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藝術教育融入數學教學
時間:2022-01-23 11:04:03
導語:如何把藝術教育融入數學教學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只有把藝術教育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才能使數學教學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只有把藝術教育融入數學課堂,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又能受到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關鍵詞:枯燥無味;數學教育;課堂教學;融入;藝術教育
數學在很多人的眼中是枯燥無味的,這是因為數學經常以法則、規律、公式、數字出現,其知識又過于嚴謹,跟其他學科比起來不如其他學科那樣生動有趣。這種思想也導致了很多學生不愛學,更談不上讓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以至于學不好。因此只有把藝術教育的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才能使數學教學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充滿活力。只有把藝術教育融入數學課堂,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又能受到藝術的熏陶和美的享受。那么,應如何把藝術教育融入到數學教學中,下面談一談我個人的看法。
一、滲透語言的藝術美
數學課堂教學就是教師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評價等,這些都要依靠教學語言來實現。教師在教學中,語言要盡量親切、生動、幽默,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口+口=10時,教師這樣比方:“‘兩個窗戶后面藏著’許多神奇的數,聰明的小朋友,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看誰找得多,誰的本領大?”這樣一來,很多小朋友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都爭著要回答。親切、生動、幽默、有趣的教學語言,再加入一些兒歌可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化解數學教學內容的枯燥、無味,使學生能從原來枯燥、無味的課堂中得到樂趣,還能學到知識。如為了讓學生能很快的記住哪幾個是大月哪幾個是小月,我們可以準備一首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用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有點不一樣。
二、在故事中教學數學,去感受、欣賞藝術美
在數學教學中穿插一些小故事,可以使枯燥的數學變得妙趣橫生,也可以大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習分數比大小課前可導入《唐僧分西瓜》的故事:師徒4人來到了女兒國,他們口渴得要命,一個賣西瓜過來他們買了一個大西瓜,唐僧說:“這里把西瓜分成西瓜的1/2,1/3,1/4,1/5,你們挑吧。”豬八戒挑了1/4的,他高興地說:“我肚子大,得吃大的?”小朋友,他說的對嗎?學生聽完后都躍躍欲試想表現自己。學習《可愛的企鵝》一課時,可對同學們講:“同學們,你們看過動畫片《海爾兄弟》嗎?海爾兄弟經常和爺爺一起到世界各地去探險,春暖花開的這一天,海爾兄弟和爺爺又登上熱氣球出發了,不一會兒,熱氣球飄到了南極,在這里他們看到了許多可愛的小企鵝(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這時,海爾兄弟又發現了新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小組互相說說,看哪一個小組發現的問題多。”這樣,孩子們的積極性很快就被調動起來,紛紛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
三、簡筆畫滲透數學教學的藝術美
傳統的講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這時如果能在數學教學中融入一些簡筆畫,這些生動、直觀的簡筆畫一定會使孩子們對數學課產生濃厚興趣。因此,此時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簡筆畫,以直觀形象的簡筆畫為切入口,將課文所涉及的事物形態、結構等簡單扼要地在黑板上體現,就能使數學教學生動、有趣。在教學一年級數學10以內加減法的時候,我經常運用簡筆畫隨手畫一些樹、房子、花朵、小鳥來讓孩子們編應用題,然后再列算式,這樣一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立刻被調動起來,紛紛舉手要回答,對學習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音樂滲透數學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音樂可以調動激昂的情緒,使人的精力更加的充沛,并且富有創造力。在數學教學課堂上插入一段優美動聽的音樂,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例如低年級學生沒辦法一節課都認真聽講,時間一長,容易轉移注意力,做起小動作。這時如果適時的來段音樂,讓學生邊聽音樂邊跟著動一動,學習效率會大大的提高。而高年級的同學容易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時如果邊做作業邊欣賞一段音樂,在音樂中思考,這樣學生肯定更認真。如在教學《左右》時,學完新知識后,此時可以播放兒歌,讓學生一邊聽兒歌一邊做動作,邊聽邊念:拍拍我的左手、拉拉我的右耳、跺跺我的左腳、左手摸右耳……此時師生一起隨著音樂互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很快地被調動起來,注意力也集中了,并鞏固了所學知識。
五、發揮數學教學情景,使數學課堂富有感染力
選取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來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也會學得更快。比如學習《元角分的認識》的時候,第一課時認識完人民幣的幣種和之間的關系后,在第二課時的時候可以在課堂上創設小超市,模擬購物場景,擺上一些商品,在商品上標上價錢,讓學生有的當售貨員,有的當顧客,在購物的同時把學到的知識用上。因為低年級小學生缺乏購物的實踐經驗,在玩這個購物游戲的時候,他們很樂意參與,即認識了各種面值人民幣,也學得愉悅。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探究問題,把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養成探究問題的習慣,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作為數學教師,就要想盡方法讓學生在輕松中學習,在探究中激發興趣。正如梁啟超所言,要趁兒童趣味正濃,給他們一種可以終生受用的趣味。這時把藝術融入數學教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使數學課堂更加形象、生動,還能在濃濃的藝術氛圍中快樂地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
[1]哈斯伊提•依明.淺談藝術類中專數學教學中數學與藝術的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2,(17).
[2]畢麗娜,劉金根.淺談如何提高數學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8,(06).
作者:王瑛珊 單位:泉州市豐澤區第一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