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論文
時間:2022-04-26 03:07:57
導語: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通過實地調查河北省各級、各類博物館現階段公共文化服務現狀,歸納河北省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博物館工作實踐,提出博物館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合理化建議,以期為河北省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公眾
公共文化服務,是公共部門為滿足公共文化需求而提供的各類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總稱。[1]它以滿足社會成員的基本文化需求為目的,著眼于提高全體公眾的文化素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既給公眾提供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又維持了社會發展必需的文化環境。[2]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參與性、便利性、多樣性等特點。河北省是文物大省,博物館建設有著良好的資源優勢,近年來,在國家財政部、文化和旅游部、省委、省政府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河北省的博物館建設蓬勃發展,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也取得了長足進展,不斷縮小與國內一流博物館的差距。然而,隨著社會發展環境、公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等不斷發生變化,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和標準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因此,探討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著力方向和提升路徑,對指導河北省博物館未來建設和發展,實現廣大公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保障公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一、河北省博物館概況
河北省現下轄石家莊、保定、唐山、邯鄲等11個地級市,2個省直管市,19個縣級市,95個縣,6個自治縣,總人口7519.52萬。截至2017年底,在河北省文物局備案的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共計130座。其中,國家一級博物館3座,國家二級館13座,國家三級博物館15座;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有115座,免費開放率達88%;按博物館性質劃分,河北省的國有博物館101座,非國有博物館29座。其中,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86座,非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行業性國有博物館16座;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民辦博物館已達28座,占全省博物館總數的21.5%,與2012年不足8%相比有了明顯的進步。河北省所轄120個縣(市)中62個縣(市)已建立縣級博物館,其中有25個縣(市)建立綜合類博物館,建成率達20.8%,其余大多為遺址類、專題類博物館或革命類紀念館。受河北省區域歷史文化底蘊、文物藏品資源、地方經濟發展等條件不均衡的影響,河北省博物館的區域建設和區域分布呈現出不平衡的現象。河北省博物館機構最多的地區是石家莊,共28座,最少的是衡水市和廊坊市,各4座;河北省北部的張家口、承德、唐山、保定地區,南部的石家莊、邯鄲地區,博物館的建設量明顯高于東部、中部及其他地區,這種情況對公眾享有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公平性、均等性造成一定影響。
二、河北省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現狀
自2018年6月20日至9月12日,筆者通過實地走訪、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和統計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抽樣的方式對河北省50座博物館、紀念館進行了調查研究,重點統計了調查對象的對外開放情況、公共服務設施、公共服務項目、公共服務信息反饋、公共服務標準等方面的數據。通過此次調查數據可知,河北省內各博物館依托自身館藏、設施、服務等方面的公共資源,舉辦了較為豐富的陳列展覽、社會教育、文化交流等活動,為宣傳河北省地方特色文化做了很多值得肯定的工作。但同時,河北省的博物館整體公共文化服務也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1.博物館基礎設施薄弱。按河北省2017年公布的人口數據計算,河北省平均每百萬人擁有博物館率為1.73座,遠低于全國每百萬人3.54座的平均水平,這說明河北省的博物館基礎建設較為薄弱。河北省現已建成并開放的博物館基礎設施不夠完善也是存在的一大問題,尤其是針對特殊群體的服務設施如盲道、母嬰室,展覽中為視障、聽障人士服務的觸摸設備等。此外,為殘障人士、老年群體等舉辦的展覽和教育活動也相對貧乏。2.博物館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博物館供給能力不強,公共文化產品數量少、結構不合理。目前河北省各級、各類博物館提供給公眾的公共文化產品面主要是陳列展覽和社會教育活動,形式主要為到館參觀、流動展覽、舉辦講座、室內教程、館外宣講、戶外活動等,服務方式單一。面向公眾提供展覽設計、藏品保管與鑒定,藏品修復、文物復制、文物攝影等功能性服務還尚未開展。3.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滯后。在博物館數字化建設方面,河北省的博物館受傳統管理模式影響,大多館存在著藏品信息對公眾開放程度不足、網絡展示內容和水平不高、信息量少等問題。博物館開展的數字化建設多以自身業務需求出發,內容和形式不能滿足觀眾的真實需求。一些縣市級開展博物館數字化建設項目缺乏政策性的指導意見和財政部門必要的財力支持。4.專業人才梯隊有待建設。科研學術能力不強,缺乏新型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是河北省的博物館普遍存在的現實狀況,主要表現為一是缺乏學科建設;二是缺少學術平臺;三是短缺學科研究人才。大多數博物館由于編制、待遇等原因未能及時招錄專業人才,加之上世紀70、80年代大學畢業的專業技術人員陸續退休,以致目前的博物館專業人才青黃不接。
三、河北省博物館公共服務提升路徑探析
