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學立德樹人教學策略
時間:2022-08-21 10:58:23
導語:大學體育教學立德樹人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教育體制改革以來,國家對高校體育教學質量較為重視,主要是因高校體育是社會中一項較為重要的文化形態,具有較高的立德樹人功能,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實施了有效的革新措施。德育是高校體育教學中一種較為重要的教學理念,主要對體育鍛煉中的育心與育體功能進行較好體現,能夠有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此可全面提高學生德育精神。但是,由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功能,使教學質量下降,為此需要高校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提升大學體育教學中的立德樹人品質。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學;立德樹人;教學策略
我國素質教育普及以來,高校體育教學人才培養模式有較大的變化,主要是因高校是我國體育人才輸出較為重要的場地,需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并在基礎上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此外,在立德樹人教學基礎上,需要教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育德知識的培養,并且還需要進行樹人方面的培養,最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自身人格魅力,使高校體育教學質量有較大的提升。
1.大學體育“立德樹人”的概念
德主要代表了個體的價值取向,也就是價值范圍,其中立德所要表達的是對真善美的一種認同與批判,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主要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對德內涵與范疇界定。從德范疇主要表現為不同層次,第一層此為技能,大學體育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教學中對運動項目進行有效的掌握;第二層次主要是行為規范。學生在參與體育項目的過程中通過一定的規則對自身行為進行有效約束;第三層次主要是進行價值的判斷。學生通過有效的體育鍛煉不但能夠增強其體質,而且最為重要的能夠構建一種與民族強盛有關的價值取向。
2.大學體育“立德樹人”的哲學依據
2.1希臘體育哲學。在古希臘中,體育是對個體的一種規訓,并且在此基礎上是對人品質的有效提升,其中體育的目的是在強身健體的基礎上,對人的靈魂進行升華,以此使社會形成道德化。此外,古希臘人會以國家的名義進行公共空間的有效劃分,以規則獲得不同城邦對文明的有效認同,以此在體育競技的過程中形成一種價值觀念與道德標準。在古希臘中,“賽會”是榮耀的象征,也是一些人得到地位的主要來源,并且在此基礎上也是對個體美德的有效衡量標尺。2.2我國大學體育的時代要求。我國教育與體育有較大的關聯性,其中體育在其中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與我國政治、軍事以及國情等有較大的關系。我國鴉片戰爭時期,國家在危機的時刻使我國教育得到有效的改革,在學校中融入體操課,清政府通過對身體以及體育的全面認知,將體操課改為體育課,也成為了富國種存的基礎,這在極大程度上表明我國教育從軍國民主義向實用自然主義目標轉變。我國成立后,體育承載了較多的教育責任,學校體育代表了我國民族主義強國強種精神與價值取向,在此過程中,體育不但讓我國擺脫了東亞病夫的辱名,而且也是我國時代的覺醒。
3.大學體育“立德樹人”發展問題
3.1大學體育發展滯后。大學體育建設核心主要是學科建設,這也是大學體育競爭力的一個極為重要的體現,同時是大學體育的主體機構,以此實現“學科育人”邏輯。但是,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出現滯后的情況發生。2017年“體育學”只有北京以及上海兩所學校,其建設滯后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學科歸屬模糊。在體育學的基礎上,學科分類、管理以及經驗等方面歸屬較為模糊,同時在我國其他大學中學科歸屬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對學科歸屬的認知度不夠;2,學科地位較低。我國較多大學是行政管理手段,雖然大學體育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學科地位相對較為薄弱,其建設支持有較大的局限性。3.2教師德性教育懈怠。教師在教學中育人育德地位較高,并且與是立德樹人的核心內容,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學生學習的榜樣,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輸出正確的價值觀,以此對學生價值取向產生積極的影響。但是,一些大學駕駛過于注重技巧,在較大程度上忽略了德性教育,由于一些教師因忙于生計,降低了教學激情,甚至一些教師認為德性教育是政工人員所屬范疇。3.3儀式教育價值異化。由于大學儀式教育是立德樹人較為重要的內容,我國大學體育意識教學主要是通過體育文化傳統,并依據不太濃要素進行情感歸屬與價值傳播,以此實現文化與道德教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體育儀式教育沒有發揮應用的作用,比如師生之間的問好被師生忽略、體育競賽宣誓儀式在較大程度上喪失。由此可以看出,大學體育儀式教育在教學中沒有引起重視,形式不規范,導致教育價值出現異化情況。
4.大學體育“立德樹人”的實現策略
