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教育創新路徑探究
時間:2022-09-28 09:53:02
導語:漢字文化教育創新路徑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數字媒體近幾年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教育中也逐漸占據了重要地位。但是,目前的數字媒體本身還在發展階段,所以數字媒體的文化教育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本文從目前漢字文化教育的現實情況來談,分析目前數字媒體漢字文化教育的現狀和不足之處,并結合數字媒體和動畫的發展,給數字媒體背景下的漢字文化教育提出創新點。使我們的傳統漢字文化與高科技的數字媒體更好的結合,同時在科技的幫助下促使傳統漢字文化更加發揚光大。
關鍵詞:數字媒體;漢字文化教育;動畫;創新
一、數字媒體背景下的漢字文化教育現狀
1.數字媒體背景下的漢字文化教育的載體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的漢字文化教育與數字媒體有著部分結合,其載體主要有兩種:一是電視;二是移動終端(手機或平板)。在比較傳統的數字傳播工具電視中,其結合方式以電視綜藝節目為主,比較優秀的節目有中央電視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河南電視臺的《漢字英雄》等。電視作為載體的優勢是傳播面廣、覆蓋范圍大,但是也有明顯的弊端就是播放時間、觀看地點不靈活。另外受電視模式的影響觀眾與電視的互動較少且不便。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上出現了多款應用程序,如:幼兒教育類《我愛漢字》;游戲類《瘋狂猜成語》;工具類《新華字典》。手機上的漢字APP一方面可以方便人們學習,另一方面還能使人們更好的利用個人碎片時間。但是打開應用商店,會發現軟件質量參差不齊,找到一款優良的、適合自己的APP很不容易。
2.數字媒體背景下的漢字文化教育的發展方向
前面說到的電視和手機兩種數字媒體載體,在對漢字文化教育的應用中還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發展方向較為單一。電視中目前的漢字文化教育就是前面提到的綜藝節目,通過預報名篩選一部分比較優秀的選手,在電視臺設定好的固定模式下,通過主持人的帶領,選手們通過比賽分出高中低名次。其中弊端比較明顯,主要表現在互動方面,觀眾大多只能在電視機前看,并不能真正參與到其中,大多以娛樂為主。而且,通過節目學習到的知識也是碎片的、無組織的。手機APP的情況較電視節目稍好,發展方向較多。通過調查統計,我發現手機APP中與漢語文化教育相關的主要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幼兒、留學生漢字文化教育類應用;另一類是游戲漢字文化類應用;第三類是中文字典工具類應用。雖然這些漢字文化教育相關的應用與新事物“數字媒體”結合了,有著很多優點,但是仍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分析這三大類應用的問題分別有如下幾點:立意低,只是以普及漢字為主,并沒有真正將中國漢字文化內涵更深層次的東西表達出來;可玩性低,推廣力度小,玩家數量比較少;另外綜合前兩類應用我們還發現這些應用忽略了除兒童、留學生外更大的漢字應用群體——也就是廣大群眾;第三類字典類應用缺乏新意,只是將傳統紙質的東西數字化。
二、數字媒體背景下漢字文化教育的創新路徑
1.多傳播平臺的開發
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富余,電腦也漸漸向手機一樣普及到尋常人家。加上寬帶網絡基礎設施的不斷健全、寬帶資費的下降,更大屏幕,互動性更強的電腦逐漸代替了電視。人們也慢慢習慣了在電腦上辦公、學習。但是在電腦上人們能用來學習的應用程序和網站卻非常少。其中少有的幾個網站分別是《六一兒童網》《網絡孔子學院》是比較大的漢子網站。相對于互聯網上其他方面內容來說,漢字文化教育這方面的網站和應用是非常少的,且有部分網站是在政府支持下建立的,民間并沒有多少優秀網站。可見,我們對于漢字文化教育需要我們大家重視。除了電腦以外,電視也有改進空間,我們可以通過制作系列動畫,普及中國漢字文化。系統的給大家科普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在動畫中不要一味的模擬傳統,用老舊的教育方式,可以加入新時代的元素,吸引新一代的目光,但要把握好度不能弄的不倫不類。另外,湖南電視臺的《漢語橋》節目模式比較好,綜合多種娛樂模式,比賽內容也包含漢字、成語、歇后語、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等。在未來發展中我們可以參考電視娛樂節目模式比較成熟的湖南臺的經驗,應對國人做出更多的優秀節目,鼓勵、吸引更多的國人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電視節目和動畫基本能給幼兒、中老年這兩大人群很好的普及,青少年和中年人可以用手機、電腦進行漢字文化的學習。合理分析不同應用人群特點,制定特定的方案,這樣不同人群才能都方便的學習漢字文化,全民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
2.傳播內容的改進
在現有的媒體中有關漢字文化教育的傳播內容有很強的固定性,大多固定在漢字幼兒教育,漢字文化對外普及上。傳播內容淺顯沒有深度,相關應用、視頻等也是以輔助傳統課堂為主,幫助應用者強化練習,真正的學習性不強。在傳播內容上我們應該加入更多的中國傳統文化深層次的內涵。如漢字相關APP中,我們除漢字筆畫練習外還可以加入象形漢字的演變、形聲字不同部分的含義和組合意思和不同字體簡化對比的動畫效果,豐富其應用中的字體庫,使觀眾可以學習和練習。3.應對人群的擴展日常生活中我們由于過多的使用電子產品,提筆忘字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普遍情況。可見在漢字教育方面并不是沒有意義,同時也反映出了我們對經常使用電子產品的這部分青年、中年的漢字文化教育方面的不重視。但問題是這部分人多已步入社會工作,并沒有完整的時間去重新學習。針對這類人群我們要制作出質量高的APP,并以游戲的方式鼓勵大家在娛樂中學習。但是這種游戲不能太過于簡單或無趣,可以參考現在比較流行的兩種游戲模式:一種是利用朋友圈發起的“互相挑戰”類,如現在比較火爆的“拼步數”“拼闖關數”。大家看到身邊人都在玩某些東西也會不自主的想去試一試,同時也要設定學習內容,使人們能在娛樂中學習到知識。另外一種方式可以參考各種“方言等級考試”這種地域性的學習,可以在不同地域設定不同相關漢字文化教學內容或把不同工作領域的專屬名詞編入游戲。同樣是游戲,靠每個人吸引身邊的人進行互動、學習。另外,還可以應對這部分社會主體人群制定相應地拔高類學習軟件,讓人們能學到漢字、漢語的更深層次的魅力。
三、結論
新時代背景下,數字媒體的結合給了漢字文化教育更多發展的可能。但是傳統的漢字文化教育與數字媒體結合的并不夠,還有很多需要進步。只有順應時展,更好的將兩者結合,才能使漢字文化教育發展的更好走得更遠。本文我們通過對現有的數字媒體與漢字文化教育的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對比評價不同數字媒體背景下的漢字文化教育優缺點。重點研究其缺點,提出修改建議,盡可能地幫助漢字文化教育能與數字媒體更好的結合。
作者:袁小雨 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琳.網媒環境下電視傳播對漢字示范推廣及存在問題的研究——以電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漢字英雄》為例[D].成都理工大學,2014.
[2]李貞,娛樂精神與文化使命——河南電視臺《漢字英雄》傳播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4.
[3]劉國軍,漢字教學文化教育價值的理性思考[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