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探索
時間:2022-11-09 03:00:37
導語: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廉政文化是文化的特殊形態,是古今廉政傳承積淀為民族文化的結果,是廉政與文化的結晶。當代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是祖國的未來,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大學中大學生能否全面發展自身決定著祖國未來的興衰成敗。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是在精神層面對大學生的教育,使其大學生能夠在進入社會之前生成抵抗腐敗的想法,保證其自身的廉潔。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很大,潛移默化之間就會給人心靈上,精神上的治愈。那么,大學校園廉政文化建設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廉政意識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校園廉政文化教育意義
校園廉政文化是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廉政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起來,更有助于廉政文化的影響傳播和滲透作用。兩者的融合,可以進一步的在校園營造出一種“人人反對腐敗,崇尚廉潔”的良好的氛圍。文化的功能是“以文化人”,它作用于人的方式是積淀、熔鑄、傳承、潛移默化和“潤物無聲”。因此,廉政文化與校園文化的接軌,對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質提供了有力保障。只有加強大學校園廉政文化教育才能保證培養高素質人才。學校是培養祖國未來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搖籃,特別是大學校園為培養即將步入社會、參與到國家建設的中堅力量。廉政文化教育是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在要求。弘揚廉政文化、培育廉政理念,是切實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舉措。校園廉政文化有利于營造良好學風。眾所周知,學風建設一直以來是各大校園亙古不變的主題,是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方針,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學校教育水平的標準。學風建設離不開校園文化環境的養成,而環境是人成長的一個重要條件。廉政文化教育在培育人,警示人和塑造人的過程中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尤其是對尚未形成完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大學生們。廉政文化走進校園,必然會給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帶來一股暖陽,從而凈化學風。校園廉政文化有利于大學生完善人格。大學生是青年中的特殊群體。他們有著較高的文化修養,思想活躍,充滿激情,但仍舊涉世尚淺,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控制自我的能力還較弱。加強校園廉政文化的教育,能夠使大學生接受較為系統的教育,培養他們的廉政意識,更好地完善人格養成。為國家培養廉政、愛國、積極進取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校園廉政文化教育的方法
校園廉政文化教育應要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來加強。在理論上,我們要認真貫徹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指導思想,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武裝思想。2005年1月3日,中央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積極推動廉政文化進社區、家庭、學校、企業和農村。2005年7月1日,教育部下發《關于在大中小學開展廉潔教育試點工作的意見》,指出要積極推進廉潔教育進校園,不斷增強廉潔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養青少年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在這些理論基礎上,要制定校園廉政文化教育的方向與目標,努力貼近大學生教育的實際,向時代特征靠攏。校園作為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廉政文化的發展離不開校園文化建設。在實踐中,我們要從這幾點著手:首先,廉政文化應于校園其他文化接軌。校園文化不僅能體現一個學校的學習氛圍,還能彰顯一個學校的教學氣質。廉政文化的融入,能體現學校的教學理念在與時俱進,不僅為校園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高了校園文化的層次。大學校園的文化氛圍是濃厚的,長期形成的校園文化鍛煉出了一批批的人才和場地,這都為廉政文化教育提供了一定的資源。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之一是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這其中就包括了廉政意識和廉政觀念,這與廉政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不謀而合的?;蛟S校園文化中也包含了廉政文化在內,但可能由于之前“廉政文化”這一概念沒有被提出,在校園文化中就被忽視了。十八大后,這一概念提出,形成為一種新型文化,國家也在強調廉政文化也要走進校園。那么,學校可以通過板報,競賽,辯論各種新形式來提高大學生對廉政文化的認識,真正的做到對廉政文化的教育落實。其次,廉政文化也應走進課堂。課堂是學校德育學生的重要陣地,學校可以發揮課堂的教學作用,與教學內容相融合。教學源于生活,又指導學生的生活。老師可以充實教學內容,找準廉政文化與教學內容的連接點。在課堂上采用傳統與新式的教學方式,宣傳廉政文化搶答競賽等形式的活動與教學內容結合,迎合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寓教于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課堂中還可穿插針對社會上的腐敗案件引導學生正確的判斷分析,同時向學生加強法律知識的講解,向他們講授腐敗的根源以及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讓學生對廉政文化產生正確的認識,樹立與腐敗行為作斗爭的決心和信心。推進廉政文化走進大學生課堂,讓大學生從“知”到“信”。讓廣大大學生參與到廉政文化建設的探討中,自覺樹立抵制腐敗的思想。然后,廉政文化也可與校園的社會實踐活動相融合。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校可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如三下鄉、社會調研等)讓學生多深入社會,多接觸不同的社會群體,來觀察身邊的腐敗行為和腐敗事跡。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使自己對廉政文化有一個更深層次的認識與了解,從而真正做到加強管制自身的修養,更好地養成抵制腐敗的思想。最后,校園廉政文化的推進,也離不開每一個教育者的努力。教師應該要把廉政文化貫徹落實到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在為學生樹立榜樣的同時,也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現在的思想教育中提倡教化,在《禮記•經解》中說道:“故禮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薄敖獭笔恰盎钡那疤幔盎眲t是“教”的結果,教師應要用自己有形的教達到無形的化,在潤物細無聲中,追求最好的境界。讓廉政文化廣泛滲透到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易于接受的環境中樹立廉政意識和廉政理念。墨子道:“染之蒼則蒼,染之黃則黃”。也就是說人生下來就如同潔白的絲綢一般,一旦染上什么顏色就是什么顏色了。同樣,大學生的我們就像一張白紙。現在加強廉政文化教育,使之有了自覺抵制腐敗的思想,在建設祖國的事業中也會前進,走的更遠,造福社會。
作者:周雅姝 單位:長沙醫學院
參考文獻:
[1]徐開忠.新形勢下大學生廉政文化教育內涵的再思考[J].皖西學院學報,2011,1:55-58
[2]將軍民.我對校園廉政文化建設的認識[J].泰州二中學報,2011,11,30.
[3]王淑文.當前高校學風建設問題及對策[J].教書育人,2008(3).
[4]王彩霞.廉潔從教,從我做起[J].吳江汾湖高級中學官網,2012,11,7.
- 上一篇:大學語文傳統文化教育功能探討
- 下一篇:青少年運動員文化教育轉型發展制度創新