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余體校文化教育論文

時間:2022-03-09 05:10:35

導語:業(yè)余體校文化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業(yè)余體校文化教育論文

1業(yè)余體校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的客觀困境

1.1文化教育運行機制滯后

業(yè)余體校隸屬體育系統(tǒng),國家教育系統(tǒng)的改革浪潮對其推動相對較小。目前業(yè)余體校的文化教育整體水平較低,與普通全日制學校特別是重點中小學相比,差距尤為明顯。文化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對于業(yè)余體校青少年的研究較少,適宜這一特殊群體的研究成果更是鳳毛麟角。因此,業(yè)余體校的文化教育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第一,課程設置。大部分業(yè)余體校和普通學校一樣使用規(guī)定的教材進行授課,這對運動員來說難度較大,學習起來比較吃力。第二,考核與分班。學校對于運動員文化程度缺乏一定考核標準和分班制度,僅按年齡進行教學班級安排導致學生水平差異大,教師教學內容和進度的安排難度劇增,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第三,管理制度。學校對于運動員文化教學缺乏規(guī)范的管理和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運動員文化課教學流于形式[3],甚至部分學校處于半荒廢狀態(tài)。第四,激勵機制。大部分學校缺乏對文化教師教學工作的激勵機制,文化課教師在工作處在一種完成任務或者敷衍了事的狀態(tài),對于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不高。

1.2文化學習時間少的制約

青少年運動員正處于身體發(fā)育和運動素質提升的高峰期,同時也處于文化知識學習的黃金時期,學訓矛盾聚焦于的時間分配。訓練占用了運動員的大量時間,他們用于文化學習的時間比同齡學生幾乎少了一半。特別是有些運動隊經(jīng)常外出訓練或者比賽,在臨近比賽時,學校往往組織一段時期的集訓。集訓和比賽期間,運動員的文化學習被舍棄,賽后又不能及時、有效地為這些學生補課。授課時數(shù)的限制和學習時間的不足限制著運動員文化學習的發(fā)展,導致運動員的文化學習缺乏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

1.3良好文化學習氛圍缺失

“蓬生麻中,不扶則直”,表明環(huán)境對一個人成長的影響非常重要。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對于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在業(yè)余體校里,由于“重武輕文”的思想,教練員和運動員只重視運動成績的提高,對文化課成績漠不關心。很多學生是因為不愛學習、文化成績差才轉入業(yè)余體校,運動員整體文化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缺乏積極拼搏、相互促進的學習氛圍。另外,由于學校對運動員的文化課教育缺乏嚴格具體的要求,老師和學生都沒有文化學習的壓力,部分老師對學生的文化學習處在放縱狀態(tài)。

1.4高校招生制度沖擊

國家鼓勵學校開展運動訓練,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對取得一定運動等級的學生運動員給予政策上的優(yōu)惠。部分有資質的高校為了提升學校的影響力,紛紛向業(yè)余體校優(yōu)秀體育人才拋出繡球。對取得一定級別的運動員放寬錄取條件,對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運動員更是大幅度降分錄取,甚至免試入學。對于優(yōu)秀運動開出的一系列誘人的豐厚條件,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教練員和運動員對運動成績的片面追求,進一步忽視和淡化文化知識的學習。

2業(yè)余體校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的主觀困境

2.1文化基礎差,認識偏頗

青少年運動員隨年齡的增長文化成績呈現(xiàn)出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由于多年訓練,落下部分課程,學習基礎差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學習起來難度越來越大,學習成績逐步下滑。體育系統(tǒng)對取得好成績的運動員給予令人羨慕的獎勵及優(yōu)待政策,在完成對明星的褒獎以后,其炫目的光環(huán)吸引著更多的追隨者[4]。表彰獎勵的導向作用致使運動員形成只看重訓練和比賽的思想傾向,他們認為關系他們前途命運的乃是競技水平的提高,只要能出運動成績,其他的都無所謂。文化課“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好學壞一個樣”,甚至部分運動員視其為負擔和累贅。

