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文化產業研究
時間:2022-11-25 05:34:00
導語:公共圖書館文化產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縣級公共館走文化產業之路的發展項目和優勢條件,引導圖書館工作者在政策許可下,抓住機遇,用發展文化產業來建設圖書館事業,從而擺脫困境,走出低谷。
【關鍵詞】縣級公共館產業項目發展優勢
一、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縣級公共館普遍存在經費不足問題。所謂事業經費,實際上也僅是職工工資,除此之外,所乘無幾。購書經費單列問題在很多縣級公共館未得到落實。隨著地方經濟的發展,通過招商引資興建步行街、商住樓已成為各地發展的趨勢。甚至好多地方的圖書館在政府部門的決策下,由繁華的黃金地段移到偏僻的縣城郊區,將繁華地段建成商業區。地理位置的優勢一去不復返了。
由于經費問題、地理位置問題,新書少、路途遠問題,讀者隊伍受到很大影響。如此困境,圖書館該如何擺脫,很明朗的一條路,就是發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擺脫困境,尋找文化產業發展的項目
文化產業指從事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圖書館作為文化事業單位,主方向是不變的,但不能坐以待斃。圖書館有書刊、有計算機、有信息管理人才、有讀者群。根據各館實際情況,在做好陣地服務的同時,可開展以下文化產業發展項目。
1、書刊――銷售、租借、流動書箱、地方文獻展、節日專號報刊展。
2、計算機網絡――音樂吧廳、網吧、電子讀物、數據記錄服務、計算機培訓、打印社、網頁制作、檢索服務。
3、少兒圖書室――“紅讀”活動、集郵世界、棋藝天地、作文培訓、文化用品專賣。
4、多功能報告廳――軍民共建、文企共建、培訓中心、專題講座、會展服務。
圖書館發展文化產業主要在提供服務的開發上作文章,不象其他文化單位能在文化產品的生產上進行開發,由于局限性,文化產業的收入可能不高,但服務渠道多,范圍廣,積少成多,以此補充圖書館經費的不足。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和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入研究,圖書館的產業之路也會越走越寬,越來越步入正軌。
三、圖書館走產業發展之路的優勢
圖書館建設的發展歷年來都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視和支持,基礎好,底子厚。雖然有些地區的圖書館由于各種原因暫時處于困境之中,但圖書館的優勢具有很大的潛力可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設備優勢。隨著計算機的普及運用以及圖書管理的現代化軟件的使用和寬帶網、文化網、教育網的鏈接,為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堅實的服務載體。這些載體將為圖書館開展各項有償服務和開辟各種服務渠道提供方便。隨著現代化設備進軍公共圖書館步伐的加快,網絡化格局的出現,公共館的藏書空間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由以前單一的物理館藏變成現在的“物理館藏+虛擬館藏”。上網已成為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的強有力武器。因此設備優勢為圖書館走上產業之路提供了發展的平臺。
2、人才優勢。(1)圖書館員經過多年的工作積累,各科室各崗位對其服務內容、讀者對象、管理的書刊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和記憶。(2)圖書館員本身的專業特長。有學圖書情報的、有學信息化管理的、有學計算機專業的。(3)業務培訓。包括互聯網知識的培訓,計算機和管理知識的培訓。經過培訓掌握技能為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打下基礎。
3、讀者優勢。“讀者第一”是圖書館服務永恒的主題。(1)持證讀者。他們對圖書館有種依賴性,無論是消譴需求還是寫作需求、或其他方面的閱讀需求,他們第一想到利用圖書館。(2)潛在讀者。這些讀者也是我們的寶貴資源。他們大多是在圖書館搞活動期間邁進圖書館門檻的,也有在他人的影響下走進圖書館的。總之,我們要主動挖掘潛在讀者的資源,抓住這批讀者線索,不失時機地搞好咨詢、聯絡、做好宣傳工作。(3)“讓用戶成功”是新時期圖書館讀者工作的用戶戰略。以前由被動式的“滿足用戶需求”變為現代主動式的“讓用戶成功”,這一服務方式的改變,將對圖書館的讀者產生很大的影響。由于用戶得到成功,所以對于一些有償服務,用戶也能接受。
開放時間優勢。多年來公共館一年365天全天候開放為讀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尤其是雙休日、節慶日的開放,更彌補了學校圖書館及其他專業圖書館的不足。
四、應用好文化產業發展政策
要及時掌握文化產業發展政策,尤其是優惠政策,對圖書館走產業之路的發展方向、開辟渠道、通力合作都將起到引導作用。要認真學習和領會《江蘇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設規劃綱要》和《江蘇省文化產業“十五”發展規劃》精神,運用好有關的政策,使圖書館文化產業的發展之路步入正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運用各項優惠政策的同時,切記:要重合同,守信用。這是我們公共館在文化事業建設中永久維護的職業道德。同樣,在文化產業發展中這一職業道德也將是我們賴以同社會上其他行業競爭的生命護身符。
五、在辦班上做文章,充分發揮社會大學的作用。
圖書館有多媒體教室、有計算機設備、有網絡資源、有分散在各部門各單位的讀者群,還有高素質的圖書館員。這些資源都為圖書館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何運用和發揮好這些資源優勢來發展文化產業,是目前縣級公共館必須盡快出臺并運轉的必由之路。辦班是最基礎、最穩定的辦法之一。圖書館可以與社會多方聯系,通力合作,在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在掌握各項優惠扶持政策的前提下,深挖社會資源,開動腦筋,掌握信息。如與公安局聯系,協辦“保安培訓中心”;與教育局聯系,協辦“圖書館員培訓、實習基地”;與人事局聯系,協辦“辦公自動化培訓班”等。通過辦班培訓,不僅使圖書館的產業之路穩步發展,而且還提高了圖書館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真正起到了圖書館是沒有圍墻的社會大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海泉,胡玉文·公共圖書館服務思想、方式及人事制度變革初探·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2)
2趙莉,肖雪·信息服務引進營銷理念問題研究·圖書館雜志,2001(10)
3呂建輝·我國圖書館創收的調查及分析·圖書館雜志,2001(1)
4劉炳延,易菲·論網絡時代信息服務的發展趨勢·江蘇圖書館學報,2001(6)
5施春林·圖書館產業化理論初探·21世紀中國圖書館建設與發展,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