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
時間:2022-10-12 10:53:35
導語: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界定
中國傳統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傳統文化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繼承和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并通過不同的文化形式表現出來的的文化、習俗和精神的總稱。它是一種穩定的中國文化形態,包括語言、思想、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文藝、科學技術等層次豐富的內容。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為核心,幾千年來一直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據主導地位。它與中國現代文化交相呼應,相得益彰,形成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風貌,同時也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傳統文化本身是歷史的、整體的、公共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具體的實踐價值和經濟價值,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加以開發和利用,從而有機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實現傳統文化的發展利用和創新轉化。
1.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開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在會上他指出要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就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性、針對性,并提出了“八個統一”的具體要求,其中就包括思政課程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政教育中要挖掘一切文化和資源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切實提升思政課程的實效性,而這其中就包括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去汲取營養,用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精髓去引導和教化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日常行為規范。2.切實提高大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教科書為基礎,難以摒棄其灌輸和說教,而受眾對象大學生能夠吸收理解的內容很少,不能完全轉化為大學生內心的價值取向。依托于中華傳統文化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實現了傳統文化的開發利用和創新轉化,另一方面,它將傳統文化傳遞給大學生,利用豐富的傳統文化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用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思想、用仁者愛人、以德立人的思想、用誠實守信講信修睦的思想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提供寶貴的精神營養,從而切實提高大學生自身的道德素養。
三、傳統文化的開發和利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分析
1.傳統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分析。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共同精神支柱,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內在精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傳統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和任務。指出:“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重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為本民族大多數成員所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規范、精神氣質的總和。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注重對中華傳統文化中愛國主義精神的開發和利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是一部中華兒女的愛國奮斗史。愛國主義強調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強調克己奉公、公而忘私,這同樣也是新時代的今天所必需的精神品質。同時,高校思想政治課程應注重對中華傳統文化中四種“偉大精神”的開發和利用。偉大的創造精神促進了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這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力量源泉;偉大的奮斗精神讓中華民族團結在一起,匯聚成磅礴的力量,中華民族的自強不息最終將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偉大的團結精神使中華民族成為一個同心同德、互助合作、顧全大局、團結統一的獨特民族;偉大夢想精神使中華民族有信心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2.傳統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分析。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它以真善美的價值理念為核心,是人類優秀文化的積淀和凝聚,它蘊含著信仰、理想、人格和道德等精神品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吸收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引導和影響大學生成為一個理想、有抱負的時代新人。以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來實現“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的教育目標。人文精神反映了人們尊重自我,實現自我發展的強烈愿望,這也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從而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3.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現代價值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分析。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一部統一而完整的歷史。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利用其根本意義在于對當下的指向和把握,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更多地體現在“中國夢”的實現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貫穿于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之中,同時,它也反映了古人對太平盛世的期待和追求。這種渴望和期待形成了推動中華文明進步和社會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中華傳統文化中有夢想、有追求、有反思、有創新、有發展,這也構成了今天“中國夢”揚帆啟航的理論基礎。
四、結束語
傳統文化以其獨特的魅力彰顯著它的智慧,如何對其加以利用和開發,用它的智慧和營養來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無疑是一項新的時代課題和任務,需要思政教師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摸索,挖掘其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和精神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思政課程實效性而同時又完成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紀曉蓉.依托傳統文化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3).
[2]張林.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綜述[J].重慶廣描電視大學學報,2013(3).
[3]陳繼紅,王易.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巧的論域、問題與趨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11).
[4]李小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闊下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路徑探析[J].高教研究與實踐, 2014(4).
[5]張洪偉.論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3).
作者:魏娜 羅晰 單位: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
- 上一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類型研究
- 下一篇:抖音在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