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

時間:2022-11-01 11:17:02

導語:淺談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談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

摘要: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群眾文化中滲透音樂藝術,激發群眾的創作熱情,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更能夠拓寬群眾文化范圍,豐富音樂創作內容。但是,目前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本文從群眾文化音樂創作中的局限出發,結合實際對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滿足群眾多元化音樂藝術需求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問題;實踐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群眾對于音樂文化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需要,尤其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豐富多樣的音樂類型層出不窮,極大拓寬了群眾的音樂視野,進而形成了新的音樂文化需求。音樂創作工作是群眾音樂文化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新時期我國音樂藝術事業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目前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相關部門對于群眾的音樂創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群眾的音樂情感無法實現有效表達,弱化了音樂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作用與功能。

一、新形勢下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群眾文化的不斷發展,群眾對音樂文化的需求日益強烈,并在創作中形成了風格多元、內容豐富的作品。但是從群眾文化音樂創作整體質量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具體來講:第一,群眾音樂的音樂審美呈現多元化發展,在群眾文化指導中常常陷入“眾口難調”的困境。例如由于群體的年齡、興趣、職業、文化、社會地位等因素的差異,有的人喜歡節奏感強的音樂,有人喜歡舒緩輕柔的音樂,有人對傳統戲曲如數家珍,有的人則對西方的布魯斯、rap情有獨鐘,如此審美差異,既豐富了群眾音樂創作的可能性,同時也增加了群眾文化工作的難度。第二,群眾文化素養參差不齊,在音樂創作中的表現存在差異,有人說音樂創作是感性行為,靈感乍現,任何人都能夠成為音樂創作者,但實際上音樂創作是十分理性的,它對創作者的文化素養有著一定要求,但是目前來看,多數群眾在音樂表達中缺乏支撐其創作的文化積累,同時對時展潮流缺乏把握,導致群眾音樂創作中的“代溝”不斷擴大,影響了不同群體之間的音樂交流。第三,缺乏專業的音樂創作指導,目前群眾文化音樂創作更多的是隨意、自發行為,缺乏專業對教育與培養,缺乏高素質的團隊支持,同時專業音樂人才與業余音樂創作者之間缺乏良好溝通,甚至存在較深的偏見與誤解,影響了系統的音樂文化在群眾文化中的滲透。第四,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相對單一,例如由于廣場舞的興起,一些節奏感強的“口水歌”成為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方向,一些內容粗俗,格調不高的音樂作品充斥其中,嚴重拉低了群眾的音樂審美,影響了群眾音樂文化的健康發展。

二、新形勢下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的相關策略

第一,做好群眾調研,明確群眾對音樂文化的多元需求,并制定詳細可行的群眾文化工作規劃。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相關部門應根據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發展的多元化方向,制定調查問卷,收集群眾對音樂文化的需求,摸清當前群眾對音樂創作工作的認識,了解群眾參與音樂創作的熱情,進而形成統計數據;結合數據分析對群眾文化音樂創作質量做出判斷,發現群眾音樂創作中的困境,并協調其他部門進行文化指導,吸引群眾參與音樂活動中來,并在潛移默化的音樂文化熏陶中提高音樂創作素養,提升音樂文化質量。第二,注重群眾音樂文化滲透,引導群眾的音樂審美,提升群眾的音樂品味。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相關部門應從引導大眾審美的角度,引導群眾對不同音樂類型的鑒賞,讓群眾既能夠體會陽春白雪的高雅,也能夠理解下里巴人的通俗。例如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可以引入充滿藝術氣息的古典音樂,也可以引入在群眾中傳唱甚廣的流行音樂,讓群眾在不同的音樂表達中直觀體會音樂對情感的塑造與熏陶,體會差異化的藝術美感,提升音樂品味。第三,組織豐富多樣的群眾音樂文化活動,調動群眾參與音樂創作的積極性。在群眾文化蓬勃發展的今天,音樂文化活動成為了不同音樂類型交流,不同音樂創造群體溝通的重要途徑。在音樂創作指導中,相關部門應積極組織形式多元的音樂文化活動,例如組織紅歌會,鼓勵群眾歌唱、表演革命歌舞,打通老一輩與新青年之間的音樂文化隔閡,吸引更多創作者參與到紅歌創作中來,用音樂譜寫時展的主旋律。第四,加強對群眾音樂創作的指導,打通專業與業余之間的溝通,打造群眾文化音樂創作隊伍。群眾音樂創作更多的業余活動,缺乏專業、系統的音樂指導,與專業音樂團隊之間存在嚴重的文化隔閡。然而音樂是相通的,在群眾音樂創作中,相關部門應搭建專業與業余音樂創作之間的平臺,為群眾音樂文化發展注入活力,推動群眾音樂創作團隊的建設,為音樂作品的形成,以及音樂文化的傳播提供人才支持。第五,注重音樂文化溝通,營造開放的音樂文化環境,拓寬群眾音樂創作領域。群眾音樂文化審美呈現多元化特點,因此,在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相關部門應根據對群眾的調查與分析,引導多元音樂文化在交流與碰撞,如古典音樂與現代音樂、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東方音樂與西方音樂等,注重不同音樂文化中的類型劃分,滿足不同群體需要,為音樂創作提供充足的養料。

三、結語

總之,在新形勢下,群眾對于音樂的理解與表達呈現出新的需求,而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中面臨著諸多問題,導致群眾音樂創作質量參差不齊,針對此,相關部門應注重對群眾文化音樂創作的指導,豐富群眾音樂文化活動,推動音樂交流與溝通,逐漸提升群眾的音樂審美,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音樂創作。

[參考文獻]

[1]張璐琦.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音樂創作研究[J].北方音樂,2018,07:240.

[2]金星州.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J].大眾文藝,2018,03:7.

作者:洪明升 單位:福建省三明市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