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導學藝術初探

時間:2022-07-18 10:06:51

導語: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導學藝術初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導學藝術初探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導學的理論解讀

作為教學研究的一個重點,離開了理論解讀將是走不遠的。因此,在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之前,需要尋找專業的理論作為滋養,更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生成屬于個人的理論,并使其作為指導自身專業成長的有效工具。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導學的理論解讀,首先在于研究思想政治課的課程性質。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課要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教育,以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為基本內容“,引導”(引號為作者所加)學生緊密結合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經歷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的過程,領悟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仔細閱讀這段表述,我們可以尋找到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上的導學的基本依據與技術策略。例如,我們理解的“導學”是將學生的思維與判斷引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價值體系是什么?就可以結合以上描述中的“基本觀點教育“”基本內容“”基本觀點和方法”作為依據,那么,“導學”的載體是什么?我們可以由上述內容中“緊密結合與自己(學生自己)息息相關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窺得一斑。教學經驗告訴我們:學生熟悉的內容是知識建構的堅實基礎。而“導學”應當以什么方式進行,則“探究學習和社會實踐”就成為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策略選擇。同時,結合實踐經驗,也可以得到一些關于“導學”的個人理論。筆者認為,導學的另一個理論與實踐基礎就是高中學生的實際。現在的高中學生具有比較廣闊的知識視野,僅憑思想政治教材提供給學生的內容與觀點,已經不能滿足于學生的認知需要。此時,我們又注意到學生在生活中生成的一些觀點與思想政治教學的觀點還存在一些距離,如何在尊重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將學生的政治觀點引向主流價值體系,也是導學必須思考的重要內容。

二、基于思想政治教學中,學生主體的導學策略與思考

在教學實際中,我們應如何根據高中學生的思想實際,來有效地實施導學策略呢?筆者基于實踐作出了一些思考。一是理清學生主體與教師主導之間的界限。在實際教學中,有時很難辨別何時應該學生主體,何時應該教師主導。而由于缺乏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在學習一些理論時容易出現一些偏頗的情況。如認為學生主體就是放手讓學生學習,結果課堂成了“放羊式”———這種趨勢是危險的,因為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任務是幫助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指望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自發生成這樣的價值體系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教師此時的導學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要努力將學生自發生成的思想中的一些錯誤觀點予以矯正。也就是說,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之后,必須存在一個“導學”的環節。例如,在“生活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知識點的教學中,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又結合生活中對一些現象的觀察,會認為現在社會上“人民當家作主”體現得還不夠明顯,離課本上所說的“廣泛、真實的民主”還有一段距離。根據學生的這一真實想法,筆者提出了要將政治理想、政治目標與具體實際相結合,要看到我們國家這些年來在民主建設方面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從領導人所說的“民主是個好東西”,到普通生活中民主氛圍的日益形成,以動態的眼光看待社會主義民主建設。這樣,就會看到我們祖國未來的民主會更充分、更廣泛。有了這樣的導學,不僅學生的視野開闊了許多,認識也更趨理性。二是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導學要求。思想政治是價值體系的建立、是學生內心思想觀念的形成的重要載體。因此我們所說的“知識建構”除了必要的概念形成之外,更指價值體系的形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于政治概念的建立與理解,對于價值觀念的形成,都有發揮導學作用的巨大空間。例如,在政治概念建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學生的預習、學習、復習三個環節發揮導學作用。在預習中的導學主要是指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感知;通過本節知識與前面所學知識聯系的介紹,讓學生在建構政治概念時有據可依等。在學習過程中的導學主生在建構政治概念時有據可依等。在學習過程中的導學主要體現在幫助學生內化政治概念、建立知識體系、尋找更多的新知識與舊知識以及新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結點。而復習過程中的導學則體現在通過恰到好處的習題解決幫助學生強化知識體系,通過實際事例的分析幫助學生形成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對“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知識的學習。在預習環節,我們以問題導學:你經歷過哪些選舉?你體驗到選舉中的民主嗎?教材上關于民主選舉的三個鏡頭說明了什么?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筆者帶領學生一起分析預習過程中涉及的事例,通過問題的追問來進行導學。如:不同的選舉方式各自有著什么樣的意義與效果?我們為什么期待能夠自己投上一票?在哪些場合適宜采用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等)?這些問題是預習中所涉及問題的深化,是將學生的思維推向深入的有效導學手段。而到了復習鞏固過程中,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回味曾經分析過的事例,但這個時候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思維方式均有相應的進步,因此看待問題的觀點與深度也會有所不同。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導學的價值淺思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愈發強烈地感覺到,導學的水平往往就是衡量教師教學水平的最佳依據。因為導學的重要任務是讓學生自主生成某一思想政治觀點,而這個觀點又必須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學生實際和教學目標之間尋找良好的載體,導學的水平就體現在載體的尋找與運用上。筆者作為一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師,能夠發現這一要點自感欣慰,但在教學實際中要做到理想中的情形,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本文作者:鄒琪工作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薛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