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位置與發展趨勢
時間:2022-06-03 10:47:01
導語: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位置與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政府組織并創辦的非盈利機構的總稱,其主要任務是通過文化館的建設,為人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以達到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的需求。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保障人民的公共文化權益,需要明確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定位,為其未來發展提供科學方向。
關鍵詞: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未來發展
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從現階段我國文化館發展現狀分析,地方文化館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及水平較低的問題,不能符合我國社會發展水平以及人民群眾對基礎文化服務的需求。因此,需要找準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定位,不斷提高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與水平,滿足我國人民對文化服務的需求,是政府面臨的重要問題。
一、文化館在貢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地位及作用
1.文化館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專門機構
文化館是從屬于政府的文化事業單位,其包括了文學、音樂、舞蹈、戲曲、書法、美術、攝影、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等方面,主要由各類文藝創作輔導干部組成,通過從文化藝術角度上進行收集、整理、訓練、組織、培養地方或社區文化活動,宣傳、示范、演練、宣傳和推廣先進文化。
2.文化館是推動城市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建設內容
文化館的作用在于服務城市文化建設,豐富人民業余生活,促進人民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相協調。一個地區的文化生活質量的高低,與文化職能部門工作質量、方式以及策略等因素有直接的關系。作為政府基層文化部門,文化館除了積極策劃和開展城市文化活動外,還要積極引導人民建立社區文化中心,起到推動城市社區文化,建設城市特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豐富人民的業余生活。
3.文化館承擔著傳承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責任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文化建設具有豐富的內涵,除了要弘揚現代先進文化外,還承擔著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將具有時代特點的先進文化注入社會發展中,傳播現代文化的同時,還要繼承、弘揚和發展我國民間傳統文化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改革開發以后,我國民間傳統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部分傳統文化藝術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例如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曲、傳統手工藝等許多傳統文化發展艱辛。新時代下,我國文化建設除了要展現富有時代精神的文化外,同時要繼承與弘揚民間傳統藝術,使我國社會兼具現代韻味與古典文化。
二、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1.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不合理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政府大力推動公共文化事業發展,致力于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旨在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部分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資金投入較少,導致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與水平受到了影響。文化館作為政府投資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機構,其全部資金均由政府財政投入4。但是由于各地區存在經濟差異,從而導致對文化經費投入差異。經濟收入低的地區也不可能將財政費用過多投入文化館建設中,其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從規模、功能以及數量等方面都不盡人意,不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文化服務,且由于投入資金的影響導致部分文體活動無法開展。
2.文化館服務團隊的專業素質及水平不高
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需要具備奉獻精神、專業素質高的公共文化服務團隊。從現階段我國文化館人員組織情況分析,仍存在人員不足,員工年齡、學歷、專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發展經歷了不同時期,導致文化館服務團隊人員結構復雜的現狀,有工作調動、其他企業轉動、復員轉業、大學畢業分配等5。專業人員配備不合理的現象稱為各級文化館中的常見問題。在文化館公共服務過程中,人的主觀因素是問題的關鍵。文化館團隊專業水平及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息息相關。文化館團隊專業人才的缺乏、技術水平弱化直接影響了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3.文化館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及形式脫離了時代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立的目標是為全體人民提供全面、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館雖然致力于這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政府財政投入限制,部分文化館存在基礎設施陳舊、經費投入不足的現象,導致了文化館提供的文化服務內容與形式與現代社會生活脫節的現象。部分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不足,無法實現全面覆蓋。此外,傳統的服務內容、形式都導致了人民群眾對此不感興趣,無法起到宣傳、示范、推廣等作用。
三、提高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作用的措施
1.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文化館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是其開展文化服務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推動社會文化建設的必備條件。文化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和資金保障。改革開放以后,我國政府重視我國文化事業的建設,加大了對文化事業的投入,文化館雖然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由于各地經濟發展以及對文化事業的重視不同,導致各地文化館發展出現了差異。因此,各級政府要重視當地文化館建設,通過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支持為輔的投資方式,開展公共文化活動,為文化館服務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提升文化館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2.提高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創新意識
文化館管理層領導需要立足于文化館平穩發展的基礎上,正確認識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對促進文化館發展的積極作用,將其作為文化館管理的重要內容,加大其管理力度,并構建獨立的監督部門,并且不定時抽查文化館的工作情況,通過加大監督、指導以及抽查的方式來提高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水平,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通過設定相關工作標準以及指標,對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工作進行定時定量的考核,通過公共文化服務制度的完善,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制度化、合理化以及科學化發展。
3.提高文化館服務團隊專業素質
要不斷完善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各種基礎建設,構建比較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務系統,并定期更新各項基礎設施,保障其對于公共文化服務的作用,同時定時對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并保證文化館日常運行與服務工作能夠有序開展,同時需要適當調整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經費投入,例如添加計算機設備的購入,加強相關設備的維護與保養。由于公共文化服務需要人工進行處理,并且文化館中的公共文化服務具有專業性、文化性等特征,因此,在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人員的選擇需要符合職業道德素質高、專業能力強以及工作負責的員工,并不斷加強對人員的思想道德培養以及專業技能培訓,組織員工進行新型技術的學習,從而達到提高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效果。
四、結語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文化館的職能和作用不斷凸現出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館的物質建設水平不斷提高,但是軟實力方面還需要不斷加強,這就要求文化館建設要不斷創新文化服務方式,從創新上著手,從思維上突破,多開展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文體活動日益提高的需求。
作者:孔素琴 單位:興化市文化館
注釋:
1.龍滔,周銘蓉.“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圖書館的實踐——基于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范項目的探索[J].圖書館,2014,21(3):31-34.
2.朱亞超.數字文化館的建設是否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效益[J].城市地理,2015,13(20):271.
3.曾黎.如何辦好文化館書畫攝影展拓寬公共文化服務之我見[J].南方論刊,2012,14(8):98-99.
4.謝瑩露.淺談縣級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建設——記溧陽市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品牌的建設[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2,23(11):339-339.
5.晏翠華.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位置與未來發展探索[J].中文信息,2015,16(6):28-29.
- 上一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面臨的生態問題及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