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政教育績效評析研究
時間:2022-05-27 05:26:45
導語:研究生思政教育績效評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研究生信仰缺失
理想既是抽象的東西,又是現實的東西,它是一個人人生奮斗的終極目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個具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的精神狀態往往是高昂的,往往品格良好,完成事業向心力足。作為新時期的研究生,不但是高學歷的代表,而且應該是高素質的象征,因此,當代研究生是高級知識分子的象征,因此他們應該具有明確的目標,同時還要具有堅定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以及堅持真理、自覺傳播馬克思主義推動社會進步的思想政治素質。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及全球化浪潮的沖擊,在信念方面,一些研究生在思想上發生了變化,他們對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開始動搖,甚至有一些研究生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根本沒有認識,在主流意識形態的看法上出現了傾斜;如許多研究生認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并沒有太多的區別,選擇什么樣的社會形態對于他們來說無所謂。有些研究生似乎對什么是理想,為什么要具有遠大理想等問題非常生疏、遙遠,不屑一顧。他們傾向于現實的職業主義,認為只要找到了好的工作就好了。
2.價值取向出現偏位
現實表明,目前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影響了許多研究生,使許多研究生的思想發生了偏向,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等時有發生,特別容易使研究生的個人價值取向產生傾斜。他們在價值取向上總是受社會的影響,會崇尚實用性和功利性,首先考慮“對我是否有利”,在處理集體利益和自我利益關系時,極少數研究生愿意“把集體利益放在優先于個人利益的位置”,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沖突時,為了集體利益自覺放棄個人利益的人也是少數;這種利己主義普遍性情況發人深省,它在某種程度上表明,極端個人主義思想對研究生價值觀的取向影響特別嚴重。目前有較大一部分研究生根本就沒有團體協作意識,不論是在學習、工作上,還是科研上都是如此。當前我國研究生是導師負責制,因每個人主攻的方向不同,在一起開展的集體活動就會大大減少,這最容易使部分研究生滋生個人主義,缺少團體協作的精神,部分研究生可以不惜損害同學和集體的利益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或者在學習上相互封鎖,彼此看不起等。
3.道德意識模糊和淡薄
研究生道德意識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誠信道德、學術道德、婚戀道德。由于社會越來越開放,致使廣大研究生社會公德意識淡薄。一些研究生既不講文明,又不講衛生,甚至還不講道德,如在教室、校園和宿舍內亂丟紙屑,隨意損壞公共財物,上課遲到、早退和缺席等,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且相當嚴重。再就是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心理健康是一個人成才的重要因素,對于研究生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但當前的現狀是:有部分研究生心理存在一定的問題,最主要的是焦慮、抑郁、封閉;在快節奏的經濟生活上、就業壓力之下這種問題時而發生。近年來,研究生因為心理健康而引發的問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復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學業上,二是感情上,三是人際關系。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績效評價困境的成因分析
導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績效評價困境的原因很多,但歸納起來不外乎為四個方面的原因。
1.部分教育者理念落后
通常說,理念創造現實,理念也制約發展。人的行為具有目的性,因為人的思想認識在行為發生之前,已經計劃好了目標。多年來,高校對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許多改進和探索,但是其效果仍然是不如人意。為什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導思想,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層次改革的需要”。一些研究生培養學校和單位并沒有從思想上重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數研究生培養單位只重視培養研究生的業務素質,忽視或輕視研究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要素缺失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構成要素極其復雜。第一,要素緊密聯系整體,關聯性是要素的一大特性。第二,單一性是要素第二主要特點;第三,要素是系統和有機體的內在的構件,因此還具有內在性的特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項單一的工作,而是一個系統的過程,如果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內諸種要素缺位,即各要素相互離散、摩擦,那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個功能系統處于無序狀態,就不可能出現德育合力,必然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績效的弱化。表現在:一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貧乏。二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中存在矛盾。首先,一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素質較低。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不穩定,后繼乏人;再次,研究生導師沒有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在研究生培養中,導師起著十分重要而特殊的作用。但是,由于導師隊伍建設中存在重量輕質的錯誤導向,一些導師無暇顧及學生的思想教育。更有些導師一次帶二、三十個學生,連專業指導都很難,更不用談思想教育了。三是研究生德育客體(接受主體)的主動性未能充分發揮,弱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績效。四是德育內容的不適應性。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績效評價困境的化解對策
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績效意識,優化德育過程與德育環境,合理安排德育制度,這些因素都能直接帶動研究生德育績效的提升。因此,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績效,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1.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對于管理績效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許多管理學家都認同這一觀點。同志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既要堅持教育人、引領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幫助人。同志的這一論斷為當前我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理論指導,并發揮著指向性作用。所謂“以人為本”就是要促進入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勞動能力、社會關系和個體素質諸方面的全面發展。加強研究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與提高,體現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能有效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樹立“與時俱進”的理念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理論品質。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績效在于樹立以創新精神和意識為最高標準的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就要具有創新精神,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繼承中得到發展、在發展中獲得創新,并能夠做到與時俱進。要用發展的眼光對待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創新精神加強和改進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在理論上、方法上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研究生的培養目標相統一。創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的確立為核心。
3.樹立德育績效的可持續性理念
首先,立足于素質培育。培養什么人、怎樣做人的問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問題。為人教育的核心是使人真正領悟人的價值,包括社會價值、生命價值。關鍵在于培養研究生如何正確對待和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即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健全研究生的人格,使之適應社會發展要求。其次,追求長遠效應。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社會,意識形態之間的斗爭更加復雜化,社會主義的鞏固和發展將需要一代一代的人長期奮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從民族復興的戰略高度出發,始終堅持對研究生進行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最后,建構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物質和精神組成人才素質結構,即一個人的身體條件和精神面貌,體現在兩個方面: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人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構成人才系統,因此德、智、體在該系統中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作者:劉新春趙隆君工作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
- 上一篇: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儀式的功能分析3篇
- 下一篇:國防生思政教育信息化探析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學習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