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思想培養策略

時間:2022-07-15 03:28:11

導語: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思想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思想培養策略

[摘要]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數學建模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首先分析了制約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最后,結合農村教育資源和師資條件的現實情況,提出了農村小學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以及學生要加強課外知識拓展的策略以培養農村小學生的建模思想。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建模;培養策略

所謂數學建模,是指通過抽象、簡化、假設、引進變量等方法,舍去與實際問題無關的因素,保留其本質屬性和數學關系,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以形成某種數學結構,再利用所形成的數學結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在教學中合理運用數學建模思想,可以彌補傳統教育的缺陷,可以提升學生的主動探索能力、創新能力、學習興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數學建模教學方式,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變革和創新,更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能有力地推動小學數學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

一、影響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思想培養的問題

1.閱讀理解能力欠缺。由于絕大部分學生家長沒有充分理解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小學生都是閱讀“零基礎”入學的,在上小學之前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受到農村教育資源的限制,很多同學并沒有讀過除了數學教材以外的其他的有關數學的書籍;少數閱讀過課外數學讀物的同學則因為從小沒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對數學讀物理解不透或者產生錯誤理解,進而產生抵觸心理。閱讀理解能力是數學建模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的相關知識比較缺乏。2.邏輯推理能力欠缺。多數同學在做數學題的時候只是完成了老師布置的任務,很少有同學在做完練習題后對題目進行歸納總結、舉一反三,沒有初步形成邏輯推理的能力。因此,解題思路比較單一,容易產生思維定勢,不具備基本的數學思維能力。3.抽象概括能力欠缺。抽象思維能力是數學建模的基礎。抽象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將具體的數學活動轉化成數學問題,形成初步的數學建模思維。大多數農村小學生遇到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時,不會從數學的角度去理解問題。歸納概括能力也是數學建模必備的能力。大部分小學生本能地將數學問題的各個知識點孤立起來,不能對眾多的數學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找出其中的必然聯系。4.計算能力欠缺。粗心大意是小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很多小學生都因為馬虎、不認真而導致數學計算結果錯誤。由于一味地追求高分,很多小學生在數學計算過程中只重視計算方法和計算結果,很少有學生去思考“為什么要這樣算”的問題,從而對于計算過程缺乏興趣和耐心,導致小學生在做數學計算時馬虎應對,計算能力大打折扣。5.獨立解決問題能力欠缺。小學生在面對數學難題時,多半不會積極思考;大部分同學都是向老師或者成績好的同學尋求幫助,有的甚至直接忽略;普遍缺少獨立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即便有少數同學愿意自己積極鉆研,但由于思維比較局限,對書上的例題不能舉一反三,很難把書上的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聯系起來,數學建模思想較難形成。

二、影響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形成的歸因分析

1.農村小學教師缺乏建模教學思想。大部分農村小學教師對義務教育階段小學數學課程目標了解不到位,沒能充分領悟國家要求培養小學生數學建模的思想的精髓。很多教師尤其是年長的教師在教學中主要依賴歷年的教學經驗,普遍缺乏補充數學建模知識的意識和行動,不能有針對性地對數學建模思想進行循序漸進的教學設計,對新教材中增加的有關數學建模的教學環節和板塊也不夠重視,因此很難將數學建模思想滲透到日常的教學中。此外,農村小學教師很少有機會參加有關小學數學建模教學培訓的機會,很難拓展自己在數學建模教學方面的視野,自然也就很難真正建立數學建模教學的思想。2.農村小學生普遍缺乏數學建模素養。數學化是數學建模的基礎,只有使現實問題數學化,讓其變成數學問題以后才能對其進行建模。因此,數學化思維在小學數學建模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農村小學生由于沒有在課堂上得到老師適時的引導,沒有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數學化的意識,其數學建模思想很難形成。同時,由于農村小學相對匱乏的教育資源,學生課外閱讀的廣度和深度普遍較低,學生的認知能力普遍不是很強。因此,學生在做數學題時很難對各類題型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很少能透過現象找出其中的本質數學關系,自然也就很難建立基本的數學建模思想。此外,發散性思維和創新意識對于數學建模思想的形成也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由于農村小學生平時接觸新鮮事物的機會普遍較少,其思維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都有待提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數學建模思維的形成和發展。

三、農村小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培養策略

1.轉變教學觀念,建立建模教學思想。首先,農村小學要積極更新和補充數學建模教學方面的圖書和資料,為老師提供數學建模教學設計的素材,逐漸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意識。定期組織教師參與數學建模培訓和觀摩數學建模課堂對于豐富教師的建模思想和提升教師建模教學水平也是非常有意義的。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建模知識的熱情,學校應積極開展關于數學建模的各類課外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了解數學建模,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建模思想和熱情。2.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數學建模教學水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數學建模思想為指導重新審視教材,運用數學建模思想進行教學設計并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走入課堂教學情境,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以逐步增強他們的數學建模意識。精準的計算必須要建立在透徹理解的基礎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么算”而不是僅僅教會學生“怎么算”,這樣才能逐步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為數學建模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課下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根據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學生找出數學習題背后的數學問題。3.加強課外知識拓展,打好數學建模基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要有意識地選擇數學方面的書籍,這樣不僅能拓展知識面,而且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數學素養。同時,小學生要學會觀察生活中的細節,體會其中蘊藏的數學原理,理論聯系實際,積累建模經驗。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運用數學建模思想,能有效地推動小學數學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在此基礎上,農村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周燕.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模型思想的融入[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2]鄭敏芝.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亞太教育,2016(21):30.

[3]史林霞.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欠缺與培養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6(17):60-61.

作者:謝 影 單位:安徽肥東縣費集學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