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產業統計指標方向探討論文

時間:2022-04-01 08:47:00

導語:研發產業統計指標方向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研發產業統計指標方向探討論文

1.對研發產業統計范疇的探討

對研發產業進行統計,首先需要明確研發產業的涵義。理論界普遍認為,研發產業是研發活動外部化的結果。但如何認識研發產業的內涵與特征,還是一個新問題。2000年美國緬因州科學基金會資助完成了對“緬因州公共資金用于R&D的評價研究”,在該研究成果中,出現了R&Dindustry的提法。國際著名的R&D雜志網絡版,設有專門的R&D產業指導專欄。北美產業分類標準(NAICS),將R&D編入產業目錄,其代碼為5417。1997年,GregoryTassey提出了“研究密集”產業的概念,這一產業主要包括計算機、軟件、醫藥、科學儀器等。我國學者于2000年開始使用“研發產業”術語。胡鞍鋼認為,隨著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發展的進一步深化,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三方面知識能力的將是三個新興產業:R&D產業、教育產業和信息產業。國內學者高汝熹等在分析上海研發產業發展前景時,對研發產業進行了定義:“研發產業是指從事研發活動的企業和組織的集合。”李京文和黃魯成則認為研發產業時從事研發活動、提供研

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公務員之家()發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和機構。

筆者認為,要明晰研發產業的統計內涵,必須把握其本質特征。首先,研發產業發展以知識資本密集為基礎。研發產業是高素質人才云集、人力資本充裕的產業,知識密集是研發產業的本質特征之一。

第二、研發產業必須具有滿足消費的實質內涵。研發產業是為滿足人們需要而進行的生產活動,其成果或服務要通過中介轉讓給需求方。研發產業在滿足人們需要的形式方面,必須通過市場行為運作,屬于商業行為。如果不通過市場,無論是研發活動本身還是研發產品和所提供的研發服務都不具有研發產業的性質。這也是區分內部研發活動和研發產業的根本區別。

最后、研發產業是生產和銷售服務及中介推銷等所有具有研發性質的生產活動的總稱,即包括研發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活動,也包括研發服務活動。雖然研發產業也提供知識含量較高的、高技術的物質產品,如新產品原型、試驗工廠、試生產等,但主要提供不具備有形物質載體的無形資產

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公務員之家()、信息、軟件和技術服務。

學術界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兩類:一類認為研發產業是指從事研發活動的企業和組織的集合;另一類認為研發產業是專門從事研發活動、并提供產品或服務的企業和機構的集合。這樣研發產業的統計范圍就出現了差異,對研發產業的統計核算也就出現了兩種口徑。前者認為只要從事研發活動就列入研發產業的統計范圍,口徑較寬,以此為依據進行統計核算比較復雜,對

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盡在公務員之家()資料要求較高,而且與現行統計核算有很多重復的地方;后者認為只有專門從事研發活動的機構和單位,并且其研發成果通過市場進行交易和轉換才能列入研發產業的統計范圍,口徑較窄。從理論角度看,兩個口徑、兩種研發產業內涵都有各自的立腳點,但是從產業分類和統計核算的角度,我們認為將研發產業界定為窄口徑的研發產業更為合理。

我們認為研發產業是指專門從事研發活動,并且能通過市場提供研發產品或研發服務的所有單位的集合,并且合同研發是目前研發產業的主要形式。從屬于企業技術創新的企業內部研發活動和研發機構,并不以營利為目的,其服務對象就是企業自身,其研發成果并不通過市場進行交易和轉換,我們暫時不把它列入研發產業的統計范圍。

結合研發產業的定義和我國產業分類標準,我們認為研發產業統計核算的范圍包括: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現代商業服務業和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鑒于我國研發產業的發展實際,研發產業統計要立足于現實,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有條件的指標先起步,逐步推進。

2.建立研發產業統計指標的任務何必要性

2.1建立研發產業統計指標的任務

第一,全面反映研發產業的發展成果。全面反映研發產業的運營狀況,系統反映研發產業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和內在聯系,以及研發產業的發展規模、速度和效益。

第二,提供科學的宏觀經濟決策和管理的依據。科學的信息系統是進行科學決策的基礎,研發產業統計核算要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宏觀管理需要,為宏觀經濟分析和決策提供基礎依據。

第三,正確進行國民經濟統計核算比較。研發產業統計核算體系既要反映研發產業的基本特征,又要與國民經濟統計核算等相銜接,便于與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做比較。

