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12-09 09:20:15
導語:獨立學院數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的背景下,教育改革再次成為高校的重要工作。本文探討獨立學院中數學類課程的教學改革,從教學目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等多方面出發,旨在探索一條適合獨立學院的新時代應用型本科人才的道路。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數學;教學改革
一、引言
隨著全國教育大會的召開以及教育部2019年工作重點的部署,所有的學校都需要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四個回歸”的要求,特別是在新時代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指引下,本科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其中本科獨立學院面臨更大的轉型定位壓力。隨著越來越多的獨立學院轉設,是否能創辦出一所應用型有特色有競爭力的學院變得尤其重要。各國政府其實都有一套本國的公共教育體系,規定著學校的教學內容,推行直觀可見的考試系統。在我國,政府一直都在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正規教育,也就是我們說的標準化教育在其課程大綱中,對于教學內容都有著以年度為單位的嚴格規定,最后通過標準化的測試來檢測教學成效,英國、法國、德國目前都是如此,有一些國家相對寬松,比如芬蘭、蘇格蘭、以及美國和新加坡。這種現代教育是由工業革命催生的,我們現在理所應當的認為孩子到了年齡就得上學,按部就班的完成12年的義務教育,上學變成了一種自然屬性,實際上,大規模的公共教育系統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產物,大多出現在19世紀中葉,作為工業革命的一部分,所以從一開始大眾教育就具有很強的社會目的性,在美國,大眾教育的目的是創造一種維護健康民主的公民教育,有的人甚至認為大眾教育是一種社會控制。而大眾教育的模式確實幫助很多國家走出困境,對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我國。但想要改革成功需要很長的時間。大學數學是大部分本科專業的基礎課程,數學課程看起來既不像專業課程一樣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也不像藝術體育類課程那樣有趣。對于許多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數學基礎一般,學習沒有主動性,學習的功利心比較重。但數學的學習有其必要性,樹立正確的數學觀在未來會有更強的競爭力。探討應用型本科獨立學院的大學數學課程改革非常有必要。
二、獨立學院數學教學現狀
改革真正落實到每一所學校,不論是小學、中學、技校還是高等院校,要想通過國家層面具體改革措施的制定來進行改革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整個大的教育體制內找出符合自身的創新空間,這其中就需要領導者的遠見和壯士斷腕的決心,否則無論怎么談改革都是空談,不能落地。數學這門學科很多人認為是可學可不學的,實際上這是一個深深的偏見。如果不能理解數學的思維方式可以說現在的一切東西都失去了基礎,數學不是簡單的計算幾個公式,而是一種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為什么世界上所有國家從教育開始,啟蒙發展的時期就一直要求學習數學,有了大眾教育后,就算有了標準的課程體系,也要求學習數學,數學之所以讓許多人望而卻步,是因為過度強調其計算,而忽略了其本質想要傳達的思維過程。當然,這都是因為要迎合標準化考試造成的。無論未來學校的專業建設要如何改革,數學一定是最基礎的最需要學生掌握的,也許是用于培養學生的思維素養,也許是后續專業課程的要求。數學課程的開設涉及到大面積的學生,如何改革變得尤其重要。高等數學作為所有理工科大學的基礎必修課程必須開創一條符合自身發展需求的道路來。大學數學的基礎課程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學習,根據專業的不同,要求不同,課程的學時有所差別。數學總給人以抽象的感覺,極少在真實問題中使用。許多學生光是提到數學就覺得難,感受不到學習數學的作用,不知道與自己的專業有何聯系,沒有學習動力。針對這些問題近年來各高校都做了很多的教學改革工作,但成效并不大,用到的教學改革方法中有目前比較流行的CDIO教學改革,有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形式。改革方法沒有最優,只有最適合。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高校應該根據自身的特色和發展方向進行合理的教學改革。本文針對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一些改革方面的探索,期望能在實踐過程中逐步改變學生的認知,改變學習態度,化被動為主動,真正提升自己的認知,而不僅是為了修學分而機械的學習。
三、獨立學院數學教學改革實踐
在獨立學院中,有經管等文科類專業為主的學院,也有理工類專業為主的學院。前者數學課程開設的學時較少,且學生大多是文科生,數學的基礎相較理科生要差一些。所以,不同類型的獨立學院的課程改革從教學目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和考核方式上都不可能相同。以下主要針對偏文科類專業的獨立學院來進行數學改革的探討。(一)調整教學目的。1.傳統教學目標的缺陷。通常一個課程的設立目標都是與各專業院系的培養方案緊密相關的,各個院系的培養方案又緊緊圍繞學校的辦學定位來制定,培養方案是否合理主要取決于最終的就業率。提到就業就不得不提“學以致用”這個概念,大學數學課程一直以來都是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但學生學習起來不甚其煩,老師教學過程中形同“念經”。這都是因為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仍然是傳統意義上的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等聽起來頗有道理,但實際并不適合文科類專業的獨立學院學生。