由此次河北省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現狀調查可知,河北省博物館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進步,但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因此,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歷史背景下,博物館如何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和質量,需要更多有益的思考和探索。(一)樹立正確的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理念。博物館是一個不追求贏利、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公開的永久性機構,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關人類及其環境見證物作為自己的基本職責,以便展出,公之于眾,提供學習、教育、觀賞機會。其中“為社會和社會發展服務”是博物館的功能核心。這表明博物館核心價值已從保護文物藏品到保護文化遺產,再到服務社會,進而向參與推動社會變革的神圣責任回歸[3]。因此,只有深刻領會博物館職能和作用的轉變,全面強化服務意識,堅持“以人為本,文化惠民”的辦館宗旨,提升服務品質,博物館的各項工作才能有創新性的發展。(二)加強博物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鼓勵各地按照國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指導標準,自主制定富有特色的地方實施辦法,健全各級各類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扶持對博物館行業來說是極好的發展機遇。河北省各級、各類文化文物主管部門和博物館應把握機遇,乘勢發展,在館舍建設、設施配備、陳列設計與制作等硬件設施方面,使用新型科技環保建材,運用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拓展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功能,以滿足公眾對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不同需求。(三)提升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水平。1.陳列展覽特色化。陳列展覽是博物館為社會公眾提供最基礎的公共文化產品。經常舉辦豐富多樣的陳列展覽可以使公眾在博物館得到更多的科學知識和文化藝術享受。河北省各博物館舉辦的陳列展覽只有立足地方特色文物資源,用心講好鄉土故事,用極具燕趙文化特色的文物藏品資源,生動活潑的展出形式,把飽含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故事講得清晰、講得生動、講得精彩,才能讓公眾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把河北的歷史文化帶回家。2.社會教育普及化。社會教育是實現博物館公共服務宗旨的重要手段。博物館通過社會教育活動可以營造出濃厚的博物館文化氛圍,有效地增進公眾對博物館的認識,發揮博物館機構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積極作用。未來河北省博物館社會教育發展應以文化惠民為導向,走普及化道路,通過打造金牌社會教育項目、“互聯網+教育”、館校合作、組建“河北省博物館教育聯盟”等多種形式,從而構建河北地區多層次、多渠道的博物館社會教育傳播體系。3.博物館數字化。博物館數字化是指利用數字信息技術,使博物館的文物藏品、陳列展覽、教育活動、科學研究、文創產品等文博工作,實現跨時空、跨地域的資源共享,以沉浸式的博物館互動體驗,拓展博物館的文化傳播能力,滿足社會公眾不同層次的文化需要。河北省博物館在數字化建設方面,除用好“兩微一端”外,還要通過數字化、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虛擬現實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快建設數字博物館。以“藏品+數字”“教育+數字”等方式延伸博物館傳統展示方式,“讓文物活起來”,從而體現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便利性和及時性。4.文創產品多元化。博物館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必須和博物館主題相一致,深挖文物文化內涵,借助現代藝術設計,激活塵封的文物,從而宣傳和推廣博物館文化。河北省各博物館的文創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文創品種有限,發展水平不一,應采取走文化產業聯盟的發展之路,注重利用市場的力量,集合全省博物館文創產品資源,聚合優勢設計力量,創建博物館網上電子商務平臺,以方便快捷的現代化商品營銷方式,去滿足社會公眾的各種需求。5.業務人員專業化。據《河北省文化文物統計年鑒》(2016年度)統計,河北全省博物館高級職稱人員僅占專業技術人才總數的19.96%,中級職稱人員為36.4%,河北省博物館學術型業務人才的匱乏,已然成為博物館學術研究發展的燃眉之急。強化博物館從業人員任職學歷標準、專業背景,完善博物館從業人員培養培訓規劃,優化隊伍結構,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建立健全博物館從業人員流動機制,努力造就高素質專業化的從業人員隊伍,將成為推動河北省博物館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關鍵。(四)建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評價與考核制度。河北省博物館事業的建設、管理與監督需要社會公眾的積極參與。通過建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評價與考核制度,確定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考核指標,將考評結果作為政府財政部門確定預算、負責人年終獎懲的參考依據,強化博物館的公共性,實現社會公眾參與建好、管好、用好博物館公共文化資源和公共服務設施,從而促進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深度實現和綜合提升。
博物館作為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力量,要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大背景和新要求下,從根本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以滿足公眾對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實現博物館新時期的文化發展目標。本文希望通過對河北省博物館公共服務現狀調查及提升路徑的探討,將博物館行業公共文化服務的研究引向深入,以期為文化部門、研究學者把握省情、進行宏觀政策指導提供參考,為河北省博物館行業把握自身,規劃未來,開展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
作者:武貞 單位:河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