2.2建立研發產業統計指標的必要性

第一,這是研發產業發展自身的需要。隨著研發活動外部化、市場化趨勢的深入發展,研發活動日益呈現具有產業化特征,研發產業化趨勢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知識經濟的到來強烈地震撼著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研發活動的許多成果運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中的許多行業,使這些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質的變化和量的變化。如何來刻畫這種變化以及如何從定量方面來衡量研發產業,是現實向我們提出的一個重要課題。因此,我們認為對研發產業進行定量分析,構建一套有關研發產業的統計核算體系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這是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由于研發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不可抹殺,在經濟建設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為了有利于在經濟建設中有據可依,必須建立一套統計核算體系。這樣可以對我國研發產業進行定量刻畫,來反應我國知識經濟發展的進程,為我國向知識經濟邁進提供依據;同時通過核算體系,還可以與外國的相應數據進行比較研究,來反映我國的現實狀況,為決策者提供向知識經濟邁進的數量依據。可以說,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對研發產業的定量描述和綜合評價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3.北京研發產業統計指標的建立

鑒于我國目前研發產業統計核算基礎相當薄弱,統計方法尚待逐步完善,設計研發產業統計核算指標體系時應遵循國民經濟核算的總原則,采用國際上通行的國民賬戶體系(SNA)的核算原則和方法,按照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工作思路進行。因此,我們以研發產業增加值和總產出作為統計核算的核心內容,客觀地反映研發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規模。但是只靠這一價值量指標不能從不同角度、方面、層次來動態反映研發產業的變化趨勢,不能夠全面的考核研發產業行業的運行業績。為此,還應再增加一些輔助指標和綜合經濟指標,以全面反映研發產業的特點、經濟規模、效益、水平。

3.1基本核算指標

研發產業基本核算指標包括總量指標和結構指標兩部分。其中總量指標是從總量角度反映研發產業的發展狀況,包括:研發產業從業人員數、基層單位數量、研發產業總產出、固定資產投資額和研發產業增加值指標。其中研發產業從業人員數量核算是對當前從事研發產業的從業人員數量進行統計核算,是各國在評價某一特定產業發展水平時普遍的做法。產業結構的變化首先表現在就業結構的變化,因而反映研發產業就業水平的統計指標是研發產業統計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發產業基層單位核算是指對從事研發經營活動(為增加知識的總量,包括有關人類、文化和社會的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創造新的應用,所進行的系統的、創造性工作),提供智力成果、技術服務和現代商務服務的組織的核算。按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規定,基層單位也稱產業單位。它是按生產同質性原則確定的基本核算單位。通過核算和分析從事研發產業活動基層單位的數量,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北京研發產業的發展狀況和水平。

強調核算研發產業基層單位的意義還在于,以往有關產業統計核算只注重對就業人數核算,這種方法能比較全面和準確地反映產業的真實發展水平。但是與傳統產業相比,研發產業最突出的特點在于,它是一個知識高密度型行業。往往是一個單位只有少數幾個人,單靠高智能化的生產方式就可生產小數量可觀的產值,如果只從就業人數角度去分析研發產業發展水平顯然是欠缺的。而通過核算研發產業基層單位就可以彌補這一不足,進而更好地實現研發產業核算的目的。

對研發產業從“生產”角度出發進行的核算。它以價值核算為基礎,以增加值核算為核心,把研發產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系統,有利于分析研發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區別和聯系,有利于反映它在國民經中的比重。對其投入產出及最終成果進行完整的核算。以獲得研發產業發展現狀的全部價值信息。

3.2輔助性指標

研發產業的輔助性指標主要是指反映研發產業特點方面的指標,主要考慮到研發產業提供產品的特殊性,專門設置這一指標對研發產業主要成果進行核算。其中包括: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技術市場成交合同數量、專利申請數、專利授權數、科技論文數量、研發經費投入和研發經費占生產總值比重。我們統計科技論文數量主要是指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

3.3綜合經濟指標

研發產業綜合經濟指標包括反映研發產業發展能力和水平的指標,通過分析指標核算可以看出研發產業的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同時可以看出研發產業的發展潛力。此外,作為產業,研發產業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這種貢獻和作用可以直接從產值或增加值占GDP或總增加值的份額來表示。

這部分指標包括綜合經濟效益指標和經濟分析指標兩部分。其中綜合經濟效益指標包括:人均利稅率、每百元資產創造增加值和產業附加值率三項指標。經濟分析指標包括:研發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研發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對GDP增長直接貢獻率三項指標。

分析:研發產業是近幾年發展較快的新興產業,包括范圍廣泛,但是統計基礎相當薄弱,許多領域還屬于空白。雖然國內外學者對此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但是至今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認識。為了加強對研發產業的宏觀管理,正確認識研發產業的發展現狀,建立一套具有北京特點,便于展開國際、國內比較,較為系統的研發產業統計指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本文借鑒國內外廣大學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研發產業統計指標,使研發產業的統計工作跟上研發產業蓬勃發展的實際情況,為促進北京研發產業的發展發揮信息咨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