4.1提高專業話語。我國學科育人的主要目標就是立德樹人,大學體育教學目標中立德樹人同樣較為重要,其中,在大學體育中,實踐育人主要是通過增強學生體質來完善,根據體育思想、文化以及精神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感化以及引導,最大程度上實現學科育人。此外,大學體育教學與其他課程均具有較高的立德樹人價值,這就需要在學科建設過程中實現立德樹人任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理清關系。大學體育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應將學科、專業之間的關系清晰化,以課程建設為核心體現其教學特點。通過進行制度的設計對課程建設實施全面優化;2,明確方向。大學體育教學傳達出一種強身價值,在進行立德樹人的過程中,體育學應從工具化教學向知識化教學方向發展。4.2增強教師德性修為。教師是教學中靈魂工程師,在學生立德方面有較高的地位,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學生自身的各種觀念的正確形成。教師還應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對自身知識結構進行有效的更新,以此使自身綜合素養得到較好的提高,以此為德性修為的全面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提升措施有:1,教師共同體的構建。駕駛共同體就是文化與道德的融合,有較高的職業追求,在日常教學中應互相支持、取長補短,以此提高道德自覺性;2,教師責任感的培養。教師德性修為與責任感有較大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教師的德性修為主要是應提升其自身責任感。4.3儀式教學,體現價值。大學體育儀式教學主要是通過身體意識、符號對價值進行有效的表達,其中對大學體育儀式教學的提升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需要結合群體規范為個體行為提供道德約束;2,應通過一定的要素、程序以及場景等提高學生對外界的事物的認同感以及歸屬感。所以,大學體育立德樹人儀式教學的實現需要建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基礎之上。4.4加強館藏建設。文化是國家的靈魂,大學文化是立德樹人的主要動力,其中大學體育博物館主要是文化的綜合體現,同時也是校園文化較為重要的構成部分。所以,進行大學體育館藏建設,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主要從召集眾籌、檔案文物歸檔整理以及制度的優化三個方面進行全面的提升,這在較大程度上能夠有效實施文化育人,為大學體育立德樹人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4.5榜樣激勵,體現德育。教師要善于運用榜樣激勵和發揮人格感召的力量滲透德育,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以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修養和行為規范去影響、感染、教育學生。學生喜歡且模仿心目中的榜樣,學習動機就會增強。“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已被許多教育實踐所證實。教師不僅要用榜樣的作用給學生做示范,還要用自己的人格美去感染學生。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在實施的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自身德育能力與思想道德水平,同時也為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將德育樹人理念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不但能夠有效保證學生自身素質,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可為學生人格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礎。這就需要高校將體育課程在校園內進行有效的強化,通過將德育樹人教學理念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及時發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的對問題進行有效的明確,以此最大程度上是提高學生終身鍛煉意識,從而滿足我國社會對體育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張柏銘,鐘武.立德樹人視閾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18,(15):135-137.
[2]魏開源.體育教學中立德樹人的身體練習體驗載體———以初中武術技能學習為例[J].運動,2017,(13):131-132.
[3]佚名.“立德樹人”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19):58-59.
[4]李淼.數學教學中滲透"立德樹人"教育的策略[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7,(08):12-13.
[5]莫青杰.體育教學中如何立德樹人[J].情感讀本,2017,(14):45-45.
[6]項紅,王璐.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實現策略研究[J].明日風尚,2017,(07):130-130.
作者:于海浩 陳曉春 單位:貴州中醫藥大學
- 上一篇:大學體育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思考
- 下一篇:高校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影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