化,雖然教師將教的過程快速實現了,但學生的學肯定存在不少問題,教學也就失去了固有的意義。核心素養教育背景下,數學教師需要明確自身責任,站在學生角度上科學的設計教學,同時教學實踐過程中應不斷總結經驗,主動引導學生將數學應用于自身生產生活中,鼓勵學生積極發現數學問題,其后大膽提出問題,強化數學的存在感和利用率,從而在傳授學生知識和相關技能的同時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各項能力,利于學生樹立終身學習數學的意識,發揮能動性自主參與教學。
2.高中數學教學的基本理念
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國家和教育部門關于高中數學的教學理念做了些許改動,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其中不止強調學生整體的教學參與度,對于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愈加關注。教師逐漸從教學一線退出,由講臺上的“釘子戶”轉變成學生的伯樂,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發展學生應用數學的自主意識,對學生的評價也不只是試卷上紅色的數字,也包含其自身情感和意志力等的成長。下面將從以下幾個點具體闡述高效教學的相關策略,滲透高中數學的基本理念。2.1以學生為本展開教學。學生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主體,教學目標的高效實現需要以學生為本。高中學生身體發育成熟,考慮問題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對高中學生的教育重在指導,而不是過分干預。針對來自不同地區、擁有不同生活經歷的不同學生,教師要準備相應的教育方式,與此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尋找最適合的學習方式。比如選修中排列組合部分的學習,男生與女生的思維相差較大,二者就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明確什么時候只組合不排列,什么情況下必須強調先后順序。當然教育范圍不應只停留在數學知識的層面,學生的情感觀念與價值取向也需要正確的引導,對于學生主動訴說的個人問題,及時發現并給予其可操作的建議。除此之外,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位學生,合理分配教育資源,讓學生都能享受到知識的滋味,避免教學中的不公平現象。只有以學生為本,統一教與學的步調,才能保障學生和教師友好相處、共同進步。2.2關注知識結構的有效銜接。數學課程沒有文學中華麗的辭藻,也不能任由學生大膽想象,其縝密的邏輯思維有時會讓基礎薄弱的學生直接崩潰,甚至會因為個人學習難度大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高中數學的課程內容多樣,單單函數就包含多種,再加上單調性、對稱性等容易混淆的各種性質,如果不具備足夠的學習能力,學生掌握起來確實存在困難。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適當豐富課程設計,以促進學生形成系統性的框架。以三角函數學習為例,首先需要讓學生接受三角函數的概念,將其與初中學習過的函數以及三角形之間聯系起來,鞏固基礎知識,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接受。其次,在具體講解某一種函數前,正弦、余弦和正切三種函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需要提前滲透一些,為后續學習打好基礎。重點需要關注的是函數圖像,由于圖像最為直觀,因此某一函數的具體性質可結合圖像深入講解,如解析式的形式和圖像某些對應點的關系,均可向學生做明確說明。2.3合理選用教學方法。進入高中,學生的各項能力均會進入新的成長階段,高中數學要求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內容,不論是小組討論還是以個人為單位,數學教師要做的就是先讓學生投入進來,積極為學生創設學習環境。目前高中教學的教學方法數不勝數,但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教師要結合班里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使用教學手段。比如,在復習解方程時組織小組競賽,教師提前準備定量練習題,習題的范圍涵蓋所有學過的方程類型,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成員的能力水平要求相當,以彰顯比賽公平公正。利用這種競賽形式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加強組內成員的交流溝通,同時可以直接暴露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利于教師發現與指導。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學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等制作課件。在教學中適當應用信息技術,這也是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教學的新要求。比如學習空間幾何部分,教師可以利用其構建空間模型,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或是帶領學生動手模擬相關結構,促進學生理解。
教育改革之后,教學思路發生改變,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等均增添了新的要求,自然也不能延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工作,數學教師應時刻銘記自身教育引導者的責任,主動創新教學理念,關注成長中的每一個學生,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靈活選取教學方式,以高效實現高中數學承上啟下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翔,王尚志,張思明,胡鳳娟.關于高中數學課程性質與基本理念的新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18(01):22-26.
[2]黃翔,童莉,沈林.從高中數學新課標看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18(08):75-79+113.
[3]鄭波.關于高中數學有效教學設計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117.
作者:閆成平 單位: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平泉中學
- 上一篇: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的應用探討
- 下一篇:數學史融入初中數學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