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數學多媒體網絡的輔助實踐

時間:2022-06-11 10:00:44

導語:中學數學多媒體網絡的輔助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學數學多媒體網絡的輔助實踐

1新課改下中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網絡的應用

1.1預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新課改要求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而多媒體網絡輔助功能恰恰能夠發揮其直觀、便捷、互動、跨越時空的作用,將學生迅速帶進數學教學情景之中,讓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新鮮感。傳統數學教學大多由教師事先準備教學內容和訓練題目,教師講解之后就是練習和作業,數學學習完全成為教師的“獨角戲”,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更不要說突出什么主體地位了。多媒體網絡介入數學教學之中,打破教師傳統“一言堂”教法,讓數學教學形式發生巨大變化。

1.2實現網絡教學,強化人機交互能力

傳統的單機型人機交互只是人與計算機的交互,實現網絡教學之后,直接將網絡介入課堂教學,教學時空獲得無限擴展。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海量信息篩選教學適用內容,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人與計算機、人與人之間的交互,讓學習實現空間超越。這對擴大學生視野、豐富思維都有重要幫助。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也能夠根據自己學習實際選擇練習和作業,甚至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網絡教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學生最樂意接受的形式。

1.3加強視覺沖擊,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學生接受知識信息有多種渠道,我們傳統教學也強調學生要動手、動嘴、動心,但在具體實踐中,學生只能憑借視覺與聽覺來感知教學內容。多媒體網絡引入課堂,不僅能夠強化視覺效果,還能豐富聽覺角度,更重要的是提升動手操作的能力。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數學課堂學習氣氛就會生動起來,在愉快和諧的環境里,學生也易于接受,這對提高學習效果當然能夠產生助力。有研究表明:人類獲取信息83%靠視覺、11%靠聽覺。多媒體網絡的最大功能就是要增加學習內容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力,讓學生在靈動的畫面和悅耳的聲音里找到學習樂趣,激發數學學習靈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如向量的加減運算,學生感覺很抽象,教師也很難講解清楚,如果采用多媒體演示,就可以直觀看到向量平移的整個過程,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讓學生掌握向量運算的特點,這就是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視覺沖擊作用帶來的效果。

1.4增加課堂容量,實現重點難點突破

傳統數學教學中,教師在進度面前感覺很吃力,紛紛表示“進不動”。究其原因,這就是學生接受能力太有限所致,很多教學內容落實不下去,教師感覺著急,學生也感到壓力山大。多媒體網絡進入課堂之后,教師節省了大量講課時間,把課堂時間還給了學生,學生從多媒體網絡文字、圖形、圖像、動畫、音頻和交互式網絡等形式中,快速獲取大量教學內容信息,對教學內容領會與掌握更直接有效,課堂教學內容逐漸增加,提高了教學效果。數學教學中有諸多重難點內容需要實現突破,傳統教學中,都是由教師采取反復講解、學生多次板演練習,才能得到解決。多媒體網絡介入之后,就可以用多媒體加以演示操作,不僅圖文并茂,還將重點難點內容簡單化、直觀化了,把教學內容難度系數降低,自然就有高效率。數學中函數學習應該是多數學生感覺很頭疼的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很容易進行難點突破。例如《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學生對內容的認識就比較機械膚淺,大多是靠機械記憶,遺忘也很快。教師可以用多媒體進行相關演示,給學生提供直觀感覺機會,以便建立感性認知。在認識一次函數性質時,當參數b取固定常數時,對參數k進行調整,取值可以由小到大、由大到小、由正數到負數,圖像傾斜的變化出現規律性調整;再用同樣的方法,讓k取一常數,對參數b進行調整,也可以獲得圖像的平移變化規律。教師幫助學生觀察分析總結,就可以明晰圖像的性質,進而掌握一次函數的性質。

1.5豐富學習方式,培育學生抽象思維

新課改要求學生學習要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等特點,而多媒體網絡教學恰恰能夠滿足這個要求。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實際,自由選擇學習內容和練習作業,不僅如此,還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有力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往學生合作學習就是一個課堂小組討論,不僅難以形成全覆蓋,多數情況是討論形式大于效果。多媒體網絡中的生生互動范圍可大可小,討論內容也并非老師統一設定,討論層次性、針對性都處于動態之中,討論充分效果良好。師生互動應該是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互動環節,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當然就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多媒體網絡引入課堂,教師講課時間少了,但其主導地位并沒有因此減弱,而且師生互動的形式已經不是過去教師問學生答,而是形成更多互動層面。教師可以和學生平等地參與內容討論,學生也不用顧忌太多,討論氣氛融洽,其效果自然就顯現出來。多媒體介入課堂,就可以把一些抽象的概念用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直觀展示,學生通過形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就可以建立抽象思維體系,這對提高學生數學能力極為有利。如學習多邊形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等進行圖片演示和演變。如在學習立體幾何“圓柱、圓錐、圓臺和球”時,就可以用“幾何畫板”以直角三角形一直角邊、矩形一邊、直角梯形垂直底邊的腰所在的直線為旋轉軸,其余各邊旋轉而成的幾何體的動態過程,讓學生很直觀地了解幾何體的形成過程,并從中感悟旋轉體的本質屬性。教師還可以利用“超級畫板”、“玲瓏幾何作圖工具”等數學教學軟件,為學生制作更豐富的圖案圖形,便于學生直觀學習。

2教學中多媒體網絡輔助功能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網絡教學能夠給數學教學帶來眾多便利,特別是多媒體強大的視覺互動功能,可以對數學教學進行輔助和技術補充,讓數學教學由繁到簡、由難到易、由抽象到具體。但是,多媒體網絡在教學的運用還是要注意一些問題,不然就有可能是適得其反。

2.1多媒體網絡運用要適時適量

多媒體網絡教學的確有其優勢,但多媒體網絡運用于教學也不能無節制,不管什么內容都使用多媒體當然是不妥當的。再者,多媒體網絡只是教學輔助,什么時候也不能喧賓奪主,絕對不能把數學課變成純粹的計算機信息課。多媒體網絡不能完全取代教師在數學課的主導作用,該講述的地方還是需要講述。只有讓教師這個主要因素和多媒體這個次要因素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形成優勢互補,取得最優教學效果。

2.2課件制作要體現靈活實用

課件制作體現的是教師課前備課的意識和技術,因為不同教學內容需要不同課件制作風格,而且還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做到統籌規劃科學安排。要注意課件的實用性和針對性。不同班級學生基礎不一樣,教師在處理課件時也要體現不同側重點。課件制作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一些教師就會圖省事在網上下載現成的課件就去上課,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網上的課件未必就適合本班級學生,弄不好就會起到反作用,學生看不懂教師講不清,這當然是很尷尬的事情。

2.3適時反饋多媒體教學效果

多媒體網絡教學不能淡化教師的作用,在課件展示時,教師要根據實際進展情況及時進行調研,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多媒體課件不能成為傳統“滿堂灌”教師的替身,一味執行課件環節,忽視學生接受效果,這和不使用多媒體又有什么區別呢?因此,教師要注意收集多媒體課件實施效果,要讓學生及時反饋,提出問題。隨時對多媒體課件進行調整,使多媒體課件為服務教學發揮正能量。

3結語

通過實踐已經證明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的重要性,特別是對豐富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對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促進性、對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化等方面都有著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使用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也是時展的需要,提高多媒體網絡運用效果,已經成為數學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作者:周可浩工作單位:南寧市第四十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