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絡下精準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3-23 04:39:53

導語:移動網絡下精準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移動網絡下精準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移動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精準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該文從教學定位、教學準備、教師實施和課后復習等幾個方面來探討構建移動網絡環境下的精準教學模式。通過對移動網絡技術和精準教學模式的有效結合,能夠進一步完善和改進現有教學體系,為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提供可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移動網絡;精準教學;教學模式

精準教學是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教學方法,現已形成了一套理論體系,然而當時受限于技術條件,精準教學在實踐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問題,許多教學思想和理論很難實施,只能停留在研究和探索階段。精準教學起初是由美國學者提出的,最初只是用于監控小學生的行為,后來人們開始將其用于評估教學的各個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教學理念也不斷翻新,精準教學逐漸被人們重視,并成為當前教學改革的目標。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興起正是為精準教學的落地提供了機遇和可能,使得對學生個體的精準有效的關注不再是紙上談兵,也使得精準教學不再僅僅是作為一種評估的方法。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精準教學能夠實現人機合理分工、功能優勢兼收的效果,進而激發了精準教學的活力。基于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課堂教學把交互作為核心內容,形成個性化、人性化的學習氛圍,從而產生了移動教學。移動教學就是隨著智能手機等相關智能設備的普及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發展而誕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借助移動設備,師生之間可以更為靈活方便地進行交互式教學活動,這能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與其他形式的教學相比,移動教學具有學習便利性、交互快捷性、情境相關性的特點,而這為精準教學的實施創造了條件。一方面使教師實時了解學習者的學習狀態,更好地把握精準教學,另一方面通過個性化、智能化方式提高精準教學的效果。本文圍繞移動網絡環境下精準教學的實踐展開論述,借助移動學習技術,實時進行教學互動,及時獲取教學狀態,合理調整教學策略,對移動網絡環境下的精準教學實踐和改革給出合理化建議,以此推動我國精準教學理論體系的發展。綜上所述,移動網絡驅動的精準教學是指以移動互聯網術為手段,構建了移動網絡環境下的精準教學模式,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精準進行教學定位、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課后復習,使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可量化、可監測、可調控。

1移動網絡環境下精準教學模式

1.1精準教學定位。根據課程的總體教學目標,對其進行細化、量化,形成具體的精準化教學目標。也就是說,不同層次的學生有各自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學習要求,學生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具體目標。為了能精準化教學目標,就需要了解學生當前的學習狀態、知識儲備和思維起點。傳統的教學過程是無法精確定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現狀的,而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這使之成了可能。為此,教師可以預先通過移動網絡管理平臺向學生移動端發送預習作業、課前測驗、交流反饋等一系列學習內容,再由管理平臺收集回收這些學習記錄,并對其進行處理分析。基于該數據分析的結果,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基礎和水平,并建立起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與其教學目標的一一映射關系,并以此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要素,從而精準定位教學起點。1.2精準教學準備。移動學習具有碎片化特征,而教師可以將教學資源,包括課件、教案、習題、作業、視頻等上傳至管理平臺,并可由教師手工或機器智能選取合適的教學資源向不同層次的學生推送,學生則在移動端進行學習、觀看、測驗,完成知識準備,極大減輕了教師的備課壓力。借助移動網絡平臺,師生間、生生間能實時互動交流,教師可以實時監控學生的預習情況,了解預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教師能夠精準設計教學方案、教學內容和教學案例,而學生根據自身基礎,優化自己的學習方案,精準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1.3精準教學實施。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課前學習過程存在的問題進行答疑,并參與學生的分組討論、案例分析和實踐展示等環節。在教師所參與的這些環節當中,如果學生產生了新的困惑,教師則可以及時補充新的教學資源、安排學習任務,并在管理端再次這些補充資料。否則,教師則如期完成教學,并進行課堂總結、評價。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甚至是一對一的指導。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實時收集課堂數據,精準監控學生的學習表現,并通過管理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數據分析,精準反饋教學實況,盡快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不斷完善、優化后續的教學過程,順應學生發展,從而真正實現高效教學。1.4精準課后復習。課后,教師根據對課堂學生學習狀況的統計分析,可以手工或機器智能地選擇個性化的練習題目推送給學生。學生提交作業、習題后,管理端可以進行自動批改、統計、反饋,這樣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量,提升了課后復習的精準化程度。作為課堂活動之外的補充,教師在課后也可錄制講解視頻、與學生在線交流、進行個性化輔導等,提升了課后輔導的精準化程度。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針對課前準備、課堂教學和課后評測的數據進行建模分析,挖掘出有價值的規律,能有助于調整總體教學目標和方案。

2結論

移動網絡環境下的精準教學不同于傳統的課堂教學,移動網絡技術使得教學過程的數據統計和分析更為準確,為精準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更好的技術支持,有效地促進了教學的精細化和有效性。無論是在習題訓練、視頻觀看、課堂教學還是課后復習中,教師在教學實踐過中都可以精準地設定教學目標,精準地評估教學過程,并能根據教學結果不斷調整教學策略,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總之,移動網絡環境下的精準教學實現了教學定位、教學準備、教學實施和課后復習等環節的精準教學,豐富了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提升了學生能力。本文提出的基于移動網絡環境下精準教學模式中的各個環節和步驟能夠兼容各個學科,能為其他學科精準教學的實踐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尹奎.國內外精準教學模式發展研究綜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9):161,111.

[2]李曉寧,郭佳藝,余遠航,等.基于MOOC的精準教學模式設計[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9,38(6):160-163.

[3]邵雯娟.基于大數據的精準教學設計與應用的研究[J].電腦與信息技術,2018,26(6):31-33,38.

[4]張奕.基于教學精準交互行為分析的人工智能精準教學研究[J].成人教育,2019,39(9):83-88.

[5]黃文翠.移動學習環境下初中數學精準化教學探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9(7):61-62.

[6]劉小梅.移動終端應用背景下的“課前導學,以學定教”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觀察,2019,8(17):83-84.

作者:李子龍 單位:徐州工程學院信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