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國企思想政治的有效性
時間:2022-08-08 03:48:18
導語:提升國企思想政治的有效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有企業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著光榮的傳統。國有企業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的投入和支持都是其它所有制企業不可比的。從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情況看,一方面,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總體上是富有成效的,在提高員工素質、推動企業發展上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投入大,但成效不明顯的現象在一些單位還普遍存在。如何提高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是值得重視和需要認真解決的問題。
一、堅持以人為本,把為了員工、服務員工和促進員工全面發展貫穿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終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堅持以人為本,這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核心問題。
1、黨的宗旨決定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章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總書記也多次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要牢牢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和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真心實意為人民辦實事、做好事。黨的宗旨是黨的各級組織一切活動的根本目的,也是黨組織一切言論和行動所遵循的準則。國有企業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黨的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企業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須遵循黨的宗旨。具體地講,國有企業堅持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黨的宗旨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務和根本動力。
2、人的本質揭示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人,而人的核心問題是人的本質,對人的本質的認識是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的理論基礎。人的本質是什么?馬克思和恩格斯對人的本質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科學的探討。他們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根據這一科學論斷,人的科學內涵包括:第一,人的本質是社會性的。從人的存在來看,人既有自然屬性,又有社會屬性,但人是“社會的存在物”。第二,人的本質是具體的、實踐的,不是抽象的,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和關系中的人”。第三,人的本質是綜合性的,不是單一的、孤立的,是物質關系和精神關系的統一。第四,人的本質是發展的,不是永恒不變的。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具有自然性、社會性、實踐性和發展性的科學論述,告訴我們思想政治工作要符合人的自身發展規律,要以人為本,把為了人、服務人和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工作的根本。
3、工作實踐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以人為本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多年來的經驗教訓表明,思想政治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工作就有成效,就會受到職工群眾的歡迎。反之,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會差,有時甚至會起到負面的作用。例如,在“”期間,思想政治工作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企業員工的根本利益,搞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斗爭。這種與以人為本背道而馳的做法,結果是損害了企業、傷害了企業員工。分析當前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我們要重視克服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重“事”輕“人”的問題。許多單位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往往都是以“任務”的完成為中心,對員工的個性、需求、發展和價值的實現不夠重視或有所忽視,其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就應該實現以完成任務為中心向以員工為中心的轉變,把以人為本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作為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二、尊重企業員工,營造平等交流、良性互動的良好思想政治工作氛圍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是人與人交流溝通、互相作用的過程,切實做好尊重員工的工作,是提高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1、被人尊重是員工的基本需求心理學認為,受人尊重是任何一個有思想、有意識、有情感的人的一個最基本的需求,是人的一項基本權利。被人尊重的需求一旦得到滿足,就會極大地增強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激發人干好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從企業的實際情況看,企業員工一輩子都在尋找自己存在的重要感,員工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不希望被人貶低。我們都知道,在體育比賽中存在一個“主場優勢”的效應,因為主場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其中,人和的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運動員在主場比賽,會受到主場觀眾的支持,這種支持包含的是觀眾對他的尊重和認同,而這種尊重和認同能激勵運動員士氣高昂并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競技水平。有研究說明,運動員在得到觀眾熱情支持時,他們身體血液中會產生一種類似興奮劑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幫助運動員取得優異的成績。這個例子說明,尊重對人是多么的重要。尊重企業的員工,主要是指尊重他們的人格、個性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創造精神和勞動成果,尊重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要通過尊重員工,讓他們感到“你在我心中是重要的”。