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戰略——政府治理與發展的基礎工具
時間:2022-03-21 05:27:00
導語:行政戰略——政府治理與發展的基礎工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11月3日由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浙江海洋學院共同主辦的全國“行政戰略”研討會暨第五屆行政哲學大會在浙江舟山隆重召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會長郭濟出席會議并作主旨發言。來自全國各高校、部分科研機構的4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研討會共收到論文40余篇,論文主題涵蓋了“行政戰略的理論界定和框架體系、”“行政戰略實施及路徑選擇”、“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與行政戰略的關聯性”、“行政戰略與中國行政改革推進”等研究領域。會議期間,專家學者們以主題報告和集中討論的方式針對這些主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研討和交流。
根據會議論文及大會討論情況,特綜述如下:
一、行政戰略的理論界定及框架體系
關于行政戰略內涵的理解。行政戰略的內涵是研究行政戰略首先要回答的基礎性問題。在我國行政學界長期以來一直沒有行政戰略這一提法,也就沒有通行的行政戰略的界定。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學者們從不同角度對行政戰略進行探討。
有學者從行政哲學的角度,認為行政戰略是行政主體為實現特定的行政目標而采取的有目的性、有意識的、有針對性的謀略。行政戰略是有關實現行政目標的各種戰略選擇的總稱。
也有學者從科學發展的角度提出,行政戰略是行政主體根據對制約行政過程和行政發展的主客觀因素的分析,從全局出發制定的一個較長時期內行政過程和行政發展所要達到的目標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途徑和方法,包括行政戰略目標、戰略步驟和戰略方針。
還有學者從行政管理角度提出,行政戰略是一個行政系統內為實現行政價值或行政目標而進行的全局性、整體性、宏觀性的生存與發展之行政設計。行政戰略主要分為生存戰略和發展戰略。行政戰略與行政策略相對。行政戰略是做正確的事,行政策略是正確地做事,但是二者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也有學者借助對戰略概念的理解,將行政戰略界定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確立,民主政治建設進一步發展的大背景下,為了實現行政管理的科學化和現代化,貫穿于行政決策活動中的指導思想及其指導下的關系到行政管理全局發展的重大謀劃。
總體而言,與會學者們表述雖然不一,但對行政戰略基本內涵的理解比較一致:行政戰略是行政主體為實現行政目標所作的長遠的、全局設計與謀劃。行政組織實行戰略管理能夠對未來發展愿景進行前瞻性思考和設計,從而使行政組織發展更具主動性、全局性、適應性和穩定性。
關于行政戰略研究的意義。目前,我國理論界對于行政管理的研究還主要集中于國家行政管理主體、行政管理過程、方式和規律等方面,缺乏從戰略層面進行研究。因此,對行政戰略理論的深層理解與發掘,既可以使宏觀戰略理論得到更好拓展,又可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發展與國家建設。
有學者從理論的角度闡釋行政戰略的意義,認為行政戰略管理已經成為當今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管理的核心內容和必須致力于解決的重要管理問題之一。行政戰略研究對于克服傳統公共行政學的局限性、實現公共行政學研究范式的轉換具有重大意義。行政戰略研究超越了傳統公共行政的政治與行政二分模式和韋伯科層制的局限,實現了管理與行政、組織內部管理與外部環境、上級與下級成員之間的三重整合。
也有學者著重強調行政戰略研究的實踐價值,認為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加之西方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影響,我國政府通過對所處環境的綜合考量,明確長遠發展目標,確立戰略管理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式,一方面有助于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加快我國政府的行政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
關于行政戰略框架體系問題。作為一種新的理論范式和實踐范式,行政戰略管理途徑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既受私人部門戰略管理的示范性影響,也是政府積極應對環境變化的必然結果。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學者嘗試性地對行政戰略的框架體系進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與探討。
與會學者從內容上將行政戰略分成行政公平戰略、行政服務戰略、行政市場戰略、行政聯動戰略、行政分權戰略、行政整合戰略、行政發展戰略、行政效能戰略等。也有學者結合我國具體情況對行政戰略框架體系進行了分析,認為我國行政戰略包含指導思想、基本目標、戰略重點及主導原則四部分組成。我國行政戰略的指導思想是以人為本;建設服務型政府是我國行政戰略的基本目標;我國行政戰略的重點是社會管理體制創新;規劃行政戰略的必須堅持有利于增強國家行政體系活力、有利于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有利于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等原則性規定。還有學者認為,與私人部門一樣,公共部門也不存在完美的理論框架,針對不同的行政組織環境,行政戰略框架體系應該多樣具體,并且處于不斷完善和發展之中。與此內容相關,有學者提出把專門研究行政戰略的學問稱為“戰略行政學”,認為這將成為行政管理學研究的一個新方向和新領域,從而能夠豐富行政戰略這一主題的研究。