他們大多數都是中學階段數學處于中下游水平,大量的題海戰術早已經磨滅了他們想要提升思維能力的述求,反而是更實際的解題需求,這很難要求他們能夠具備多么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2.制定新的教學目的。針對課程學時少,學生基礎差,教學內容多的現實特點,為了讓學生能對該課程有整體系統性地認識,就不能拘泥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學習的目的已經不再是考試,應回到學習本身,“學”就要有所“得”,得到的應該是數學獨有的方法論,能夠將之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和運用能力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重新打開學生認識數學的視野,調整他們的聚焦點,打消他們畏難的情緒,重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將學習數學與建立新的世界觀對等起來,只有從更高維度為學生打開一扇窗,才有可能改變傳統的認知。這對教師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因為目前大多從事高等教育的老師曾經都是接受的傳統教育思想,如果進入教師崗位后沒有與時俱進,堅持終身學習,那無論在教學中采用什么改革方法都是形而上的,最終成效甚微。(二)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所有的教學目標都需要通過合理的教學方式和設計適當的教學內容才能落地,這一步非常重要,許多時候想法是好的,但實施的效果差強人意。1.好的大學數學教學方式探討。沒有好的教學方式,只有更適合的教學方式,數學教學常常給人的印象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大多高校都采用類似翻轉課堂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氛圍,以期能激發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提高積極性,但大多時候反響平平,最后慘淡收場。有時還會發現由于課堂時間太多給了學生,目標教學內容完不成,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差。其一是因為“度”沒有把握好,讓學生參與進來的初心是好的,但時間不好把控,會影響課程整體效果;其二,數學基礎課程教學大多是大班教學,并不適合大面積搞翻轉課堂等改革方法,同時還高估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對于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教學方式上并不需要做出太大的調整,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基礎上,應該改善的是老師的講授技巧和方法。最好是“抓大放小,個別突出,俯瞰全局”。2.教學內容的“美顏處理”。大學數學課程從內容上看,多且雜,其根系更是盤根錯節,基礎差的同學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在內容的教學上不需要使用放大鏡,應該使用“美顏相機”,不需要砍掉內容,這會導致整個數學體系的框架崩塌,只要在內容講解上“站遠一點”,意在理解內容傳遞的方法論,不要太在意細枝末節的地方,否則會因小失大,不利于構建整個數學觀。(三)調整考核方式。考核其實是雙向的,既對老師也對學生。要讓老師安心,專注于課堂,專注于學生,給足夠的空間和信任與老師。要推進教師的培訓,再談改革,否則具體負責改革的教師自己都沒有能夠對改革有充分的認識,怎么改善教學,還按以前自己學習時老師教的那一套么,難道不就是因為那一套已經過時了才要改革嗎。培訓內容比如系統學習目前先進的成功的教育教學改革模式,系統的學習如何與學生有效溝通交流,如何進行班級管理,如何評估覺察學生的特長天賦等。對于學生而言,考試始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對一個人學習成效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試成績其中一部分的比例由平時成績構成,這部分可以涵蓋許多指標,能一定程度上體現學生的綜合表現。一般認為考核方式決定著教學方式,所以考核方式不改革的話,教學改革就很難實現。因此,許多高校紛紛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花樣眾多,除了卷面成績,還增加了作業,實踐報告,課堂表現,項目展示等等部分,看起來非常的全面,但真實效果并不若想象中的好。這種方式其實不適合文科類的獨立學院學生。更有效的方式是在試卷的題目設定上改革,注重知識網絡架構,與授課的內容呼應,強調其方法,弱化套路和難度。
四、結語
改革真正要落地,需要很多細碎的工作和詳細的方案,但是只要把主要矛盾解決了,那么其他的次要矛盾就非常容易了。工業化時代造就了傳統的教育方式,未來的教育一定要與時俱進,改革勢在必行,要真正領會“回歸教育本質”的思想,切忌依葫蘆畫瓢。本科教育改革的路還很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一定是需要教師先自我升級,才能教學升級。數學基礎課程改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根據各個學校定位和自身情況的變化慢慢探索出一條適合的路來。
【參考文獻】
[1]張現強,周霞,羅秋原.高校應用型轉型背景下數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大學教育,2018(5):50-52.
[2]陸生琪.應用型民辦本科院校大學數學教學改革探索[J].三江高教,2015(1):24-28.
[3]詹涌強.基于獨立學院的高等數學課程改革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6(6):142-145.
[4]王雅麗.高校經管類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9):112-114.
[5]王勤國.高校高等數學課程體系的改革探索[J].高教學刊,2018(18):135-137.
[6]付琦,聶明.基于CDIO的創新型教育模式在應用型高校數學課程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1):185-188.
作者:張詩靜 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