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藝術體現與訓練

時間:2022-05-06 09:08:00

導語:舞蹈藝術體現與訓練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舞蹈藝術體現與訓練

舞蹈是以人的肢體語言為手段表現語言文學和其它藝術手段難以表達的、人們內在的、深層的精神世界,它包括情感、思想、性格、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以及人自身內部的矛盾沖突的一類實踐。舞蹈是一種綜合藝術形式,是表現和抒發人的情感的藝術,是人的內在情感沖動所引發出的人體動作的外化。任何藝術形式的目的均于以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現人們的感情和思想,這是一切藝術的特點和根本規律。舞蹈也不例外,離開了藝術的形象,舞姿就不可能給人以美感。由此看來,舞蹈的目的在于運用肢體動作塑造人體美的形象,這是自身的突出特點。“舞蹈”存在于“藝術”之中,是“藝術”重要的組成部分。

舞蹈與藝術中國學者哈九增主編的《藝術教程》一書中對“舞蹈”的論述:“舞蹈是通過富有節奏的、經過提煉和組織的各種人體動作和造型來傳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樣式。”中國學者杜紅燕在《試論體育與舞蹈的關系》一文中對“舞蹈”的論述:“舞蹈是人類表達情感,表現自我生命意識和生命價值的一種形式。”國外一些舞蹈家認為:“舞蹈是身體的一種有節奏的運動”、“舞蹈是一種通過藝術形象來揭示人的思想感情的藝術,而舞蹈的藝術形象是由形成一定體系的人體姿態有節奏和有組織的變換構成的。”各國在對“藝術”的論述中普遍認為:“藝術”包括語言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造型藝術(包括繪畫、攝影、書法、雕塑、建筑藝術、工藝美術等)、表演藝術(包括音樂、舞蹈、曲藝、雜技等)、綜合藝術(包括戲劇、電影、電視劇等)。

當然,分類是相對的是使之更具有條理和科學性,很多學科與藝術相互依存與交叉,為的是使藝術更加豐富。如:表演藝術中的舞蹈藝術往往與造型藝術、舞臺美術、運動學相結合。隨著我國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科技的不斷發展,舞蹈藝術的科學研究和文化藝術研究也慢慢地呈現出向深度、廣度方面擴展的特點。在舞蹈學科領域中對舞蹈與藝術概念理解的內涵無限制擴大,因為舞蹈藝術的傳播與手段的運用越來越豐富,舞蹈形式存在于人們在娛樂享受和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中、以及以參與自覺意識支配的身體動作為主要手段,對自己的身心進行改造并臻于完善的實踐之中,且對舞蹈與藝術概念內涵的認識也越加透徹。

提高舞蹈技藝與增強表現舞蹈技藝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舞蹈表演的技巧性,如高跨度的騰空跳躍,急速的多圈旋轉,柔軟的身體和慢動作的控制,以及身體各部分的表現能力等等;二是舞蹈語言的運用和對人物性格、內心情感的細致深入的刻畫等方面所具有的藝術技巧和表現能力。表現是指人內在的情感在外部動作表現的形式,是人們通過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來抒發內在情感的能力。通過肢體的技能訓練,使人體成為具有表現力的藝術肢體,各部肢體的總和工程舞蹈藝術的手段,以此表現人的思想、感情、性格以及人與外界之間矛盾沖突為目的,亦是以情感體驗為主題的傳播形式和接受方式。舞蹈是通過人的身體動作與舞蹈自身的特征,體現人的思想內涵與的情感的抒發。舞蹈不僅是舞者自身的表現與審美,更多的是表現音樂與舞蹈的律動和大眾的審美。

當然,舞者的表現內涵十分的豐富,包括技術的嫻熟、作品的理解、音樂的感覺等等。只有很好的把握這些因素,舞蹈者的肢體與內心情感的才能充分協調,才能夠表達出豐富的內涵,才能讓人們讀懂舞者肢體語言的特性。就是說肢體語言是通過舞姿與音樂和情感的結合來達到內容與形式、內涵與外在的和諧統一。在表演的過程中,外在的力量強化內涵表現力,內在的情感帶動外在肢體表現從而產生藝術魅力和藝術感染力。只有將人的情感和體驗與藝術的表現融合在一起,使舞蹈的動作與表情完全為舞蹈服務,才能產生撼人心魄的藝術魅力。概括地說,就是要形神兼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