2.2文化學習精力不充沛

運動員的首要任務是訓練和比賽,他們每天的訓練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上文化課時,大多數(shù)運動員感到身心疲憊,注意力分散,學習效果差。運動訓練時間過長,使得學生沒有精力在課外進行自主學習[5]。大部分業(yè)余體校在訓練后的恢復手段單一,運動員訓練造成的疲勞無法及時消除,導致運動疲勞積累甚至引起傷病。還有部分教練員訓練方法不科學,急于求成,在訓練和比賽中運動員傷害事故時有發(fā)生。傷病對運動員的困擾不僅影響運動員運動成績的提高,而且對運動員的文化課學習也有重要影響。

2.3文化學習努力程度不夠

運動成績關乎運動員的去留,利害攸關,加之訓練周期短、見效快,運動員對訓練和比賽積極性高。文化學習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成績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到顯現(xiàn),因此運動員對文化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4]。由于運動員對文化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習興趣不高,文化課對于部分運動員來說近似于煎熬與折磨。即使有部分運動員對已認識到文化課學習的重要性,但是對文化課學習的困難認識不足,缺乏合理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一旦遇到困難就停滯不前、自暴自棄。

3業(yè)余體校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的發(fā)展對策

3.1提升思想認識,加大文化教育投入

提高運動員對文化素質重要性的認識,使他們認識到扎實的文化素質基礎有助于運動員對技術和戰(zhàn)術等的理解,促使其向更高的競技水平攀登。即使退出競技體育,在走向社會重新就業(yè)時也不會因文化素質低而被市場激烈的競爭所淘汰。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是業(yè)余體校能夠高質量、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6]。業(yè)余體校必須狠抓運動員的文化素質,把“訓”與“學”科學、緊密地結合起來,增強運動員發(fā)展的后勁。要改變業(yè)訓管理者“重訓輕學”的傾向,提高他們對文化素質教育的認識,加大對文化教育的經(jīng)費投入,改善當前教學條件,為運動員的文化課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3.2完善招生制度,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

要提高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首先是在源頭上把好招生考試的質量關,必須改革學校招生制度。在招生過程中,重點考察運動成績的同時還要兼顧學生的文化基礎,文化成績不過關不予錄取。有關部門應組織人員參照普通中學的教材,結合運動員的特點,改革教育教學內容,構建符合運動員實際的教材體系。在教材中應體現(xiàn)學以致用的原則,文科教材多采用體育背景的文章,理科教材多講述知識點在體育訓練、比賽中的運用,使學生學起來覺得有用、有趣,愿意去學。這樣,他們學起來富有成就感,才能有持續(xù)、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3.3提高教師待遇,鼓勵教學研究與改革

學校要爭取有關部門的重視,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改善文化課教師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教師到校任教。學校應鼓勵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結合運動員的特點研究相應的教育和教學規(guī)律,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手段,將研究的成果應用于實際工作,提高運動員文化課教學質量。如受外出集訓和比賽影響,需要采用更加先進的教學設備,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實行遠程教育、網(wǎng)絡教育等;在教學時間上,為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運動員訓練和競賽的需要,則應采取更為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文化教育任務的完成。

3.4規(guī)范教學管理,完善相關規(guī)章制度

要保證運動員文化教育長期的有條不紊進行,必須加強對運動員文化教育的督導,不斷完善教師聘任、考核、進修等規(guī)章制度。結合運動員文化教育獎勵制度,對為運動員文化教育工作做出杰出貢獻的教師,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做到賞罰分明,不斷促進其教學水平的提高。對運動員的文化學習狀況也要制定一定的管理和制約措施,對于學習態(tài)度不好、經(jīng)常曠課的運動員,可以批評教育,甚至象征性的經(jīng)濟制裁,促其回歸教室;對于學習努力,成績優(yōu)異的運動員則應給與獎勵。

3.5積極研究探索,加快體教結合步伐

對體教結合的認識,當前普遍的觀點是,通過整合體育與教育兩個系統(tǒng)的資源,提高效能,形成合力,共同培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7]。事實證明,體教結合是現(xiàn)階段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徑。教育與體育的緊密結合可使兩個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強強聯(lián)合、優(yōu)勢互補。各級體育部門,應積極爭取政府的支持,主動加強與教育部門的溝通和配合,充分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全方位進行協(xié)作。

作者:高宏全林茵單位: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廣州體育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