二、對我國行政戰略的理性反思及現實求索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在對行政戰略的理論探討同時,更應關注我國現實情境下行政戰略的實施及發展問題。目前我國行政戰略的現狀、行政戰略的總體設計及具體操作等方面內容在與會學者們研討的主題中都有所涉及。
關于我國行戰略實施的總體設計。有學者從行政生態的角度提出,西方政府改革總體而言是流程改革,中國更重要的是結構改革,結構和戰略相關,應該不僅從行政系統內部考慮問題,應跳出行政系統對中國的改革進行戰略的理性思考和設計。還有學者認為西方的行政戰略已發展成熟,中國的遠期戰略還需加強,中國以往的行政戰略是行政系統內部的自我籌劃,目前中國應該從外部對行政權力進行劃界和定位,并在此理論基礎上提出了四權分割制衡、權力邊界清晰化、公共權力制度化等觀點,這為我國的行政戰略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有學者認為,行政發展戰略在行政戰略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各種行政戰略的總戰略。行政發展戰略是指為了促進行政發展而制定并采取的綜合的、整體的、長期的發展謀略和發展規劃。要反思和重建中國的行政發展戰略,有必要借鑒和厘清西方學者對發展理論的探究所經歷的從經濟視角到人的視角的轉換過程。
另外,有些學者從行政戰略實施的起點進行分析,認為行政戰略實施要考慮其目標和起點問題,我們以往比較擅長描繪未來的戰略目標和宏偉藍圖,對戰略起點關注不多。西方國家的制度設計起點在于尊重個人意志和承認個人利益,所以必然從理論上、制度設計和實踐操作上對公權力進行具體限制,這對我國的實行戰略管理具有很重大的借鑒意義。
還有學者從和諧社會構建的角度闡釋我國的戰略定位問題,認為構建以融合主義為特征的政民關系是我國的現實選擇。我國目前正處于由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過渡時期,傳統體制下的權力缺乏制約狀態沒能克服,解決這一難題實現社會和諧的途徑便是政府與人民群眾融合在一起即融合主義。融合主義的思路能夠推動目前中國經濟發展以及經濟發展基礎上的人的全面發展,能夠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實現。
關于行政戰略的具體實現機制問題。機制創新是實施行政戰略的有效路徑。制度、組織、資金、信息、能力等要素的支持,要素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形成良性運行機制,大大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效能。有學者重點分析了行政戰略的決策機制,認為改革和完善我國行政戰略體系下的決策機制應該做到改革決策評價監督機制、完善決策民意吸收機制、健全決策公正透明機制、建立決策權責一體機制。也有學者關注更具體的基層政府決策機制問題,認為基層政府的戰略設計更為重要,基層政府決策失范負效應更大,更值得關注和研究。還有學者認為行政戰略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行政戰略實施的載體是行政規劃,行政規劃處于設計行動方案環節,是政府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關于目前我國行政戰略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與會專家認為,當前中國行政戰略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具體而言包括行政戰略的價值導向和目標規范之間存有偏差、行政戰略的制定缺乏足夠的動力、行政戰略缺乏長遠性和全局性、個別行政領導者缺乏戰略思維、行政戰略執行力度不夠等,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主要有行政部門強化民主行政、擴大公民有序參與;引入競爭機制和完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加強和改善行政監督;轉變領導者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等具體方式和方法。
關于行政戰略與科學發展觀的落實、和諧社會的構建。有學者提出,在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現代化建設過程中,政府必須不斷進行自我完善和發展,構建新型行政戰略體系。該體系應實現五大轉變:樹立先進行政理念,實現由“主體中心”到“客體中心”的轉變;明確行政戰略目標,實現由“管制型政府”到“服務型政府”的轉變;擴展行政變革內容,實現由“單項推進”到“全面變革”的轉變;規范行政運行機制,實現由“有法不依”到“依法行政”的轉變;理清政府行政職責,實現由“無限行政”到“責任行政”的轉變。
也有學者基于科學發展觀對行政戰略的基本原則和內容等進行了分析,認為行政戰略必須充分體現和切實貫徹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明確行政戰略的以人為本、和諧行政、民主行政、法治行政、效率行政等原則,同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明確我國行政戰略的基本內容,具體包括公平戰略、法治戰略、服務戰略、效能戰略、分權戰略、整合戰略和市場戰略。此外,還有學者對作為行政戰略具體內容的海洋行政戰略進行了集中分析和探討,他們認為加強海洋行政管理是實施海洋開發戰略任務的重要舉措。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小平研究員對研討會作了總結。他說,行政哲學學術研討會始于非典時期,發展于科學發展觀時期,至今已成功舉辦五次,行政哲學學術研討的主題始終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這次會議就是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一次實際行動。現在是行政戰略研究的機遇期,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行政戰略理論研究,并且理論研究要先于實踐發展,這樣才能指導行政戰略實踐,才能適應我國行政體制改革的現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