有了這樣的感覺,就容易構建起相互信任的基礎。尊重,從本質上講也是平等,員工受到尊重,這也為平等的交流、溝通創造了條件。有人說,“尊重人,就如同找到了打開人們心鎖的一把鑰匙”,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2、尊重員工應源自于內心深處尊重企業的員工,這不僅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應掌握的一個方法,更重要的是,尊重員工的問題也是關系到我們對待職工群眾的根本態度和根本立場的問題。國有企業的員工是企業的主人,他們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體力量,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他們確確實實是值得人們尊重的。對企業員工的尊重,應來自于我們的內心深處,應是我們的真情實感。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工作中,雖然許多同志也常常把尊重員工掛在嘴邊,但他們內心深處對員工的態度卻不是這樣,這種言不由衷的尊重,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利的。特別要注意的是,一些單位的領導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時,常常放不下“架子”,丟不掉“官氣”,仍習慣于居高臨下的去面對職工,引起職工群眾的反感。正如一些企業員工反映的:“現在干部的文化素質高了,但講群眾話的少了;現在的辦公條件改善了,但往群眾那兒跑的少了;現在的通信更加便捷了,但同群眾的聯系少了”。企業員工反映的問題,說到底,還是在對職工群眾的根本態度上存在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尊重群眾的工作就不能真正做好,這也將真接影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從內心深處去尊重企業的員工,就會對員工有真實的感情,并做到以情待人、以誠待人。有心理學家對人們所喜歡的做人品質作過研究,研究的結果是真誠待人最容易被人所接納。
三、了解企業員工的所需所想,正確處理好思想政治工作“說”和“做”的關系了解企業員工的各種需求,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這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1、員工的多樣化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人是有各種需求的,從需求的分類來講,大致可分為自然需求和社會需求。自然需求是指人作為生物體的需要,包括飲食、睡眠等。社會需求是人類特有的需求,包括勞動、交往、成就感、社會認同感、求知等等。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為三個層次:生存需要、發展需要和享受需要。西方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劃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發展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人的一生會產生各種需求,它是一個由需求激發動機、動機推動行為達到目的,再產生新的需求的循環過程。人的任何一種需求如果長期得不到滿足,就會產生思想問題、心理問題。如果匱乏的心理一直得不到滿足,久而久之,會使人們形成強烈的逆反心理,并以對抗的態度對待工作、學習和正常的生活。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就必須關注和研究人的需求,并且用各種形式滿足人們的需求或引導人們的需求,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對國有企業員工需求的現狀看,有兩個特點尤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一是員工的需求多樣、多元。從需求的多樣性看,員工既有通過在崗位工作取得相應報酬的需求,也有提高自身能力獲取升職空間的需求;既有不斷改善工作條件的需求,也有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需求;既有維護自身利益的需求,也有參與企業管理的需求等等。從需求的多元性看,有的員工把薪酬放在第一位,有的員工把個人的發展放在首位,有的則是把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等等。二是員工的需求變化比較快。例如,怎樣對待工作,企業員工中的70后、80后、90后就分別表現出不同的態度,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筆者因工作關系同企業的農民工有過接觸,發現年紀輕的農民工同過去的農民工在需求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前些年農民工來上海工作,主要想的是多掙一些錢,爾后回到農村的家鄉,改善家庭的狀況,提高生活的質量。新一代農民工的主要想法是使自己成為一個城市人,徹底改變自己的身份。企業員工需求變化之所以快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們的社會正處在一個快速轉型期,它對企業員工的影響是深刻和明顯的。對此,我們應有清醒的認識。
2、要有的放矢地開展“說”和“做”的工作了解企業員工的需求不是目的,目的是在了解員工“所需”的基礎上,掌握員工的“所想”,進而有針對性地做好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思想’一旦離開了‘利益’,就會使自已出丑”。國有企業員工中出現的思想問題,絕大多數都同個人的切身利益、同個人的需求有關。具體進行分析,國有企業員工產生思想問題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是在面對個人利益和各種需求時,由于受個人認知能力的限制和閱歷、性格、心理、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員工自身在思想認識上差生了偏差;第二是由于個人合理的利益和需求因某些原因未能得到滿足,員工因此而產生的思想問題;第三是以上兩種現象兼而有之的情況。針對第一種情況,我認為主要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說”的工作。這里所謂的“說”,是指思想政治工作在完成其宣傳、教育等主要工作時,“說”是主要的表現形式。要通過充分地說理工作,幫助員工修正思想認識上的偏差,消除思想問題。從國有企業員工思想的現實狀況看,大量存在的是第二種和第三種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僅靠“說”是不夠的,還需要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做”的工作。這里所謂的“做”,是指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不僅要解決員工的思想問題,還要盡力解決員工的實際問題。由于國有企業員工的思想問題大多是同實際問題交織在一起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說”和“做”的結合將是一種常態。在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國有企業是有優勢的。國有企業各個單位黨組織健全,黨政領導干部交叉任職,在基層一線的黨務工作者基本上在該單位兼任行政的管理職務。這種組織結構的模式,有利于基層的黨組織和黨務人員較好地利用企業行政的資源,在幫助員工解決思想問題的同時,積極地解決員工的實際問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 上一篇:學院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
- 下一篇:廣電臺領導班子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